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信息消費

百科 > 消費類型 > 信息消費

1.什么是信息消費[1]

所謂信息消費,就是社會信息生產和交流過程的延續(xù),是信息消費者獲取信息、認知信息內容和再生信息等基本環(huán)節(jié)所構成的社會活動。狹義的信息消費以凈信息產品、信息服務消費對象,廣義的信息消費對象還包括信息含量相當大的產品和服務。

2.信息消費的一般過程[1]

可以分為信息需求、信息占有、信息處理、信息再生四個環(huán)節(jié)。

①信息需求

信息消費過程始于信息需求。關于信息需求的產生,有三種代表性的觀點:

(1)需求滿足論。認為信息需求是在滿足人的總體需求(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五個層次)所從事的活動中產生的[2]。

(2)認知過程論。認為信息需求產生于個人的知識過程。如Dervin認為信息需求產生于人知識的不連續(xù)性和知識差;Bellkin認為個人知識狀態(tài)的異常產生信息需求;Kuhlthan則主張認知的不確定性原則。[3]

(3)行為障礙論。Goger R·Flynn認為知識的缺乏導致行為障礙產生信息需求。[4]

②信息占有

信息占有通過獲取信息物質載體形態(tài)而最終獲取信息精神內容的信息消費環(huán)節(jié)。信息占有行為的發(fā)生并不直接來源于信息需求量所確定的信息需求,這是因為它是一種客觀需求。由于用戶的信息需求的主觀性和認識性,科亨(Kochen)曾經將用戶的信息需求狀態(tài)劃分為客觀狀態(tài)、認識狀態(tài)和表達狀態(tài)三個層次。支配信息消費占有行為的不是客觀信息需求,而是主觀信息需求,即外在于認識和表達狀態(tài)的信息需求。認識和表達不是事先確定的,而是在信息占有行為中動態(tài)形成的,取決于信息需求雙重構建本質:信息占有越多,信息需求越明確;信息需求越明確,信息占有越多。由于這一本質認識和表達在信息占有行為中不斷改變,它的最終確定意味著占有行為的中止。

③信息處理

信息消費活動的信息處理是對信息內容的理解、吸收和消化過程,是智能系統對信息的認知加工過程,涉及人腦認知與思維過程。要想得到這一過程的全局性的說明必須進行分層的解釋,有人把與認知有關的各種概念粗略地分為文化層、心理層、生理層和物理層等四個層次。[5]

④信息再生

信息再生作為創(chuàng)造客觀知識的活動,是信息消費過程的終結,也是信息消費者所要追求的目標。從根本上看,信息再生是在信息消費者主觀的知識結構中進行的。主觀知識結構決定人的信息認知加工能力,影響信息處理量而又直接決定信息再生量,信息再生量所代表的創(chuàng)造性知識是主觀知識還是客觀知識,取決于信息消費者發(fā)表成果的動機和行為。相對于消費者個體而言,信息再生量即使處于客觀知識狀態(tài),它也仍然是消費者主觀知識結構中一個部分,即知識創(chuàng)造者主觀知識集合中的子集。信息再生必須以消費者信息處理后發(fā)生變化的主觀知識結構為基礎。

3.信息消費的主要特點[6]

(1)共享性。

邊際效用的角度看,若A、B都是信息商品,該消費者購買一單位A或一個單位B或是A、B各一單位就已足夠,完全沒有必要也不會再去購買一個單位以上的A或B。一旦A和B分別被購買或各被購買一單位,其總效用就已經確定,不會隨相同信息商品的消費量增加而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信息商品的邊際效用也存在遞減的趨勢。不過,物質商品在使用中和消費中是以自身的消耗和磨損為代價的,信息商品在使用和消費中則表現為信息內容從一種物質載體傳移到另一種物質載體,但無論怎樣轉移,一般是不會失去使用價值或效用。

