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愛德華·勞勒簡介
愛德華·勞勒(Edward E. Lawler):美國心理學家、行為科學家,美國著名人力資源管理大師。曾被《人力資源主管》雜志評為“人力資源領(lǐng)域最具影響力人物”。美國《商業(yè)周刊》認為他是最優(yōu)秀的六個管理大師之一,美國《人力》雜志則把他譽為"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的25位高瞻遠矚的人,塑造了當今的工作場所"。他有多部著作被譯為中文,其中《最終競爭力》(The Ultimate Advantage)被中國《產(chǎn)業(yè)周刊》評為“管理類年度十大暢銷書之一”。
同時,他還是南加利福尼亞州大學高效組織中心 (Center for Effective Organizations)主任,馬歇爾商學院知名教授。除被《商業(yè)周刊》評為“全美最優(yōu)秀的六位管理大師之一”外,他還榮膺了無數(shù)頂級職業(yè)成就獎項,其中包括人力資源管理協(xié)會(SHRM)、美國培訓與發(fā)展協(xié)會(ASTD)、美國薪酬協(xié)會(Worldatwork),以及國際管理學會(Academy of Management)等組織頒發(fā)的大獎。勞勒著寫或合著了40余部專業(yè)著作,其中包括《新型美式工作環(huán)境》(The New American Workplace)、《人力資源外包》(HR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合理使用人才》(Treat People Right!),以及《促進變革》(Built To Change)等。他的文章也是眾多報刊的???,其中包括《哈佛商業(yè)評論》、《財富》、《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金融時報》,以及其他多種學術(shù)雜志等。[1]
影響世界進程的100位管理大師
|
1.亞當·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
|
2.羅伯特·歐文 (Robert Owen,1771-1858)
|
3.查爾斯·巴貝奇 (Charles Babbage,1792-1871)
|
4.弗雷德里克·W·泰勒 (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
|
5.卡爾·巴思 (Carl G. Barth,1860-1939)
|
6.亨利·甘特 (Henry L. Gantt,1861-1919)
|
7.弗蘭克·吉爾布雷斯 (Frank B. Gilbreth,1868-1924)
|
8.莉蓮·吉爾布雷斯 (Lillian Moller Gilbreth,1878-1972)
|
9.哈林頓·埃默森 (Harrington Emerson,1853-1931)
|
10.莫里斯·庫克 (Morris Cooke,1872-1960)
|
11.亨利·法約爾 (Henry Fayol,1841-1925)
|
12.馬克斯·韋伯 (Max Weber,1864-1920)
|
13.林德爾·厄威克 (Lyndall F. Urwick,1891-1984)
|
14.盧瑟·古利克 (Luther H. Gulick,1892-1993)
|
15.瑪麗·帕克·福萊特 (Mary Parker Follett,1868-l933)
|
16.雨果·孟斯特伯格 (Hugo Munsterberg,1863-l9l6)
|
17.喬治·埃爾頓·梅奧 (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
|
18.弗里茨·羅特利斯伯格 (Fritz J. Roethlisberger,1898-1974)
|
19.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 Simon)
|
20.亞伯拉罕·馬斯洛 (Abraham Maslow,1908-l970)
|
21.克萊頓·阿爾德佛 (Clayton Alderfer)
|
22.戴維·麥克利蘭 (David McClelland)
|
23.道格拉斯·麥克雷戈 (Douglas McGregor,1906-1964年)
|
24.約翰·莫爾斯 (John Morse)
|
25.威廉·奧奇 (William G. Ouchi)
|
26.克瑞斯·阿吉里斯 (Chris Argyris)
|
27.庫爾特·勒溫 (Kurt Lewin,1890 - 1947)
|
28.利蘭·布雷德福 (Leland Bradfurd)
|
29.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 (B. F. Skinner)
|
30.阿爾伯特·班杜拉 (Albert Bandura)
|
31.萊曼·波特 (Lyman Porter)
|
32.維克托·弗魯姆 (Victor H. Vroom)
|
