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別除權

百科 > 破產 > 別除權

1.什么是別除權

別除權是指債權人因債設有擔保物而就債務人特定財產在破產程序中享有的單獨、優(yōu)先受償權利。我國企業(yè)破產法(試行)第32條就此規(guī)定:“破產宣告前成立的有財產擔保債權,債權人享有就該擔保物優(yōu)先受償?shù)臋嗬薄C袷略V訟法第19章“企業(yè)法人破產還債程序”第203條也規(guī)定:“已作為銀行貸款等債權的抵押物或者其他擔保物的財產,銀行和其他債權人享有就該抵押物或者其他擔保物優(yōu)先受償?shù)臋嗬薄4隧棛嗬谄飘a法理論上即稱之為別除權。它是由破產人特定財產上已存在的擔保物權之排他性優(yōu)先效力沿襲而來,并非破產法所制設,別除權的名稱乃是針對這種權利在破產程序中行使的特點而命名的。

2.別除權的范圍

別除權的范圍包括抵押權、留置權、質押權三種。

抵押權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對擔保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法律規(guī)定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yōu)先受償?shù)臋嗬?。抵押權存在于特定財產上的物權。

抵押權設定的目的是通過處分抵押物來實現(xiàn)對債權的清償。傳統(tǒng)民法抵押權的標的物僅限于不動產,現(xiàn)代民法擴大了抵押權的標的物,權利、動產亦可作為抵押權的標的物。抵押權無須轉移抵押物的占有,但是必須登記才能公示他人。我國《擔保法》第41條規(guī)定,“當事人以不動產和特殊動產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質押權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占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法律規(guī)定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yōu)先受償?shù)臋嗬Y|押權的標的物必須為產。出質人對標的物應當具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否則不發(fā)生設定質權的效力。質權以轉移標的物的占有為其成立和存續(xù)的必要條件,并以占有為公示方式。

留置權指依照法律規(guī)定,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占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法律規(guī)定留置該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yōu)先受償?shù)臋嗬?a href="/wiki/%E7%95%99%E7%BD%AE" title="留置">留置是債權人以繼續(xù)占有債務人的財產,迫使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擔保方式。留置權為法定的擔保物權。留置權是債權人權利受到侵害時行使的私力救濟權,但這種私力救濟的范圍非常窄。我國《擔保法》第84條規(guī)定,“因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發(fā)生的債權,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留置權。”而對于其他合同、不當?shù)美?a href="/wiki/%E6%97%A0%E5%9B%A0%E7%AE%A1%E7%90%86" title="無因管理">無因管理、侵權行為而發(fā)生的債權不能設立留置權。

3.別除權的法律特征

(一)別除權以擔保物權為基礎權利。

別除權不是破產法創(chuàng)設的實體權利,而是破產法給予某些既成的實體權利的特殊待遇。享有這種特殊待遇的權利基礎是擔保物權,而擔保物權是依據民法擔保制度發(fā)生的。至于人的擔保即保證擔保以及應受連帶責任規(guī)則的擔保,則不享受別除權的待遇。

(二)別除權是對屬于破產財產的特定財產所行使的權利。

別除權的產生是由于在破產宣告前,別除權人在破產債務人的財產上已設定擔保物權,所以別除權就只能對被特定的財產行使。擔保物權屬于物的擔保責任,責任僅限于該擔保物,在該物消滅時擔保責任亦隨之消滅,擔保物權也就喪失。除了擔保財產之外,擔保債權人對于與破產企業(yè)有關的其他財產如企業(yè)成員的財產,自由財產等都不能行使別除權。根據別除權標的物具有特定性的原理,當別除權標的物不足清償被擔保的全部債務時,別除權人不得就未予清償部分請求破產財產優(yōu)先清償,而只能作為普通破產債權參加集體清償。

