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定性研究方法

百科 > 信用評級方法 > 定性研究方法

1.定性研究方法概要

定性研究方法是根據(jù)社會現(xiàn)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屬性和在運動中的矛盾變化,從事物的內在規(guī)定性來研究事物的一種方法或角度。它以普遍承認的公理、一套演繹邏輯和大量的歷史事實為分析基礎,從事物的矛盾性出發(fā),描述、闡釋所研究的事物。進行定性研究,要依據(jù)一定的理論與經(jīng)驗,直接抓住事物特征的主要方面,將同質性在數(shù)量上的差異暫時略去。

定性研究有兩個不同的層次,一是沒有或缺乏數(shù)量分析的純定性研究,結論往往具有概括性和較濃的思辨色彩;二是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礎上的、更高層次的定性研究。在實際研究中,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常配合使用。在進行定量研究之前,研究者須借助定性研究確定所要研究的現(xiàn)象的性質;在進行定量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又須借助定性研究確定現(xiàn)象發(fā)生質變的數(shù)量界限和引起質變的原因。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有下列一些不同點:

  • ①著眼點不同。定性研究著重事物質的方面;定量研究著重事物量的方面。
  • ②在研究中所處的層次不同。定量研究是為了更準確地定性。
  • ③依據(jù)不同。定量研究依據(jù)的主要是調查得到的現(xiàn)實資料數(shù)據(jù),定性研究的依據(jù)則是大量歷史事實和生活經(jīng)驗材料。
  • ④手段不同。定量研究主要運用經(jīng)驗測量、統(tǒng)計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定性研究則主要運用邏輯推理、歷史比較等方法。
  • ⑤學科基礎不同。定量研究是以概率論、社會統(tǒng)計學等為基礎,而定性研究則以邏輯學、歷史學為基礎。
  • ⑥結論表述形式不同。定量研究主要以數(shù)據(jù)、模式、圖形等來表達;定性研究結論多以文字描述為主。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礎,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時運用定量研究,才能在精確定量的根據(jù)下準確定性。這是二者的辯證關系。

2.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比較

市場調查方法
A
案頭調研
案例研究法
B
不重復抽樣
C
抽樣調查
重置抽樣
抽簽法
產品留置測試
D
多維尺度法
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
典型調查法
電話調查
多階段抽樣
等距抽樣
獨立控制配額抽樣
等距量表
等比量表
E
二手資料調研
二路焦點小組
F
非概率抽樣
分層抽樣
分層比例抽樣
分層最佳抽樣
G
觀察法
概率抽樣
拐點調研
滾雪球抽樣
H
會議調查
J
焦點訪談法
經(jīng)驗判斷法
隨機抽樣
家庭日記法
經(jīng)銷商訪談
K
可行性研究
控制實驗法
L
聯(lián)合分析法
留置調查
垃圾調研法
類別量表
M
面談訪問法
盲測
描述性調研
媒介調查法
P
PPS
判斷抽樣
配額抽樣
平衡量表法
評價量表
配對比較量表
Q
Q分類法
R
任意抽樣
S
容量測定法
SEM模型
深層訪談法
雙重抽樣
實驗調查法
實地調研
數(shù)值分配量表
隨機號碼表法
順序量表
T
投影技法
推銷估計法
投射研究
探索性調研
W
文獻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
網(wǎng)絡調研
文案調查法
無準備訪問
網(wǎng)上調查
X
詢問法
辛迪加調研
行蹤分析
相互控制配額抽樣
Y
郵寄調查
因果性調研
Z
主觀概率法
整群抽樣
重點調查
逐戶尋找法
[編輯]
  • 定性分析
    • 目的:對潛在的理由和動機求得一個定性的理解
    • 樣本:由無代表性的個案組成的小樣本
    • 數(shù)據(jù)收集:無結構的
    • 數(shù)據(jù)分析:非統(tǒng)計的方法
    • 結果:獲取一個初步的理解
  • 定量分析
    • 目的:將數(shù)據(jù)定量表示,并將結果從樣本推廣到所研究的總體
    • 樣本:由有代表性的個案組成的大樣本
    • 數(shù)據(jù)收集:有結構的
    • 數(shù)據(jù)分析:統(tǒng)計的方法
    • 結果:建議最后的行動路線

3.教育研究中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的比較及整合

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是貫穿教育研究的兩條主線,這兩種研究方法進行比較,理清這兩種研究方法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以使我們能更深刻地了解這兩種研究方法,準確地把握其各自的優(yōu)勢及局限性。促進教育研究方法向更深層次發(fā)展。

赫爾巴特以來,教育科學理論得以提出并成為可能。但饒有趣的是,教育研究者從那時起扛起的教育研究這塊牌子至今仍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安插地。于是,有這么多年歷史的教育研究面臨著這樣一種尬尷的境地:它一方面被指責為名為科學研究,實際上是嚴重脫離實踐的哲學思辯研究,缺少應有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它又被反唯科學論者們說成是受教育科學化的影響,開始逐步成了其他學科的試驗場,教育理論因而有被殖民化的危險。

持前一觀點的人認為,教育理論之所以缺乏對教育教學及教育管理實踐應有的指導作用,是因為它的基本概念及由之所形成的理論系統(tǒng)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差,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這多年始終沒有找到或形成自己的研究體系,這是造成教育理論“空洞化”的根源,于是主張教育研究要大膽引入其他學科,尤其是心理學及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以形成自己的獨特研究方法;提出后一看法的人則公開反對教育科學化這一口號,認為教育科學化是一有害的口號,并強調除科學方法之外,還存在著另外一種有效地認識世界的方法——人文方法或哲學的方法。

以上兩種看似相互對立的觀點表現(xiàn)出教育研究方法中的兩種主要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綜觀教育研究的整個歷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是貫穿教育研究的兩條主線:一是模仿自然科學,強調適合于用數(shù)學工具來分析的經(jīng)驗的、可定量化的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確定因果關系,并作出解釋。另一種范式是從人文科學推演而來的,所注重的是整體和定性的信息,通訊說明的方法。

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也無所謂孰好孰壞,它們只是一種研究方法。但由于過分偏重于定量研究,缺乏對定量研究局限性的了解和忽視對定性研究的關注,以致對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有過偏之嫌。本文擬對這兩種研究方法進行比較,理清這兩種研究方法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以使我們能更深刻地了解這兩種研究方法,準確地把握其各自的優(yōu)勢及局限性。促進教育研究方法向更深層次發(fā)展。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