33.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Frederick Herzberg)
|
34.斯塔西·亞當斯 (J. Stacy. Adams)
|
35.哈羅德·凱利 (Harold H. Kelley)
|
36.哈羅德·孔茨 (Harold koontz,1908-1984)
|
37.切斯特·巴納德 (Chester Barnard,1886-1961)
|
38.斯坦利·西肖爾 (Stanley E. Seashore)
|
39.羅伯特·坦南鮑姆 (Robert Tannenbaum)
|
40.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小組
|
41.倫西斯·利克特 (Rensis Likert)(密執(zhí)安研究)
|
42.羅伯特·布萊克 (Robert R. Blake)
|
43.弗雷德·菲德勒 (Fred E. Fiedler)
|
44.羅伯特·豪斯 (Robert J House)
|
45.保羅·赫塞 (Paul Hersey)
|
46.理查德·約翰遜 (Richard A. Johnson)
|
47.弗里蒙特·卡斯特 (Fremont E. Kast)
|
48.詹姆斯·羅森茨韋克 (James E. Rosenzweig)
|
49.詹姆斯·米勒 (James Grier Miller)
|
50.梅薩·羅維奇 (M. Mesarovie)
|
51.彼得·德魯克 (Peter Drucker)
|
52.歐內(nèi)斯特·戴爾 (Ernest Dale)
|
53.威廉·紐曼 (William Newman)
|
54.艾爾弗雷德·P·斯隆 (Alfred P.Sloan)
|
55.保羅·勞倫斯 (Paul R. Lawrence)
|
56.弗雷德·盧桑斯 (Fred Luthars)
|
57.瓊·伍德沃德 (英國,Joan Woodward)
|
58.亨利·明茨伯格 (Henry Mintzberg)
|
59.埃爾伍德·斯潘塞·伯法 (Elwood Spencer Buffa)
|
60.W·愛德華茲·戴明 (W. Edwards Deming)
|
61.約瑟夫·朱蘭 (Joseph Juran)
|
62.戴爾·卡耐基 (Dale Carnegie)
|
63.詹姆士·錢皮 (James Champy)
|
64.馬文·鮑爾 (Marvin Bower)
|
65.大前研一 (Kenichi Ohmae)
|
66.湯姆·彼得斯 (Tom Peters)
|
67.布魯斯·亨德森 (Bruce Henderson)
|
68.亨利·福特 (Henry Ford)
|
69.小托馬斯·沃森 (Thomas Watson Jr.)
|
70.戴維·帕卡德 (David Packard)
|
71.盛田昭夫 (Akito Morita)
|
72.松下幸之助 (Konosuke Matsushita)
|
73.羅伯特·湯賽德 (Robert Townsend)
|
74.哈羅德·杰寧 (Harold Geneen)
|
75.伊戈爾·安索夫 (Igor Ansoff)
|
76.邁克爾·波特 (Michael Porter)
|
77.加里·哈默爾 (Gary Hamel)
|
78.理查德·帕斯卡爾 (RiChard Pascale)
|
79.羅莎貝斯·莫斯·坎特 (Rosabeth Moss kanter)
|
80.查爾斯·漢迪 (Charles Handy)
|
81.艾爾弗雷德·D·錢德勒 (Alfred Chandler)
|
82.蘇曼特拉·戈沙爾 (Sumantra Ghoshal)
|
83.彼得·圣吉 (Peter Senge)
|
84.吉爾特·霍夫斯塔德 (Geert Hofstede)
|
85.馮斯·瓊潘納斯 (Fons Trompenaars)
|
86.艾德佳·沙因 (Edgar Schein)
|
87.埃里奧特·杰奎斯 (Elliott Jaques)
|
88.阿爾文·托夫勒 (Alvin Toffler)
|
89.約翰·奈斯比特 (John Naisitt)
|
90.瑪麗·帕克·福列特 (Mary Parker Follett)
|
91.沃倫·本尼斯 (Warren Bennis)
|
92.勞倫斯·彼得 (Laurence Peter)
|
93.西奧多·萊維特 (Theodore Levitt)
|
94.菲利普·科特勒 (Philip Kotler)
|
95.杰伊·洛希 (Jay W. Lorsch)
|
96.愛德華·勞勒 (Edward Lawler)
|
97.沃倫·施密特 (Warren H. Schmidt)
|
98.簡·莫頓 (Jane S. Mouton)
|
99.特倫斯·米切爾 (Terence R. Mitchell)
|
100.肯尼斯·布蘭查德 (Kenneth Blanchard)
|
|
[編輯]
|
愛德華 E.勞勒三世任職于南加州大學,是該校商業(yè)管理研究生院的管理學和組織學教授和研究教授.勞勒教授于1978年加入南加州大學,于1979年創(chuàng)建了該校的有效組織研究中心(CentercforEffectivecOrganization)并任主任.
