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經濟管理機構

百科 > 管理術語 > 經濟管理機構

1.什么是經濟管理機構[1]

經濟管理機構是指為了實現經濟活動的目標,在人員分工及功能分化的基礎上,使管理者群體中的各個成員擔任不同的職務,承擔不同的責任,賦予不同的權力,共同協作,為實現共同目標而組織起來的系統或形式。經濟管理機構從宏觀上看,是各級政府機構及其設置的綜合和專業(yè)經濟管理部門;從微觀上看,主要是企業(yè)內部管理機構。它們的共同特征是由一批在社會分工中從事經濟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管理技能,按照一定方式組織起來的人員集合體。這些人員(即管理者)在管理機構中,根據分工都有一定的職位、權力、責任和義務,代表管理機構行使管理的職能。

2.經濟管理機構的組成要素[1]

經濟管理機構由人、目標、制度、信息等要素組成。

1.人。

人是管理機構的主體,是諸要素中的第一要素。一個好的經濟管理機構,就在于它能使人們在其中的位置與相互關系處于最佳狀態(tài),使人們的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行動彼此協調和諧。因此,應正確地選擇和合理地配置機構中的成員,分析其行為及如何進行激勵,研究個人在組織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建立組織機構的精神文明等,來統一機構成員的意志和行動,以保證管理機構目標的實現。

2.目標。

目標是管理機構活動的目的和方向,沒有共同的目標,機構的建立就失去了意義。有了目標,才能統一機構中成員的行動,并根據目標的要求去選擇、培養(yǎng)成員,確定機構形式、技術裝備和物質條件等。管理機構目標的實現取決于機構成員對目標理解和接受的程度。因此,有了機構的總目標之后,還要把它具體化為每個成員的工作任務,并努力使每個成員的工作任務與他們的客觀條件和主觀要求相一致,使目標真正成為每個成員的行動綱領。

3.規(guī)章制度。

規(guī)章制度是管理機構中每個成員的活動規(guī)范和準則。機構中每個成員的活動都會對與其相關的成員產生影響,從而形成錯綜復雜的關系。為了避免機構成員各行其是所帶來的混亂和矛盾。管理機構必須有一定的章法來規(guī)范每個成員的行動。因此,規(guī)章制度是機構成員間的“粘合劑”和行動準則,是使機構按照一定的程序和秩序進行活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4.信息。

信息是管理機構進行管理活動的。神經”。經濟管理機構要實施有效的管理,就需要通過某種媒介進行橫向和縱向、內部和外部的聯系,這種媒介就是信息。信息在管理機構中的作用,就象人體的神經系統一樣,能將機構成員之間的活動以及機構內部活動與外部環(huán)境有機地協訝起來,以實現管理目標。

此外,必要的物質設備、貨幣資金和一定的技術知識等,也是經濟管理機構的組成要素。沒有它們,管理機構也建立不起來。

3.經濟管理機構的內容[2]

按經濟管理機構的內涵,其內容主要包括:

(一)經濟管理機構的內部組織形式

這個形式是指其內部分支機構的結構形式及其管理人員配置結構的形式。經濟管理機構從縱的方面,其內部按系統可以逐級分為若干層。例如中央級經濟管理機構,其縱向的內部結構有全國人大、國務院、部、司、處這樣不同等級的分支機構來共同組成。從橫的方面,經濟管理機構按分工原則又分為具體不同的工作部門,并由這些不同的部門共同組成同一級經濟管理機構整體。管理人員的配置,即與機構結構形式相聯系的管理人員的結構形式,有管理人員的配置數量、管理人員的職權分工等內容。

(二)經濟管理機構的職能

從社會經濟管理的目標和管理過程的環(huán)節(jié)講,經濟管理機構的職能可以分為五大類:

第一,決策職能。決策,從一般意義上講,是人們?yōu)橛绊懯挛锏奈磥戆l(fā)展、協調人們的活動而做出的一定選擇和決斷。經濟管理中的決策,是為促進經濟發(fā)展,協調人們的經濟關系和經濟行為而做出的政策、法令和指令。經濟管理機構的決策職能就是以客觀經濟實際為依據,正確地發(fā)布經濟政策、法令、指令的職責和功能。經濟決策是經濟管理機構進行科學管理的基本點和焦點,好的經濟決策將引導經濟良性和健康發(fā)展,錯誤的經濟決策將導致經濟走向歧途。好的經濟決策的產生并不只限于經濟關系、經濟運行機制的因素,它還要受到經濟管理機構組織形式和經濟決策者決策能力的影響。

第二,組織指揮職能。馬克思說,凡是社會化大生產,都需要組織指揮,以協調人們的行動。經濟管理中的組織指揮就是在經濟決策的基礎上,對各個經濟活動環(huán)節(jié)和人們的經濟活動過程進行組織、安排,協調和矯正。經濟管理機構的組織指揮職能是進一步完善、補充經濟決策的過程,是經濟管理機構決策職能的延伸、發(fā)展及實際化和具體化。

