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網絡
1.物流網絡的概述
1、物流網絡的概念:物流的過程,如果按其運動的程度即相對位移大小觀察,它是由許多運動過程和許多相對停頓過程組成的。所謂物流網絡結構,是指由執(zhí)行物流運動使命的線路和執(zhí)行物流停頓使命的結點兩種基本元素所組成的網絡結構。
2、線路和結點:全部物流活動是在線路和結點進行的。其中,在線路上進行的活動主要是運輸,包括:集貨運輸、干線運輸、配送運輸等。物流功能要素中的其他所有功能要素,如包裝、裝卸、保管、分貨、配貨、流通加工等,都是在結點上完成的。
2.物流網絡的構造
物流網絡構造有兩個主要組成部分,即線路和結點。
(一)物流線路
物流線路廣義指所有可以行使和航行的陸上、水上、空中路線,狹義僅指已經開辟的,可以按規(guī)定進行物流經營的路線和航線。 物流線路有以下幾種類型:
- 鐵路線路
- 公路線路
- 海運線路
- 空運線路
(二)物流結點
物流結點又叫物流節(jié)點,是物流網絡中連接物流線路的結節(jié)之處,所以又稱為物流結節(jié)點。物流結點的種類很多,在不同線路上結點的名稱也各異,這是受物流學科形成之前,交通運輸、外貿、商業(yè)等領域各自發(fā)展影響,而形成的行業(yè)性叫法。
在鐵路運輸領域,結點的稱謂有:貨運站、專用線貨站、貨場、轉運站、編組站等。在公路運輸領域,結點的稱謂有貨場、車站、轉運站、樞紐等。在航空運輸領域,結點的稱謂有貨運機場、航空港等。在商貿領域,結點的稱謂有流通倉庫、儲備倉庫、轉運倉庫、配送中心、分貨中心等。
3.電子商務對物流網絡的影響
電子商務使物流網絡的變化表現在:一個方面是和信息直接相關的物流網絡,另一方面是實際的物流網絡。
(1)物流網絡信息化
物流的網絡信息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電子商務下物流活動的主要特征之一。當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網絡資源的可用性及網絡技術的普及為物流的網絡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
網絡信息化主要指以下兩種情況:第一是物流配送系統(tǒng)的計算機通信網絡,包括物流配送中心與供應商或制造商的聯系要通過計算機網絡,另外與下游顧客之間的聯系也要通過計算機網絡通信。第二是組織的網絡,即Intranet。
(2)實體物流網絡的變化
物流網絡可劃分成線路和結點兩部分,其相互交織連結,就成了物流網絡。我們知道物流結點設施的設置,將確定如何進行存貨、交付,還融合進運輸能力。
首先,倉庫數目將減少,庫存集中化。配送與JIT的運用已使某些企業(yè)實現了零庫存生產,將來由于物流業(yè)會成為制造業(yè)的倉庫與用戶的實物供應者,工廠、商場等都會實現零庫存, 自然也不會再設倉庫了。配送中心的庫存將取代社會上千家萬戶的零散庫存。
其次,將來的物流結點的主要形式是配送中心?,F在,倉庫的專業(yè)分工將其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以長期貯藏為主要功能的“保管倉庫”,另一類是以貨物的流轉為主要功能的“流通倉庫”。在未來的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物流管理以時間為基礎,貨物流轉更快,制造業(yè)都實現“零庫存”,倉庫又為第三方物流企業(yè)所經營,這些都決定了“保管倉庫”進一步減少,而“流通倉庫”將發(fā)展為配送中心。 物流中心己成為城市功能的有機組成部分,一般來說,其選址應處于市區(qū)邊緣和交通樞紐結點。 目前在實踐中,城市綜合物流中心的籌建已經開始,它是上述變化的一個具體體現。城市綜合物流中心將鐵路貨運站、鐵路編組站和公路貨運站、配送、倉儲、信息設施集約在一起,可以減少必須經過大規(guī)模編組站進行編組的鐵道運輸方式,實現各城市綜合物流中心之間的直達貨物列車運行,使“一次運輸”順暢化;又可以利用公路運輸實行貨物的集散、完成“二次運輸”;還可以實現配送中心的公用化、社會化,并使庫存集中化。物流中心己成為城市功能的有機組成部分,一般來說,其選址應處于市區(qū)邊緣和交通樞紐結點。
第三,綜合物流中心將與大型配送中心合而為一。
4.物流網絡的設計