勞勒教授在布朗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60年),1964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和心理學博士學位,隨后,勞勒任教于耶魯大學.1972年,勞勒轉(zhuǎn)到密歇根大學,是該校社會研究院調(diào)研中心的心理學教授和項目主任.兼任西雅圖的巴特勒紀念研究所人類事務所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勞勒教授因其卓越的研究工作而為許多專業(yè)協(xié)會所尊敬.他擔任過100多個組織的有關(guān)雇員參與、組織變革和賠付方面的顧問。
2.勞勒的學術(shù)研究及管理貢獻
勞勒提出的期望理論模型認為,激勵的第一個因素是個人覺得自己的努力可能導致績效的概率有多大;第二個因素是他覺得他的績效產(chǎn)生正面或反面結(jié)果的概率;第三個因素是他對結(jié)果所賦予的價值。
1968年,在期望理論的基礎(chǔ)上,勞勒和萊曼·波特在《管理態(tài)度與工作績 效》一書中提出著名的勞勒—波特激勵模式。他們指出:一個人努力的程度是由工作所獲得報償?shù)膬r值和個人感到努力后可能獲得報償?shù)母怕蕸Q定的,而一個人的工作績效主要依賴于努力程度,同時還依賴于個人能力,個人的“角色認識”(即對自己工作方向、規(guī)范的認識)以及所處環(huán)境的限制。一個人的滿意感取決于所獲得 報償同個人自認為應獲報償同個人自認為應獲報償?shù)囊恢滦?,如前者大于或等于后者,會提高個人滿意感,反之則會降低個人滿意感。同時一個人最后得到的滿意程 度又將影響以后的價值判斷。此外,一個人做出的成績與效果(績效)一方面直接影響他自認為應得的報償,另外一方面影響到今后對該項工作的期望值。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勞勒—波特激勵模式產(chǎn)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即使今天仍有相當?shù)默F(xiàn)實意義。勞勒—波特的激勵理論告訴人們,不要以為設置了激勵目標、采取了激勵手段,就一定能獲得所需的行動和努力,并使員工滿意。要形成激勵→努力→績效→獎勵→滿足,然后從滿足回饋努力這樣的良性循環(huán),取決于獎勵內(nèi)容、獎懲制度、 組織分工、目標導向行動的設置、管理水平、考核的公正性、領(lǐng)導作風及個人心理期望等多種綜合性因素。
1995年,勞勒推出《最終競爭力》一書,同樣引起強烈反響。這本書的核心思想是:通過企業(yè)高投入建立的雇主與雇員間的信任合作關(guān)系,是企業(yè)競爭力最終來源,而符合這一要求的方法是——高度參與式方法。高度參與式方法可以替代全面質(zhì)量管理方法, 而且更有優(yōu)越性,它能為組織提供更大的競爭優(yōu)勢。高度參與式方法為以多樣化、民主化、企業(yè)家行為以及對個人的尊重為特征的組織提供競爭優(yōu)勢。它通過強調(diào)較少的科層等級、無縫組織、快速適應和轉(zhuǎn)變、橫向的工作關(guān)系以及對集體的責任心,創(chuàng)造富有意義和滿足感的工作,給予組織最低層員工更多的信息、知識、權(quán)力和報酬,這也是組織的最終競爭力所在。《商業(yè)周刊》評價該書“透徹地分析了復雜的組織變革,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管理假定,提出了既具有變革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方案”。
3.愛德華·勞勒的主要著作
勞勒教授他是一位全球廣受歡迎的學者和作家,獨立著書或與人合著了200多篇論文和20多本專著.?!渡虡I(yè)周刊》將勞勒評價為美國大師級的管理專家。
其主要著作有:
- 《管理態(tài)度和成績》(1968年, 與萊曼·波特合著)
- 《成績對工作滿足的影響》(1967年,與萊曼·波特合著)
- 《從事有益于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工作》(1985年).
- 《高度參與式管理》(1986年)
- 《績效評價體系的設計》(1989年,合著).
- 《美國的雇員參與》(1989年).
- 《戰(zhàn)略上的薪酬》(1990年)
- 《雇員參與與全面質(zhì)量管理》(1992年).
- 《最終競爭力》(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