第三,調控職能,即調節(jié)控制經濟發(fā)展的職能。經濟運行是一個多元的、變化的系統工程。從靜態(tài)講,經濟運行在決策、指揮過程中不可能非常準確的達到運行目標;從動態(tài)上講,經濟運行會不斷打破原來預計的經濟活動量,產生預計外的不平衡。因此,對經濟的調控是經濟管理機構韻一個經常性的任務和職能。所謂調控職能,這里指的是經濟管理主體重新審定和修訂經濟決策,使經濟在發(fā)展中不斷平衡及始終保持良好運行的管理職能。

第四,檢查監(jiān)督職能。檢查監(jiān)督是一切社會管理都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經濟管理過程中的檢查監(jiān)督就是對經濟運行過程進行科學分析和查驗督促,以便糾正管理過程和管理對象的錯誤。檢查監(jiān)督是經濟管理機構必不可少的管理職能。在經濟管理過程中,經濟管理機構的檢查監(jiān)督職能包括兩個含義:一是檢查監(jiān)督決策、指揮、調控的正確與否;二是檢查監(jiān)督被管理者對決策、指揮、調控的執(zhí)行情況。

第五,思想教育職能。思想教育屬于全社會的職責,更主要的還屬于宣傳教育部門的職責。但如果在經濟管理機構中專門設立思想教育分支機構,賦予它思想教育的專門職能,無疑,這將大大提高經濟管理的效率。思想教育的職能,從經濟管理的角度,主要包括兩方面的教育:一是對經濟決策、經濟指揮、經濟調控內容的宣傳教育;二是對經濟活動主體進行思想、道德和經濟活動規(guī)范的教育。

經濟管理的五種職能合為一體,構成經濟管理機構的整體職能。經濟管理機構的不同職能應建立起相關的經濟管理分支機構或不同的經濟管理職能系統。

(三)經濟管理機構的層次結構

經濟管理機構,按行政或按經濟管理行業(yè)系統來區(qū)別,從上到下都可以分為若干層次。這種不同等級的層次關系就是其層次結構。比如,經濟管理的層次結構按行政區(qū)劃可以劃分為中央、地方、企業(yè)幾個基本層次;按經濟管理行業(yè)系統,在生產中有全行業(yè)管理組織、生產企業(yè)集團、企業(yè)等主要層次。

4.經濟管理機構的組織結構原則[2]

經濟管理機構的組織結構指的是經濟管理機構在組織功能上的諸關系的總和。根據經濟管理機構適應經濟管理需要,從而建立經濟管理機構以應有的目標作依據,經濟管理機構的組織結構原則應該是:

(一)在內部組織形式上,堅持經濟管理機構與行政、黨務、社團管理機構分開的原則

經濟管理同其他管理相比具有不同的管理特點,各有其不同的管理對象、管理方法和管理目的。因此,從管理過程和管理規(guī)律講,需要把不同類型的管理機構嚴格區(qū)別開來。在傳統的集權式經濟體制模式下,經濟管理機構與行政管理機構不分,或者以行政管理機構代替經濟管理機構,造成管理對象、管理功能、管理職責混亂及管理方法失當,從而使管理過程效率低、管理對象效益差,并由此嚴重影響了國民經濟的發(fā)展。與以上情況相反,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某些地方、某些部門混淆不同管理機構職能的現象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即以經濟管理機構代替行政、社團、學術管理機構,以經濟管理的方法、功能、目標代替行政、社團、學術管理的方法、功能和目標,從而又違背了這些管理的規(guī)律,影響了這些管理對象的發(fā)展。

(二)在職能結構上應堅持專業(yè)化分工管理和綜合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專業(yè)化生產的發(fā)展是社會生產發(fā)展的必然,專業(yè)化生產可以提高勞動生產力。專業(yè)化生產的特點是生產專業(yè)化,分工細密,各生產行業(yè)以及各生產過程之間聯系緊密。為適應專業(yè)化生產的需要,經濟管理機構的建立應該堅持專業(yè)化管理的原則,即有什么專業(yè)化生產就應有什么樣的專業(yè)化經濟管理機構的設置。在體現專業(yè)化管理的同時,經濟管理還應體現綜合管理的原則,使專業(yè)化管理與綜合管理結合起來。為什么要進行綜合管理呢?首先,是因為專業(yè)化之間需要協調,需要綜合管理,需要建立進行綜合管理的經濟管理機構。其次,生產力發(fā)展水平不平衡,各地、各行業(yè)相差甚遠,為協調各地、各行業(yè)的關系,調節(jié)它們之間的經濟利益,也需要實行經濟綜合管理,并建立進行綜合管理的經濟管理機構??梢?,將分工管理與綜合管理結合起來,有利于從兩方面揚長避短,是必須堅持的原則。

(三)在層次結構上應堅持統一領導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可以分為宏觀、中觀、微觀三個方面,有指令性計劃與市場調節(jié)。為使宏觀經濟運行達到平衡、高效,那就要實行統一管理,以及建立統一管理的經濟管理機構,并賦予這些機構以綜合管理的權力。在另一方面,為使微觀經濟充滿活力,為發(fā)揮微觀經濟活動主體的作用,為使中觀和微觀經濟活動者隨時能按各自不同的具體情況修訂經濟指標、調整經濟行為,經濟管理機構還需同時強調和堅持分級管理的原則。經濟管理機構的設置將這兩方面兼顧起來,實行統一領導和分級管理,管理中就可以收到宏觀有效控制和微觀充滿活力的雙重效果。