(三)別除權的行使不參加集體清償程序。

我國《企業(yè)破產法》第 28條第2款規(guī)定:“已作為擔保物的財產不屬于破產財產”。按照這一規(guī)定,別除權標的物雖然也是破產人的財產,并且可能在破產宣告后為清算人的接管,但為了實現(xiàn)別除權的優(yōu)先受償權,需要將別除權標的物與破產財產區(qū)分開來。這種區(qū)分的用意,在于將用于別除權人個別清償的標的物與用于全體債權人集體清償?shù)钠飘a財產之間劃出一道界線,使別除權人能夠不受清算人的任何干涉而順利地行使權利。

4.別除權與破產程序的比較

別除權在破產程序中的優(yōu)先受償權源于擔保物權。眾所周知,在現(xiàn)實生活中,債主要是一種財產法律關系。要保證債務人能夠正確履行債務,使債權人的權利得以實現(xiàn),就必須要有一定的財產作為履行債務的擔保。從廣義上講,債務人所擁有的全部財產均屬于對債的一般擔保,也就是說,凡以債務人之名義所負的債均有權利從其全部財產中獲得清償。

然而這種一般財產擔保,對于所有債權人無論其債權成立先后,種類如何,均給予同等的清償權利,個別債權人不能優(yōu)先于其他人受償。而且由于債權于財產上設立無排他性;債務人可以無限制地設立債務,乃至超過其財產的清償能力,這就使債權人的利益通過一般擔保的形式有時難以獲得充分保障,出現(xiàn)債務人無力清償,致使債權人受損的情況。此外,此類債務須依債務人的主動履行行為方可實現(xiàn),債權人在債務人不履行時無法自行實現(xiàn)其權利,故這種債權也稱為對人權。因此,債權人為確保其債權實現(xiàn),通常須采取特別擔保措施,即狹義上的債的擔保。

別除權與破產程序中存在的其他權利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別除權是對破產人之財產行使的權利。這與取回權是針對破產管理人管理下的非破產人財產行使的權利不同。所以,別除權人就擔保物受償時,如有余額應返還破產管理人,用于對全體破產債權人清償,如不足清償時,未受償之債權便轉化為破產債權,得對破產人其他財產行使權利。通常,別除權人放棄優(yōu)先受償權便作為破產債權人受償,但在第三人為破產人債務提供財產擔保時,不構成別除權,因擔保財產不屬破產人所有,擔保債權依民法有關規(guī)定實現(xiàn)。反之,破產人為他人債務提供財產擔保時,則構成別除權,但因其不是主債務人,在擔保物價款不足清償擔保債額時,余債不得作為破產債權向破產人要求清償,只能向原債務人求償。同時,別除權人如放棄優(yōu)先受償權利,其債權不得轉為對破產人的破產債權,因二人之間只有擔保關系,無債務關系。

2.別除權是針對破產人設定擔保之特定財產行使的權利。這就與破產債權和產生于破產宣告后的破產費用是針對一般破產財產行使的權利,在清償財產范圍上有別。根據我國破產法的規(guī)定,破產人已設定擔保之財產不屬于破產財產。所以,即便是在破產財產不足以支付破產費用的情況下,也不得從擔保財產中撥付,別除權人的權利不受影響。只有在擔保財產清償擔保債權后尚有余額的情況下,才可用于對破產費用的撥付和破產債權的清償。

3.別除權是一種優(yōu)先受償權。別除權的優(yōu)先受償,不同于破產費用從破產財產中的隨時優(yōu)先撥付,更不同于破產債權因性質不同而在清償順序上排列的先后。別除權的優(yōu)先受償權,是針對擔保財產行使的,不受破產與和解程序限制,可優(yōu)于其他債權人單獨、即時受償?shù)膬?yōu)先權利。