(2)參與性

在信息社會里,由于信息網絡的發(fā)達,廠商及消費者之間的雙向快捷的交流成為可能,消費者的需求信息讓廠商迅速掌握,廠商就能按照定貨生產適銷的產品,減少存貨積壓。而且利用信息網絡的數字經濟領域,追加生產和銷售成本幾乎等于零,這樣就可以使廠商大幅度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收益,同時又能為消費者進行多樣化選擇提供極大的便利,使他們能獲得最大限度的滿足??梢姡M的信息化使消費者與與生產者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消費者可通過信息網絡加入到生產者生產活動過程中去,參與商品的設計和與質量監(jiān)督。消費者與生產者共同創(chuàng)新,有利于增加信息和物質財富。

(3)增殖性

信息經濟時代,信息產品是人們消費的主要對象,而信息具有累積性和非消耗性。信息本身在使用過程中并不服從越用越少的規(guī)律,而是服從越用越多的規(guī)律,所以從總體上來說,隨著消費信息化的提高,信息將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信息消費的過程中,消費者要將已有的信息投入其中作為消費的基礎,把已有的信息與消費過程中獲取的信息產品進行有機的結合與相互撞擊,即進行知識處理與知識再生。而且,前已提到了信息需求具有雙重構建本質,信息需求與信息占有之間互為增長條件。因此信息消費的過程,實質也是一個信息不斷創(chuàng)新和增值的過程。

4.信息消費的功能[6]

信息消費的上述特點決定了它具有兩大功能:效益功能和福利功能[7]。

(1)效益功能

信息消費的效益功能是指信息的消費具有提高消費效率的作用,使同量消費資料的消費能獲得更大的消費效果。信息作為最重要的生產力軟要素,可通過強化和提高其他各種要素的功能或稟賦和素質,以及通過對其他一切要素,有序組織和總體協調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消費和勞動生產的效益。

消費領域的信息化、智能化大大提高了消費效益。信息進入消費領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消費和相互交往的方式。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信息高速公路的發(fā)展,多媒體不斷滲透于家庭生活,出現了所謂“5W”:即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地方(wherever)任何時間(whenever)、以任何方式(whatever)可以與任何人(whomever)進行各種信息傳遞,從而使各種消費活動更有效地進行。信息消費使傳統的衣食住行的消費方式也更有效益。例如:隨著信息消費的發(fā)展,人們以傳遞信息為目的的出行明顯減少,城市交通的擁擠狀況也會得到大大緩解。

(2)福利功能

信息消費的福利功能指信息商品和服務的消費具有滿足人的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質量,增進人的快樂、健康和幸福的作用,具體表現在:

①擴大消費規(guī)模。信息消費能促進物質和能量的有效利用,使人們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物質財富,從而間接地促進了消費規(guī)模的提高。

②提高消費質量。信息作為生產活動的一種基本資源,能提高產品的美觀、輕巧、質量等軟指標,以生產消費的形式間接地促進消費質量的提高。而且信息又是人類重要的精神消費品,它促進了消費層次的提高,從而直接提高了消費質量。

信息消費的特點與功能及其兩大功能之間是不可割裂的,這種有機的聯系表明信息消費是當代高科技、高文化發(fā)展的產物,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發(fā)展這種高層次的消費有利于提高消費力,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有利于優(yōu)化消費結構,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文明進步。

5.信息消費的負面影響與潛在風險[6]

(1)信息產品和服務的低質高價;

(2)網絡黃毒與電子計算機犯罪;

(3)消費者的生態(tài)發(fā)展受挫;

(4)信息殖民主義與信息貧富分化。

6.我國信息消費的建設[8]

1、當前我國信息消費的特征:

(1)居民信息消費增長很快,但總體水平還比較低;

(2)信息消費發(fā)展很不平衡;

(3)信息消費發(fā)展中開始出現了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現象。

2、在全面小康進程中發(fā)展信息消費,應該:

(1)加快信息產業(yè)的發(fā)展;

(2)加強信息市場管理;

(3)提高居民的信息消費能力;

(4)以先進文化引導信息消費。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