(四)在管理機構的自身約束機制上,應體現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

經濟管理機構對下屬經濟組織、企業(yè),按市場經濟運行原則,使它們在生產經營中責、權、利相結合,能充分調動企業(yè)及職工的積極性。這里,考核者是經濟管理機構,考核是必要的。但是,作為考核機構本身,它也并不是由機器人,由沒有經濟利益、由不使自己發(fā)生必然經濟聯系的人來組成。事實上,經濟管理機構作為一種履行考核下屬職責的管理機構,它是由具有經濟利益,由具有現實經濟關系的人組成。經濟管理工作者的工作不是生產和流通,而是管理和考核,但他們從事管理時工作的好壞,考核是否正確、公正,這也有其盡職盡責的問題。經濟管理機構及其組成人員不但自身有經濟的責、權、利問題,而且其責、權、利的劃分比企業(yè)的要求還應該更嚴格。因為,他們從事管理工作所擔負的經濟責任比企業(yè)更大,他們工作的稍微一小點失誤都會造成比企業(yè)大得多的經濟損失。所以,對經濟管理機構及其人員的工作狀況進行責、權、利相結合的考核,使經濟管理機構在運行中形成自我約束機制,是建立經濟管理機構必須堅持的一個原則。過去,對經濟管理機構的工作要不就是完全沒有考核和監(jiān)督,要不就是單純以行政方法進行粗略的考核監(jiān)督,主觀隨意性很大。在過去這種對經濟管理機構沒有嚴格考核,沒有自我約束機制的情況下,經濟管理機構成為只有權力,沒有責任的衙門式機構,所以,當其行使管理權時就難免出現嚴重的官僚主義,甚至還會違法亂紀。經濟管理機構的改革要改掉過去那種只考核被管理者的責、權、利結合,而自身責、權、利結合不被考核的狀況。對經濟管理機構的責、權、利考核,一是要使它自身有約束、監(jiān)督系統,有自我約束、考核能力;二是要有上一級或者獨立的監(jiān)察、考核部門專門對其進行考核;三是也要用行政的、經濟的、法律的、思想教育的各種方法共同施行其考核,且考核也必須是嚴格的。

5.經濟管理機構體系[1]

經濟管理機構遍布于社會經濟的各行業(yè)、各部門、各單位、各組織之中,它們之間互相聯系,相互制約,共同構成經濟管理的機構體系。主要包括決策體系、執(zhí)行體系、控制協調體系、監(jiān)督體系和信息網絡體系。

1.決策體系。

決策是最重要的經濟管理職能,是管理活動的核心。為了保證決策的有效進行和不斷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水平,應積極建立和不斷完善決策組織體系。完備的決策體系主要包括三個組成部分,即進行最終決策的決策中樞系統,為決策中樞提供各種可供選擇方案的參謀咨詢系統,和為這兩個系統提供及時可靠信息資料的情報信息系統。以企業(yè)為例,以廠長(經理)為核心的領導集體就是決策中樞系統,各職能科室就是參謀咨詢系統和信息系統。

2.執(zhí)行體系。

決策作出之后,就在于執(zhí)行,在于如何有效地組織實現決策,并在實踐中不斷地修正、補充和完善決策。為了保證執(zhí)行的順利進行,達到預期的目標,就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高效的執(zhí)行機構。執(zhí)行系統是一個大系統,在這個大系統下,又可按管理內容的不同分為各種不同的執(zhí)行分系統;各分系統又可根據不同的職能分為不同的執(zhí)行機構,形成一個縱橫交錯的網絡體系。國務院和各級政府都屬執(zhí)行系統,企業(yè)里的生產車間及供銷部門也屬執(zhí)行系統。

3.控制協調體系。

要充分發(fā)揮控制協調職能的作用,就必須有相應的管理機構作保證。從宏觀經濟來說,應按照直接調控和間按調控相結合并以間接調控為主的原則,建立健全縱橫交錯、條塊結合、目標明確、職責分明、精簡高效的控制協調機構網絡。如計劃、財政、工商、銀行、物價、勞動、人事等部門都屬控制體系。

4.監(jiān)督體系。

監(jiān)督是經濟管理的重要職能之一,其目的在于及時發(fā)現和糾正經濟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違紀犯法行為,從而保證經濟的健康運行。為了充分發(fā)揮監(jiān)督的作用,必須建立健全法律監(jiān)督、行政監(jiān)督、經濟監(jiān)督、國家監(jiān)督,黨的監(jiān)督、社會監(jiān)督、人民監(jiān)督相結合的監(jiān)督機構體系。

5.信息網絡體系。

信息是管理的“神經”,是經濟活動中的重要資源。為了充分發(fā)揮信息的作用,必須建立健全信息體系,以保證為各管理層次及時提供準確、適用的信息。我國目前信息體系的構成有統計機構、情報研究機構及各專業(yè)和綜合管理部門中的科研情報機構等。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