4.別除權優(yōu)先受償?shù)臋嗬秶▊鶆?a href="/wiki/%E6%9C%AC%E9%87%91" title="本金">本金與利息。對于在執(zhí)行擔保財產過程中發(fā)生的費用,應依實際發(fā)生數(shù)額隨時從變賣擔保物的價款中支付,支付費用后的余額用于清償別除權。未能從擔保財產中獲得清償?shù)膭e除權,轉化為破產債權。

5.別除權產生的法律依據

從理論上講,別除權是基于擔保物權產生的,其優(yōu)先受償權是由物權的排他性而來,所以,別除權的產生依據應為民事法律中有關物權擔保之規(guī)定,擔保物權乃別除權的基礎權利。從各國有關立法看,通??稍谄飘a法上享有別除權的民事權利包括:1.質權;2.抵押權;3.留置權;4.特別先取權等。

我國的情況則有所不同,首先存在破產立法規(guī)定不統(tǒng)一的問題。根據企業(yè)破產法(試行)第32條的規(guī)定,凡在破產宣告前成立的“有財產擔?!钡膫鶛?,均可在破產程序中享有別除權。而依民事訴訟法第19章“企業(yè)法人破產還債程序”第203條的規(guī)定,僅在債權設有“抵押物或者其他擔保物”即物權擔保的情況下,才可在破產程序中享有別除權。但“財產擔?!迸c“物權擔?!钡母拍畈⒉煌耆嗤?,依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財產擔??砂ǖ盅骸⒘糁?、定金三種形式,而物權擔保則只有抵押與留置兩種。于是,在依不同法律處理的破產案件中,定金擔保能否產生別除權便成為問題。其次,我國民法通則將國外分為兩項權利的質權和抵押權合稱為抵押權。然而由于質權與抵押權在權利的構成、行使、消滅等方面確實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區(qū)別,如質權通常以占有質物為存在前提,質物離開質權人控制時,質權便消滅,而抵押權則無須占有抵押物,統(tǒng)稱為抵押權后,有些實踐問題便不好解釋,在破產法無明確規(guī)定的情況下,也給破產程序中別除權的正確行使造成一定困難。這些立法中的問題,在制定新破產法時應注意加以協(xié)調解決。

從我國上述法律規(guī)定看,抵押與留置兩種物權擔保形式在破產程序中均可產生別除權。在破產人以其財產為自己或他人債務進行抵押擔保的情況下,債權人就擔保物享有別除權。但在破產人為他人債務抵押擔保時,別除權人優(yōu)先受償權的放棄并不產生對破產人的破產債權,擔保物不足清償時,擔保的破產人對余債也無再予清償?shù)牧x務。反之,在他人以財產為破產人抵押擔保時,在破產程序中并不構成別除權,抵押權人應依民法有關規(guī)定實現(xiàn)其權利,在擔保物不足清償債務時,余債轉為對破產人的破產債權受償。

依我國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留置權入就留置物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據此,在破產程序中便享有別除權。從我國的法律規(guī)定看,留置權范圍僅限于依合同約定占有的對方財產,可優(yōu)先受償?shù)膫鶛鄤t限于合同約定應付的款項。而其他國家法律多只要求債權之發(fā)生與留置之財產有牽連關系即可產生留置權,合同僅是產生留置權的一種法律關系,在無因管理、侵權等情況下,也可能構成留置權,而且權利之產生也是十分合理的。此外,有的國家還規(guī)定在債務人喪失履行能力時,債權人即使債權尚未到期,也可享有緊急留置權。目前我國立法對留置權的規(guī)定,尚不足以保障債權人的正當權益。須注意的是,留置權是依實際占有而存在,并據此才得以行使優(yōu)先受償權,如債權人失去對留置物的占有,留置權包括別除權均隨之消滅。如留置物系為債務人外的他人非法剝奪占有,留置權人可依民法占有權的規(guī)定請求返還,占有恢復后,視為末喪失占有,留置權并不消滅。但在此種情況下,留置權人無權基于留置權請求返還,因留置權并未給債權人對留置物的法定占有權。