古典主義的經濟學家往往忽視物流設施的地點位置和整個網絡設計的重要性;當經濟學家最初在討論供給與需求的關系時,假定物流設施的地點位置和運輸成本的差異是不存在的或者在競爭對手之間是相等的。然而,被直接用于進行物流作業(yè)的設施的數量、規(guī)模,以及地理關系等實際卻影響著向顧客提供服務的能力和成本。既然一個廠商的設施結構是被用來向顧客提供產品和材料的,那么,網絡設計便是物流管理部門的一個最基本的責任。典型的物流設施是制造工廠、倉庫、碼頭之間的作業(yè)條件以及零售商店。確定每一種設施需要多少數量、其地理位置,以及各自承擔的工作等,是網絡設計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具體的情況下,物流設施作業(yè)可以獲得有關專業(yè)服務公司的外援。不管是誰承擔實際的工作,都必須把所有的設施看作是廠商的物流網絡的一個整體組成部分來進行管理。
物流網絡的設計需要確定承擔物流工作所需的各類設施的數量和地點。它還必須確定每一種設施怎樣進行存貨作業(yè)和儲備多少存貨,以及安排在哪里對顧客訂貨進行交付。物流設施的網絡形成了一種據以進行物流作業(yè)的結構,于是,這種網絡中便融合進了信息和運輸能力,還包括了與訂貨處理、維持存貨以及材料搬運等有關的具體工作。
5.物流網絡應用案例
海爾模式--自營物流系統(tǒng)
自營物流系統(tǒng)的企業(yè)中,最典型的就是海爾集團。海爾物流特色可總結為,借助物流專業(yè)公司力量,在自營基礎上小外包,總體實現采購JIT、原材料配送JIT和成品配送JIT的同步流程。1999年海爾開始實施以"市場鏈"為紐帶的業(yè)務流程再造,以訂單信息流為中心,帶動物流、商流、資金流的運作,其物流運作模式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對海爾來講,物流首先是使其實現三個"零"的目標,即零庫存、零距離和零營運資本;其次,是使其能夠獲得在市場競爭中取勝的核心競爭力。
美的模式--剝離物流業(yè)務、組建物流公司
如果說海爾是把物流作為降低成本的機器,美的集團則把物流作為一個賺錢機器。2000年1月美的集團成立了安得物流公司,把物流業(yè)務剝離出來。安得物流公司作為美的集團一個獨立的事業(yè)部,成為美的其他產品事業(yè)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一方面能為美的生產、制造、銷售提供最快捷的物流服務,同時也作為專業(yè)物流公司向外發(fā)展業(yè)務。美的的其他事業(yè)部可以使用安得物流,也可以選擇其他的物流公司。
伊萊克斯模式--全面外包物流業(yè)務
伊萊克斯將物流完全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企業(yè),第三方物流商為他們提供整個或部分供應鏈的物流服務,以獲取一定的利潤。 1995年,伊萊克斯合資組建伊萊克斯中意電冰箱有限公司時,就明確了責任分工,伊萊克斯只負責產品生產,而中意冰箱廠全權負責產品的銷售與售后服務工作。隨后,伊萊克斯又將物流外包給了專業(yè)的物流公司。目前伊萊克斯將物流交由包括寶供物流企業(yè)集團在內的三家物流公司負責。
東芝物流--獨立的物流子公司
日本的企業(yè)大多數都有自己的物流公司。東芝公司為了開拓新的業(yè)務,在1974年出資建立了東芝物流(株)的獨立物流子公司,主要管理東芝集團的家電產品和信息產品。隨后,日本其他電子行業(yè)也陸續(xù)建立起自己的物流子公司。東芝公司的內部物流業(yè)務大概在70%左右,外部業(yè)務在30%左右,基本上實現了與社會物流公司的資源共享。日本的家電行業(yè)基本采用這種模式,內部物流為主,外部物流為輔,比如松下、索尼等。
萬訊物流--第四方物流供應商
萬訊科技公司是中國領先的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供應商,萬訊物流網主要從事現代物流技術在物流企業(yè)經營活動中的應用,通過物流運作的流程再造,使整個物流系統(tǒng)的流程更合理、效率更高,從而將產生的利益在供應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進行平衡,降低物流成本。
日立物流--獨立的物流公司
日立物流是個例外,日立公司為此投入了大筆資金,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占很大部分,擁有很多倉庫以及車輛。經過多年運作,日立物流積累了很多倉庫管理以及運輸管理的經驗,在第三方物流的業(yè)務量上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目前它是一個上市的物流公司,按現在業(yè)務量來計算,已位居日本物流行業(yè)前10名之內。由此可見,日立物流已經是一家獨立的物流公司,而不是物流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