登錄

埃里奧特·杰奎斯

百科 > 管理學(xué)家 > 埃里奧特·杰奎斯

1.埃里奧特·杰奎斯簡介

埃里奧特·杰奎斯(Elliott Jaques)又譯為埃利奧特·賈克斯、艾略特·賈克斯等,(1917年-2003年),加拿大裔工業(yè)心理學(xué)家,著名的管理學(xué)者、精神病學(xué)者和顧問。著有《企業(yè)文化之改變》、《時間的自由度》。

是加拿大裔英國工業(yè)心理學(xué)家,著名的管理學(xué)者、精神病學(xué)者和顧問。他提出企業(yè)的管理水平應(yīng)基于領(lǐng)導(dǎo)決策之前所花費的可測時間長度和根據(jù)時間長度所應(yīng)獲得的報酬。著有《The Life and Behavior of Living Organisms(HRD)》、《為層級制辯護(hù)》等,是倫敦Tavistovk人力資源學(xué)院創(chuàng)始人之一。

埃利奧特·賈克斯最著名的理論為“杰奎斯法則”和“判斷時距法”。杰奎斯法則:“有些管理者從開始就下定決心要解決存在的一切問題,這種觀念本身就是一個錯誤。”判斷時距法:“任何一項決策,其決策效果需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才能體現(xiàn)出來。判斷時距就是衡量某項決策的最終效果所必須耗費的最長時間。”它為客觀地評價主管職位提供了一種較有希望的方法。領(lǐng)導(dǎo)者領(lǐng)導(dǎo)活動中,為了解決重大的現(xiàn)實問題,通過采用科學(xué)的決策方法和技術(shù),從若干個有價值的方案中選擇其中一個最佳方案,并在實施中加以完善和修正,最終達(dá)到實現(xiàn)領(lǐng)導(dǎo)的目標(biāo)。面對企業(yè)的人力資源管理,決策往往是領(lǐng)導(dǎo)者必備的的一項基本職能,他們每天面臨的各項工作實際上都是不斷地作出決策,對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進(jìn)行分析研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領(lǐng)導(dǎo)者面對著各種影響決策的因素,他必須依靠自身的經(jīng)驗、思維等特質(zhì)對它們進(jìn)行篩選和運用。賈克斯為領(lǐng)導(dǎo)者提供了評價主管職位的較有希望的方法。