定金這種擔保形式能否構成別除權存在爭議,問題不僅在于法律規(guī)定的不一,而且在于定金擔保在理論上應否給予別除權。如前所述,別除權是基于物權擔保產生的,擔保的物權性質使債權人可以對抗包括債務人(即擔保人)在內的其他人對擔保物的權利,從擔保物的價款上優(yōu)先受償,所以能起到擔保作用。而定金擔保與抵押等直接設定在物上的擔保不同。

1.定金以貨幣為擔保,即不是以特定物,而是以種類物擔保。因定金的性質決定了其交付后不可能采取登記號碼、單獨保管、禁止使用等特定化措施,故無法在其上直接設置物權性權利。由于定金不是就特定物設定的權利,也就無法通過物權性限制來保障債權人的利益,起不到物權擔保的作用。債務人收到定金后可自由處分,亦可繼續(xù)對外發(fā)生新的債務,即便在經營中將已收定金乃至自己全部財產都虧損掉也不違法,債權人也無法控制。所以定金既不能防止債務人喪失清償能力,也不能保證在債務人喪失清償能力時債權人仍可得到有保障的清償。究定金之實質,不過是一種雙倍債權擔保,是對債務人的加重責任,從擔保性質上講,對給付定金的一方來說,仍屬于人的擔保,即以債務人全部財產為清償保證,以債務人履行行為為實現(xiàn)途徑,與普通債權相比在權利保障上并無區(qū)別。

2.定金的擔保作用與其他擔保形式有所不同。定金存在給付方和收受方,且兩方都可能成為不履行合同的債務人,并非一定是債務人向債權人交付定金,與抵押等肯定僅由債務人方面擔保不同。定金在交付后對方即可自由處置,在不履約的債務方尚不明確的情況下,對定金給付方的風險比其他擔保形式更大,甚至可能比不設擔保損失還嚴重。所以,定金這種擔保形式僅對收受定金方起到實際擔保作用,至于定金給付方在對方違約時的雙倍定金返還請求權,完全依賴于債務人的財產狀況和履行行為才可能得到實現(xiàn)。

3.我國企業(yè)破產法(試行)第28條2款規(guī)定,破產人已作為擔保物的財產不屬于破產財產、擔保物的價款超過其所擔保的債務數(shù)額的,超過部分屬于破產財產。這就要求已設立擔保的財產必須是特定物,才可能與破產財產區(qū)分開,從而使別除權與破產債權這兩種性質不同的債權行使權利的財產范圍不相交叉,避免利害沖突。但如前所述,定金是以財產的價值形態(tài)而非特定物質形態(tài)作擔保的,所以其擔保財產是不可能與破產人其他財產分開的,實際上,定金是在其債權范圍內以破產入全部財產為清償對象的。這就使其與破產債權的清償財產范圍完全混同,若其享有別除權,必然出現(xiàn)權利沖突。同時,由于擔保財產是非特定物,也就根本無從判斷擔保物的價款是否高于擔保債權,而且也不存在因擔保物滅失而導致?lián)鶛鄦适?yōu)先受償權的情況。所以,如承認定金擔保的別除權,實際上等于是以債務人的全部財產為其債權抵押擔保,這既與破產法等法律的規(guī)定不符,也不利于公平維護破產債權人的正當權益。

綜上所述,對定金擔保債權不宜給予別除權,在破產程序中應根據不同具體情況分別處理。

1.對破產人支付定金,在破產宣告前已到期而又未履行的合同,債權人可依民法通則及擔保法的規(guī)定,徑行按定金罰則將定金收歸己有,破產人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此時對定金的處理,不受破產法中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后對債務人財產的其他民事執(zhí)行程序必須中止規(guī)定的限制,因債權人將已收定金歸于己有顯然不屬民事執(zhí)行程序。同時也不受破產案件受理后,債務人不得對債權人個別清償規(guī)定的限制,因定金的給付是早在破產案件受理前發(fā)生的行為,現(xiàn)債權人將定金收歸己有并非債務人個別清償行為的結果。

