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江海聯運

百科 > 多式聯運 > 江海聯運

1.什么是江海聯運

江海聯運是指貨物不經中轉,由同一艘船完成江河與海洋運輸的全程運輸方式。[1]

江海聯運是另一種主要的聯運方式。在中國國內,江海聯運主要應用于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和珠江三角洲地區(qū),是當地外貿進出口主要的運輸方式。

2.江海聯運的分類[2]

江海聯運是另一種主要的聯運方式。江海聯運的操作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即江段運輸海上運輸

3.江海聯運的優(yōu)越性[1]

受諸多因素影響,傳統水運被分為內河與海洋兩個相對獨立的閉合循環(huán),貨物進出內陸通常采用一二三程運輸方式,即貨物要通過不厭其煩地轉運,或者在大的直航海船與小的江船之間轉卸搬運,或者經陸路將集裝箱運往碼頭裝船,運輸的環(huán)節(jié)多、周期長、貨損大、成本相對高。江海聯運則實現了內河運輸和海上運輸之間的連續(xù)運輸,體現出許多的優(yōu)越性:

(1)減少運輸環(huán)節(jié)、轉船次數和操作手續(xù),縮短運輸周期,從而適應貨主對快速化和物流化的服務要求。如由于運輸速度提高,從重慶發(fā)出的船只10天就能到達上海,再過1天就能到達溫州,到北方所有港口需要14天,到南方最遠的海口也僅需18天。

(2)節(jié)省重復無意義的卸貨、載貨人力物力,降低了運費。據測算,與傳統的中轉方式比較,江海直達能使每噸礦石運輸費節(jié)約10%—20%,從重慶至溫州、寧波、福州等地的貨物運輸江海聯運價格最為便宜,一個集裝箱從重慶經江海直達到東北,價格比鐵路直達要便宜1/3。

(3)降低貨物的途中損耗1%以上,既減少了貨損貨差,又降低了環(huán)境污染。

(4)為運輸企業(yè)拓展市場、地方政府發(fā)展經濟創(chuàng)造了條件。長江航運集團通過江海聯運將滾裝船運輸業(yè)務從長江線延伸至東南亞、中東和南非,擴展了企業(yè)的運輸業(yè)務。黑龍江省通過江海聯運,將滿載大米的千噸貨輪從烏蘇里江東安港和松花江同江港運抵浙江溫州(經撫遠、俄阿穆爾河、韃靼海峽、日本海、朝鮮海峽、東海),開辟了商品糧的新市場。

(5)為內河航運發(fā)展提供了基礎,為國家綜合運輸體系新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支持。通過集裝箱江海聯運,重慶港從重慶延伸到了涪陵、萬州,港口腹地擴張到了四川、貴州,內河航運得到振興;由于江海聯運的發(fā)展,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黑龍江流域的運力結構更趨合理,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鐵路運力緊張的局面;提高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

4.江海聯運的流程[2]

江海聯運的江段運輸在出口聯運中主要發(fā)生在海運之前;在進口聯運中主要發(fā)生在海運之后。而在陸海聯運中,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陸運階段均可發(fā)生在海運之前,也可發(fā)生在海運之后。

1.賣方向貨代提出運輸委托

賣方在向貨運代理提出運輸委托時一般要如實填寫《運輸委托單》。

2.貨運代理(或貨主本身)向江海聯運經營人進行運輸委托

3.江海聯運經營人履行運輸責任

4.江海聯運經營人做好進口安排

5.辦理提貨手續(xù)

關于江海聯運的進口操作與單證基本和上面的出口流程一致,江海聯運經營人承擔的責任也是不變的,主要不同點是:

(1)聯話經營人需要首先向船公司講行海運訂艙寄排.然后再進行駁船安排。

(2)由于最終交貨地是內陸港口,需要聯運經營人在卸貨港口協助船公司代理做好轉關安排。進口接關地點在內陸點港口,需要買方向貨運代理提供有關進口報關單據,及時進行報關、報檢。

(3)在進口江海聯運中,進口地貨物交割發(fā)生在駁船碼頭。在出口江海聯運中,出口地貨物交割發(fā)生在海運港口。

5.江海聯運與陸海聯運方式的差別[3]

在聯運業(yè)務發(fā)展過程中,由于貨主要求的不同(運輸時間、運費支付,甚至貨主直接指定因素),以及交通運輸環(huán)境的差異,產生了陸海聯運、江海聯運等聯運方式。盡管從契約關系以及操作程序上存在相同或相似之處,但不同的聯運方式之間越來越體現出服務上的差異性。

1.費用上的差別

陸海聯運(海鐵聯運公海聯運)、江海聯運在起運、到達地點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公海聯運費用最高,海鐵聯運費用較高,江海聯運費用最低。

2.運輸時間上的差別

從運輸時間上看,公海聯運得益于公路運輸的靈活、快速以及減少裝卸次數等因素的影響,運輸時間最短,在貨物抵達港口后能夠較快速地運至貨主指定地點;江海聯運由于增加裝卸環(huán)節(jié)及江運本身技術特點,時間相對較慢;海鐵聯運受鐵路運輸組織特殊性影響,速度介于公海聯運和江海聯運之間:但隨著鐵路技術水平的提高和運輸組織形式的改進,海鐵聯運的運輸時間在逐漸縮短。

3.中轉手續(xù)的差別

目前,江海聯運一般都辦理整船中轉,統一由船公司負責辦理,手續(xù)相對比較簡單,貨主和貨代相對比較省心,等待貨物到達提單上標注的目的地即可,屆時再辦理清關手續(xù);陸海聯運特別是海鐵聯運的中轉手續(xù)相對較為繁瑣,需逐票申報辦理轉關。公海聯運一般由于其運距短,往往在同屬一個關區(qū)或者關區(qū)間關系比較密切,辦理轉關相對較為簡單,只要提交海關手冊就可以了。海鐵聯運由于沒有海關備案的手冊,而且運距一般較長,不同的關區(qū)間協調難度較大,辦理轉關手續(xù)所需的資料寄送時間長。所以,在海鐵聯運不是太成熟的地區(qū),辦理海鐵聯運轉關需提前做好與海關、商檢等部門的溝通工作,提前與貨主聯系相關資料,以便在載貨船舶抵港后的第一時間辦理中轉.避免不必要的滯期。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