影響世界進(jìn)程的100位管理大師
1.亞當(dāng)·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
2.羅伯特·歐文
(Robert Owen,1771-1858)
3.查爾斯·巴貝奇
(Charles Babbage,1792-1871)
4.弗雷德里克·W·泰勒
(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
5.卡爾·巴思
(Carl G. Barth,1860-1939)
6.亨利·甘特
(Henry L. Gantt,1861-1919)
7.弗蘭克·吉爾布雷斯
(Frank B. Gilbreth,1868-1924)
8.莉蓮·吉爾布雷斯
(Lillian Moller Gilbreth,1878-1972)
9.哈林頓·埃默森
(Harrington Emerson,1853-1931)
10.莫里斯·庫克
(Morris Cooke,1872-1960)
11.亨利·法約爾
(Henry Fayol,1841-1925)
12.馬克斯·韋伯
(Max Weber,1864-1920)
13.林德爾·厄威克
(Lyndall F. Urwick,1891-1984)
14.盧瑟·古利克
(Luther H. Gulick,1892-1993)
15.瑪麗·帕克·福萊特
(Mary Parker Follett,1868-l933)
16.雨果·孟斯特伯格
(Hugo Munsterberg,1863-l9l6)
17.喬治·埃爾頓·梅奧
(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
18.弗里茨·羅特利斯伯格
(Fritz J. Roethlisberger,1898-1974)
19.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 Simon)
20.亞伯拉罕·馬斯洛
(Abraham Maslow,1908-l970)
21.克萊頓·阿爾德佛
(Clayton Alderfer)
22.戴維·麥克利蘭
(David McClelland)
23.道格拉斯·麥克雷戈
(Douglas McGregor,1906-1964年)
24.約翰·莫爾斯
(John Morse)
25.威廉·奧奇
(William G. Ouchi)
26.克瑞斯·阿吉里斯
(Chris Argyris)
27.庫爾特·勒溫
(Kurt Lewin,1890 - 1947)
28.利蘭·布雷德福
(Leland Bradfurd)
29.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
(B. F. Skinner)
30.阿爾伯特·班杜拉
(Albert Bandura)
31.萊曼·波特
(Lyman Porter)
32.維克托·弗魯姆
(Victor H. Vroom)
33.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Frederick Herzberg)
34.斯塔西·亞當(dāng)斯
(J. Stacy. Adams)
35.哈羅德·凱利
(Harold H. Kelley)
36.哈羅德·孔茨
(Harold koontz,1908-1984)
37.切斯特·巴納德
(Chester Barnard,1886-1961)
38.斯坦利·西肖爾
(Stanley E. Seashore)
39.羅伯特·坦南鮑姆
(Robert Tannenbaum)
40.俄亥俄州立大學(xué)研究小組
41.倫西斯·利克特
(Rensis Likert)(密執(zhí)安研究)
42.羅伯特·布萊克
(Robert R. Blake)
43.弗雷德·菲德勒
(Fred E. Fiedler)
44.羅伯特·豪斯
(Robert J House)
45.保羅·赫塞
(Paul Hersey)
46.理查德·約翰遜
(Richard A. Johnson)
47.弗里蒙特·卡斯特
(Fremont E. Kast)
48.詹姆斯·羅森茨韋克
(James E. Rosenzweig)
49.詹姆斯·米勒
(James Grier Miller)
50.梅薩·羅維奇
(M. Mesarovie)
51.彼得·德魯克
(Peter Drucker)
52.歐內(nèi)斯特·戴爾
(Ernest Dale)
53.威廉·紐曼
(William Newman)
54.艾爾弗雷德·P·斯隆
(Alfred P.Sloan)
55.保羅·勞倫斯
(Paul R. Lawrence)
56.弗雷德·盧桑斯
(Fred Luthars)
57.瓊·伍德沃德
(英國,Joan Woodward)
58.亨利·明茨伯格
(Henry Mintzberg)
59.埃爾伍德·斯潘塞·伯法
(Elwood Spencer Buffa)
60.W·愛德華茲·戴明
(W. Edwards Deming)
61.約瑟夫·朱蘭
(Joseph Juran)
62.戴爾·卡耐基
(Dale Carnegie)
63.詹姆士·錢皮
(James Champy)
64.馬文·鮑爾
(Marvin Bower)
65.大前研一
(Kenichi Ohmae)
66.湯姆·彼得斯
(Tom Peters)
67.布魯斯·亨德森
(Bruce Henderson)
68.亨利·福特
(Henry Ford)
69.小托馬斯·沃森
(Thomas Watson Jr.)
70.戴維·帕卡德
(David Packard)
71.盛田昭夫
(Akito Morita)
72.松下幸之助
(Konosuke Matsushita)
73.羅伯特·湯賽德
(Robert Townsend)
74.哈羅德·杰寧
(Harold Geneen)
75.伊戈爾·安索夫
(Igor Ansoff)
76.邁克爾·波特
(Michael Porter)
77.加里·哈默爾
(Gary Hamel)
78.理查德·帕斯卡爾
(RiChard Pascale)
79.羅莎貝斯·莫斯·坎特
(Rosabeth Moss kanter)
80.查爾斯·漢迪
(Charles Handy)
81.艾爾弗雷德·D·錢德勒
(Alfred Chandler)
82.蘇曼特拉·戈沙爾
(Sumantra Ghoshal)
83.彼得·圣吉
(Peter Senge)
84.吉爾特·霍夫斯塔德
(Geert Hofstede)
85.馮斯·瓊潘納斯
(Fons Trompenaars)
86.艾德佳·沙因
(Edgar Schein)
87.埃里奧特·杰奎斯
(Elliott Jaques)
88.阿爾文·托夫勒
(Alvin Toffler)
89.約翰·奈斯比特
(John Naisitt)
90.瑪麗·帕克·福列特
(Mary Parker Follett)
91.沃倫·本尼斯
(Warren Bennis)
92.勞倫斯·彼得
(Laurence Peter)
93.西奧多·萊維特
(Theodore Levitt)
94.菲利普·科特勒
(Philip Kotler)
95.杰伊·洛希
(Jay W. Lorsch)
96.愛德華·勞勒
(Edward Lawler)
97.沃倫·施密特
(Warren H. Schmidt)
98.簡·莫頓
(Jane S. Mouton)
99.特倫斯·米切爾
(Terence R. Mitchell)
100.肯尼斯·布蘭查德
(Kenneth Blanchard)
[編輯]

2.埃里奧特·杰奎斯的貢獻(xiàn)

一、杰奎斯法則

倫敦Tavistovk人力資源學(xué)院創(chuàng)始人之一埃利奧特·賈克斯曾經(jīng)說:“有些管理者從開始時就下定決心要解決存在的一切問題,這種觀念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在企業(yè)工作、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能夠看到很多聰明的朋友,能夠面對和決幾乎所有問題,令人刮目相看,但是這種聰明的朋友,卻不是最明智的。如果一碰到問題馬上下手解決,那么解來解去,最終卻發(fā)現(xiàn)是一個解不開的死節(jié),不僅浪費了時間,還可能錯過尋找替代和補救措施的機(jī)會。面對這樣的問題,實際上除了苦惱于找不到解開的辦法之外還有更好的選擇,而且不止一個:

(一)放棄把它解開的固執(zhí),尋找用別的方法來“解決”;

(二)比第一個選擇更上一層樓智慧也更有效率:那就是放棄。不僅放棄對解開的方法的尋求,連這個死結(jié)本身也放棄。只有學(xué)用分析的眼光,區(qū)別對待不同性質(zhì)的問題,這樣才能繞過障礙,抓住關(guān)鍵,在解決管理中的問題時,從實際出發(fā),避免死鉆牛角尖。

二、人際關(guān)系的經(jīng)濟(jì)價值

埃利奧特·賈克斯的“冰川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個人感到有必要使自己的作用和地位明顯地固定于一種使他的同事們都可以接受的方式上。當(dāng)外在的物質(zhì)條件的改變已經(jīng)達(dá)到了它的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以致于任何一種物質(zhì)條件的改變幾乎對產(chǎn)量不起任何作用時,非正式的社會關(guān)系就開始發(fā)揮它的巨大作用。非正式制度的人際關(guān)系自發(fā)形成并依賴于個人的“自發(fā)強(qiáng)制”保證執(zhí)行,如價值觀念、意識形態(tài)、風(fēng)俗習(xí)慣、道德倫理、非正式組織等。這個非正式制度大多出于某些特殊的特征而自發(fā)形成,如感情的需要、愛好的一致、利益的紐結(jié)、血緣親情、地緣關(guān)系(老鄉(xiāng)觀念)、地位差別(地位、等級相當(dāng)?shù)娜穗H關(guān)系群體和不同層次的組合)等等,目的在于追求內(nèi)在報酬或外在利益。它提供了一個非正式制度框架:它提供了一個非正式組織和一套未加規(guī)定的行為規(guī)則,包括未加規(guī)定的權(quán)利與義務(wù)、激勵(社會支援、感激、贊同)與約束(非難、排斥、冷淡等)機(jī)制、協(xié)調(diào)和控制機(jī)制,其規(guī)范具有不確定性,成員和角色關(guān)系具有不穩(wěn)定性。關(guān)系網(wǎng)的最優(yōu)規(guī)模由最優(yōu)成員數(shù)、最優(yōu)公共物品量和可交易的私人資源量決定。在其中之二既定的情況下,另一參數(shù)所導(dǎo)致的邊際成本遞增與邊際成本遞減至相等時,就決定了關(guān)系網(wǎng)中的最優(yōu)成員數(shù),或最優(yōu)公共物品量,或可交易的私人資源擴(kuò)展人際關(guān)系的最高界限,三者共同決定了關(guān)系網(wǎng)的最大規(guī)模。人際關(guān)系這一非正式制度,隨著個人人際關(guān)系偏好的轉(zhuǎn)移而變遷。

三、判斷時距法

判斷時距法是英國管理學(xué)家、心理學(xué)家埃利奧特·賈克斯(Elliott Jaques)提出的。任何一項決策,其決策效果需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才能體現(xiàn)出來。判斷時距就是衡量某項決策的最終效果所必須耗費的最長時間。根據(jù)判斷時距法,可以用衡量決策的最終效果所需的最長時間來判斷一個職位的價值。因此,判斷時距越長,職位的相對重要性就越大。

例如,一個工長,由于技術(shù)或判斷能力差而犯的錯誤,可以很快地顯示出來;而對一位公司總經(jīng)理來說,要判斷其工作中的決策是否正確,則可能需要等待好幾年時間。顯然,總經(jīng)理相對于一個工長來說其職務(wù)要重要得多。

四、中年危機(jī)論

在1965年發(fā)表于《國際心理學(xué)雜志》上的“死亡與中年危機(jī)”一文中,心理學(xué)家埃利奧特·賈克斯創(chuàng)造了“中年危機(jī)” 這個詞,它是指成年人從這個時候開始,真正對死亡有了清醒的認(rèn)識,意識到死神正在一步步靠近,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心理學(xué)告訴我們,中年轉(zhuǎn)折期是一個自然階段,通常發(fā)生在40歲左右,前后時差可為20年。典型癥狀表現(xiàn)為不滿或者厭倦生活,對早年的決定和生命的意義表示質(zhì)疑。

3.埃里奧特·杰奎斯的理論的運用

埃利奧特·賈克斯是著名的工業(yè)心理學(xué)家、管理學(xué)者、精神病學(xué)者和顧問。他的不少理論被應(yīng)用于實際的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和日常生活中。