2.對破產宣告時尚未到期的破產人支付定金,而又未履行的合同,如清算組決定解除合同,不再履行,同樣無權要求收回定金,債權人仍可依定金罰則將定金收歸己有。根據民法通則第89條第3款及擔保法第89條的規(guī)定,給付定金一方不履行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清算組解除合同,也屬不履行債務行為,為此破產法中還規(guī)定對因此給對方造成損害的,要作為破產債權予以賠償,所以更無權要求返還定金。再者,定金雖不宜給予別除權,但對收受定金的一方畢竟還是財產擔保的一種形式,債務人的破產并不能解除定金擔保的效力,否則定金這種擔保形式便形同虛設,且與民法通則及破產法的立法本意也是相違的;

3.當收受定金的債務人破產時,對定金債權應如何解決意見分歧較大。除主張給定金債權以別除權者外,也有主張全部債權按破產債權處理的,還有人認為對債權人已交付的定金部分給予別除權,而對應加倍返還的處罰部分則按破產債權處理。主張給定金債權以別除權的觀點有所不妥,且存在一些實際執(zhí)行中的障礙問題,前面已經提到,不再贅述。主張全部定金債權按破產債權處理,又顯得對已支付定金的債權人保護不力。而主張對定金已交付部分給予別除權,對罰則處罰部分按破產債權處理,除存在給定金債權以別除權是否適宜可行的問題外,還有一個對同種性質債權按不同方式處理,理論上如何自圓其說的問題。

6.別除權的行使

(一)別除權行使的條件

1、債權和擔保必須合法成立和生效。

作為別除權的根據和基礎的債權的擔保債權。必須符合《民法通則》、《擔保法》、《合同法》有關規(guī)定,合法成立和生效。

2、債權和擔保權必須符合《破產法》有關規(guī)定。

(1)債權和擔保權必須指向破產人及其財產,且只限于擔保財產本身。即:優(yōu)先受償權只適用于擔保財產本身,對擔保物以外的債務人的財產,不能行使優(yōu)先受償權,如果擔保財產是動產,那么債權人可以通過變賣動產而滿是自己的債權要求,如果擔保財產為不動產時,別除權行使則要辦理某種特定的手續(xù),如房產應辦理過戶手續(xù)。債權人隨意處理擔保不動產的行為在法律上無效。

(2)債權和擔保權必須成立于破產宣告以前。即:優(yōu)先受償只適用于破產宣告前已成立的有財產擔保的債權,必須既是在破產宣告前已成立的債權,又必須是有財產擔保的債權,二者缺一不可。

(3)債權和擔保權的成立不得違反《破產法》禁止性規(guī)定。原來沒有財產擔保的債權,在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前6個月至破產宣告之日期間內,才由債務人提供財產擔保的根據我國《破產法(試行)》第三十五條的規(guī)定,該擔保行為無效。債權人對這種擔保財產不能行使別除權。

3、享有別除權的人一般應是有財產擔保的債權人。擔保債權人以外的第三人不能代替擔保債權人而優(yōu)先受償。但是如果債權人已將自己債權轉讓給第三人,附屬于該債權的擔保權利原則上也隨之轉移,繼受債權人可以代替原債權人對擔保財產行使優(yōu)先受償權。

(二)行使別除權的原則

我國破產法對別除權的行使方法沒有作出專門的規(guī)定,根據破產法原理,別除權行使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破產案件受理后,別除人要行使權利,仍須向人民法院申報債權。按我國破產法的規(guī)定,別除權人應與其他無財產擔保的債權人一樣申報債權,同時別除權作為破產債權人參加破產程序受償時,還應當與其他破產債權人一樣接受債權調查。

2、在破產宣告后,別除人要行使別除權的,應向清算組提出,經清算組審查同意,由清算組清償債權。

3、別除權應得受償金額有爭議而沒有確定時,清算組應將價金單獨提存。在共有人中一人破產情況下,如果就共有物設定擔保的,首先應分割共有物,然后就屬于破產人的那部分財產行使別除權。

4、別除權人請求受償,應提交證明材料。

5、別除權人可以放棄優(yōu)先受償權,放棄優(yōu)先受償權的債權可以作為破產債權,依破產程序從破產財產中受償。

6、擔保物的價款超過擔保債權數(shù)額時,超過部分應歸破產財產納入破產分配,如果債權人的債權大于擔保財產的價值,優(yōu)先受償后未能清償?shù)牟糠郑梢宰鳛槠飘a債權,依照破產程序受償。

(三)別除權行使的程序

1、申報。《破產法》第9條第2款規(guī)定:“債權人應當在收到通知后一個月內,未收到通知的債權人應當自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申報債權,說明債權的數(shù)額和有無財產擔保,并且提交有關證明材料,逾期未申報的債權的,視為自動放棄債權”。由此可見,任何債權都必須經申報才可能受償,作為優(yōu)先受償?shù)膭e除權。亦應申報,否則視為放棄債權,承擔棄權的法律后果。

2、債權人合議審查確認

債權人合議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別除權進行審查確認。

(1)確認財產擔保的合法性,破產企業(yè)所提供的擔保財產及其擔保合同必須是合法的,在確認中應重點審查房地產抵押債權,認定符合國家有關法律規(guī)定:①不得設定抵押的房地產:權屬有爭議的;依法列入拆遷范圍的,被依法封存、扣押、監(jiān)管或以其他形式限制的等。②同一房地產設定兩個以上抵押權的,抵押人應將已經設定過的抵押情況告知債權人,③以在建工程已完工部分抵押的,其土地使用權隨之抵押。④以具有土地使用年限的房地產抵押的,其抵押期限不得超過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guī)定的使用年限減去已經使用年剩余年限。⑤以共有房地產抵押的,抵押人應事先征得其他共有人的書面同意。⑥以已出租房地產抵押的,抵押人應將租賃情況告知債權人,并將抵押情況告知承租人,原租賃合同繼續(xù)有效。⑦抵押房地產投保的,抵押人應將保險單移送抵押權人保管,在抵押期間債權人為保險賠償?shù)牡谝皇芤嫒?。⑧房地產抵押當事人應簽訂書面抵押合同。⑨抵押權可隨債權轉讓,簽訂抵押權轉讓合同,辦理抵押權變更登記,抵押權轉讓后原抵押權人應告之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抵押的房地產可以轉讓、出租。抵押人擅自以出售,出租、交換、贈與或以其他方式處理或處分抵押房地產的,其行為無效。造成第三人損失的,由抵押人賠償。⑩抵押人被宣告破產的,其抵押人有權向清算組提出處分抵押的房地產的要求,同一房地產設定兩個以上抵押權時,以抵押登記的先后順序受償。

(2)確認擔保債權的合法性。根據法律規(guī)定,擔保債權屬于優(yōu)先受償?shù)膫鶛?。這類債權應根據破產企業(yè)的原帳目記錄和債權人的有關債權申報書,結合擔保證據確認。

3、向清算組提出別除請求

在破產宣告后,別除權人要行使別除權的,應向清算組提出。企業(yè)一經宣告破產還債。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即行喪失,清算組接管破產企業(yè),是其法定管理機構,債權人向破產企業(yè)提出別除請求,不能產生別除的法律后果。如果債權人不向清算組提出別除請求而擅自行使別除權,則清算組有權請求人民法院行使否認權,宣告?zhèn)鶛嗳说膭e除行為無效,并可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