一、判斷時距法的應(yīng)用分析

他指出:任何一項決策,其決策效果需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才能體現(xiàn)出來。判斷時距就是衡量某項決策的最終效果所必須耗費的最長時間。根據(jù)判斷時距法,可以用衡量決策的最終效果所需的最長時間來判斷一個職位的價值。因此,判斷時距越長,職位的相對重要性就越大。

賈克斯的這種方法,就是用分析某個職位所承擔(dān)的工作,來衡量該職位判定問題需花費的時間長度。判斷時距越長,即職務(wù)解決問題付出的時間越長,則該職務(wù)的相對重要程度就越大。這種方法很有一定的科學(xué)性和創(chuàng)見性,可以說,它為客觀地評價主管職位提供了一種較有希望的方法。

二、中年危機(jī)論在心理學(xué)的實際應(yīng)用

據(jù)《心理學(xué)新聞》最新報道,人到中年,心理會出現(xiàn)一些微妙的變化,處理不好,很容易影響你的工作、生活、家庭。如何順利度過中年危機(jī),專家們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議,但不少人仍對這個問題有一些模糊認(rèn)識。1965年發(fā)表于《國際心理學(xué)雜志》上的“死亡與中年危機(jī)”一文中,心理學(xué)家埃利奧特·賈克斯創(chuàng)造了“中年危機(jī)”這個詞,它是指成年人從這個時候開始,真正對死亡有了清醒的認(rèn)識,意識到死神正在一步步靠近,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在心理學(xué)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中年轉(zhuǎn)折期是一個自然階段,通常發(fā)生在40歲左右,前后時差可為20年。典型癥狀表現(xiàn)為不滿或者厭倦生活,對早年的決定和生命的意義表示質(zhì)疑。中年危機(jī)主要表現(xiàn):

(一)質(zhì)疑危機(jī)是否存在。

(二)缺乏自信、意志消沉、騷動不安、易怒、性需求降低、陽痿、疲乏、沮喪、脫發(fā)、體重增加以及受傷恢復(fù)能力減弱等。

(三)中年易抑郁。無論男女,最容易得抑郁癥的年齡均為44歲。

研究還發(fā)現(xiàn),人一生中的幸福感似乎呈U形,中年為曲線的最低點。對中年危機(jī)的認(rèn)識和研究,人們相應(yīng)地也做出了預(yù)防及治療方案。

4.Publications

  • The Changing Culture of a Factory: A Study of Authority and Participation in an Industrial Setting (London: Tavistock, 1951)
  • Measurement Of Responsibility: A study of work, payment, and individual capacity (Tavistock, 1956) [Reprinted as ISBN 041526443X]
  • Equitable Payment: A General Theory of Work, Differential Payment, and Individual Progress (London: Heinemann, 1961)
  • Equitable Payment (London: Heinemann, 1963)
  • Time-Span Handbook: the Use of Time-Span of Discretion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Work in Employment Roles and to Arrange an Equitable Payment Structure (London, Heinemann, 1964)
  • Product Analysis Pricing: A method for setting policies for the delegation of pricing decisions and the control of expense and profitability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64) [with Wilfred Brown]
  • Glacier Project Papers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1965) [with Wilfred Brown] ISBN 0435851020
  • "Death and the Midlife Cri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1965.
  • Work, creativity, and social justice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1970) ISBN 0435854798
  • A General Theory of Bureaucracy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1976) ISBN 0435824732
  • Health Services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1978) ISBN 0435824740
  • Levels of Abstraction in Logic and Human Action: A theory of discontinuity in the structure of mathematical logic, psychological behaviour, and social organisation.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1978) with R.O. Gibson and D.J. Isaac [Editors]
  • Executive Leadership: A Practical Guide to Managing Complexit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1994) ISBN 0631193138 [with Stephen D. Clement and Ronnie Lessem]
  • Human Capability: Study of Individual Potential and Its Application (London: Gower, 1994) ISBN 0566076527 [with Kathryn Cason]
  • Requisite Organization: Total System for Effective Managerial Organization and Managerial Leadership for the 21st Century (London: Gower, 1997) ISBN 0566079402
  • La Organizacion Requerida: Un Sistema Integrado Para Crear Organizaciones Eficaces y Aplicar el Liderazgo Gerencial en el Siglo XXI (Ediciones Granica, S.A., 2000) ISBN 9506413037
  • Social Power and the CEO: Leadership and Trust in a Sustainable Free Enterprise System (Greenwood, 2002) ISBN 1567205518
  • The Life and Behavior of Living Organisms: A General Theory (Greenwood, 2002) ISBN 0275975010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