7.別除權制度的完善

1、別除權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別除權完善的主要原因

新中國破產立法起步較晚,對于別除權的研究也是改革開放以后才逐漸盛行。我國《民法通則》、《擔保法》均較多吸收了大陸法系國家的立法經驗,但是在破產立法上對別除權卻一直采用英美國家稱謂,未將有財產擔保的債權稱為別除權。新破產法有財產擔保債權的規(guī)定多次出現(xiàn),較《破產法(試行)》有了很大完善,但是也給人留下肢離破碎的印象,未能形成完整的體系。以上說明我國法學界對別除權的研究還不夠深入,不夠成熟。別除權作為破產法上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法學界應該對別除權做出科學準確的定義,立法者才能制定出邏輯嚴密,結構清晰的別除權制度,新破產法從破產申請時即限制別除權的行使,重整階段更加嚴格限制,和解階段適度限制,破產清算時的絕對保護,一直到法典最后“新老劃斷”的規(guī)定,顯示出立法者一直在衡量各方利益矛盾心態(tài)?!靶吕蟿潝唷笔切缕飘a法對于勞動債權與別除權利益衡量的結果。但是用今天的法律規(guī)范昨天的行為,違反了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侵犯了別除權人的利益,應從新破產法中刪除。

2、破產法相關法律的完善是別除權完善的根本原因

破產法相關法律的完善首先是指擔保法的完善。由于我國擔保法、不動產擔保立法、動產擔保立法及擔保物權競合立法均存在缺陷。

我國不動產擔保立法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現(xiàn)在:1、動產擔保不動產擔保不分,混在一起加以規(guī)定。2、不動產擔保的種類設計過于單一,缺乏靈活性和可操作性。3、不動產擔保效力的規(guī)定存在許多疏漏和缺陷。4、不動產擔保登記制度嚴重不完善。

我國動產擔保立法存在的問題表現(xiàn)在:1、動產擔保的種類不完備。2、動產抵押制度存在負面效益。3、動產擔保法的公示方法不具體。4、動產擔保的效力規(guī)定存在沖突和違法理之處。5、法定動產擔保的行使條件有缺陷。

我國擔保物權競合立法存在的缺陷表現(xiàn)在: 1、現(xiàn)有立法關于抵押權相互間競合效力的規(guī)定違背法理,且互相矛盾。2、現(xiàn)有司法解釋在處理不同擔保物權競合效力問題上的規(guī)定過于絕對。3、擔保物權的競合立法存在“法律真空”。另外,我國涉外擔保物權法律適用立法存在的缺陷也很嚴重。由于擔保物權立法存在的諸多缺陷,導致了法院在審理破產案件時適用別除權規(guī)定的可操作性差。

破產法相關法律的完善其次是指以勞動法為主的社會保障法律體系的完善。在破產立法中勞動債權與別除權的利益衡量一直是爭議的焦點,勞動債權是影響擔保債權實現(xiàn)的最大障礙,中外各國概莫能外。法國選擇了勞動債權優(yōu)于擔保債權;瑞典選擇了用半數(shù)擔保債權優(yōu)先償還勞動債權。美國雖然未規(guī)定勞動債權優(yōu)于別除權,但是美日現(xiàn)行的破產法中對破產財產有擔保的債權進行了較為嚴格的限制,以上國家根據各自不同的國情,對別除權的實現(xiàn)作了不同的規(guī)定。我國多數(shù)學者認為,勞動債權應優(yōu)先于其他一般債權但劣后與擔保債權的行使。為此新破產法賦予別除權優(yōu)先行使的一定空間,筆者對新破產法第一百三十二條就新破產法公布之前產生的勞動債權,破產企業(yè)不足以清償部分,用擔保財產優(yōu)先清償提出異議。破產企業(yè)職工的勞動債權,不應該有別除權人來買單,國家應該制定一部完善的社會保障法,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將不能清償?shù)膭趧觽鶛嗉{入到社會保障機制中,排除勞動債權和別除權在破產法上的對決,以此拓寬企業(yè)融資渠道,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和誠信社會的建立。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