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經濟剩余

百科 > 經濟術語 > 經濟剩余

1.經濟剩余的含義

  經濟剩余的概念最早出自于美國激進經濟學派的代表人物保羅·巴蘭,他在《成長的政治經濟學》(1966年)中論述了經濟剩余在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作用。他把社會現有的生產物和社會現有的消費之間的差額稱為實際經濟剩余;把“在一定的自然環(huán)境和技術環(huán)境內,借助可資利用的生產資源所能生產出來的生產物和可能的基本消費之間的差額”稱為潛在的經濟剩余。后來保羅·巴蘭保羅·斯威齊在他們合作完成的著作《壟斷資本》中給經濟剩余的“最簡短定義就是,一個社會所生產的產品與生產它的成本之間的差額”,并系統(tǒng)提出了經濟剩余理論,即關于經濟剩余產生和吸收的理論。這一理論不僅成為他們分析壟斷資本主義理論的一個中心概念,而且還成為美國激進政治經濟學派的核心理論。在他們的“剩余”概念里,不僅包括利潤、地租和利息,而且也包括不從利潤提供的那一部分私人投資,再加上一切公共的消費和投資以及所謂“不必要的消費”(比如浪費)。他們認為,在壟斷資本主義下,成本的日益降低意昧著利潤邊際的不斷擴大。而利潤邊際的不斷擴大又意味著利潤總額不僅在絕對數上而且在所占國民產值的份額上增長。因此,有必要“用剩余增長的規(guī)律代替利潤下降的規(guī)律”,并認為這是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guī)律。巴蘭和斯威齊還指出,在經濟剩余的總量中,尋找投資出路的那部分比重,在壟斷資本主義時期日益增大,剩余的吸收越來越困難。因為投資不可能無限制地增長下去,多余的生產能力會限制投資。當投資下降時,收入和就業(yè)就會下降,因而剩余本身就會減少,經濟趨向下降,衰退和蕭條必將開始。

  巴蘭和斯威齊用經濟剩余概念取代了剩余價值概念。在他們看來,高度發(fā)達的壟斷資本主義社會中,剩余采取多種形式和偽裝,單純的剩余價值概念已經不適用了,有必要進行“術語的更換”。(1997)他們的動機是想通過對經濟剩余規(guī)律的分析證明壟斷資本的腐朽性和不合理性。他們自認為是馬克思主義者,是正統(tǒng)西方經濟學說的反對派,他們激烈地批判資本主義的現狀,揭露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病,揭露帝國主義對不發(fā)達國家的剝削。他們認為,貧窮、種族主義、性別歧視、環(huán)境破壞、工人的異化和帝國主義并不是制度的病理反常,而恰恰是資本主義正常作用的結果。因此得出的結論是,主要的社會經濟問題只能通過根本改造資本主義社會制度才能解決。他們的激進觀點遭致許多批評,不僅受到主流經濟學家的猛烈抨擊,許多社會主義者也認為他們歪曲了剩余價值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一種修正。盡管如此,經濟剩余一詞卻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許多經濟學文獻都在使用經濟剩余的概念,但涵義卻不盡相同。例如有的學者將經濟剩余與西方經濟學中的消費者剩余和生產者剩余等同起來,認為交易對買賣雙方都是有利的,買方獲得了消費者剩余,賣方獲得了生產者剩余。這兩個剩余加在一起就是交易所創(chuàng)造的經濟剩余。人們通過比較已獲得的剩余和潛在的可獲得的剩余,來分析市場效率問題;有的學者認為經濟剩余是剩余價值的另一種中立性質的表述;還有的學者只是簡單地把利潤等同于經濟剩余。有鑒于此,有必要進一步明確經濟剩余的含義,以便于對經濟剩余的來源進行分析。這里所探討的經濟剩余,與巴蘭和斯威齊初次提出的經濟剩余含義類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可以定義為:人類經濟活動總成果中扣除成本消耗以外的所有剩余。這種剩余是實實在在的物質財富的積累或貨幣價值的積累,并進一步促進精神財富的積累。

  首先,經濟剩余不同于微觀經濟學中的消費者剩余生產者剩余。消費者剩余是馬歇爾在分析消費者行為時提出的一個概念,是指在購買商品時,消費者愿意為某物所支付的價格與它實際支付的價格的差額;生產者剩余的含義也大抵如此。這兩種剩余并不是消費者或生產者實際收入的增加,而是一種心理感覺,實質上是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的運用。但是經濟剩余的存在是產生消費者剩余的一個原因,下文對經濟剩余來源的分析將證明這一點。

  其次,經濟剩余也不同于剩余價值。剩余價值是馬克思提出的,是指由工人剩余勞動創(chuàng)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以上的那部分價值。的確,這個概念具有強烈的階級性和感情色彩,但這并不是經濟剩余與剩余價值的主要區(qū)別。剩余價值只是經濟剩余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經濟剩余的全部;經濟剩余與分配無關,不論分配給誰,剩余都是存在的,而剩余價值則與分配有關,如果把工人剩余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全部分配給工人,那么就不存在剩余價值,但存在經濟剩余;而且一般來說,剩余價值采取價值形式,而經濟剩余可以是價值形式也可以是物質財富形式。

  經濟剩余一方面表現為財富積累,另一方面表現為價值增值。人類從遠古發(fā)展到今天,積累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從城市到鄉(xiāng)村,縱橫交錯的立體交通公路網、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和優(yōu)雅寧靜的鄉(xiāng)間別墅、溝通天塹的公路鐵路大橋、氣勢恢宏的水利電力工程等等,都是人類物質財富的積累;而人類精神財富的積累可以說更加豐富多彩,文學、藝術、音樂、繪畫、雕刻、戲劇、科學、宗教都是人類精神世界對理想的追求。但是,必須承認,精神財富的積累是以物質財富的積累為基礎的,只有當經濟活動產生一定的經濟剩余,一些人不必為生計而勞作,他們才可能以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或科學研究為主,分化出文學家、藝術家和科學家,為人類積累精神財富。經濟剩余的另一種表現是價值增值。對任何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生產過程進行成本收益分析(或投入產出分析)都會發(fā)現,以貨幣計量的成本投入,總會小于以貨幣計量的產出,投入與產出的差額就是價值的增值部分。在一個常態(tài)的經濟實體中,價值與財富是對等的,價值就是財富的代名詞。如果社會生產出的財富增多,貨幣數量不變,那么單位貨幣所能換取的財富數量就會相應增加。反之,如果社會生產出的財富減少,單位貨幣所能換取的財富數量就會減少。在資本市場相對獨立運營的虛擬經濟中,價值的增值與財富的增加可能是不一致的,當價值的增值遠遠超過財富的增加時,就是所謂的泡沫經濟,泡沫經濟不可能永遠膨脹下去,遲早要向實體經濟回歸,使貨幣價值與財富保持相應對等的關系。

  經濟剩余是社會發(fā)展進步的基礎和動力源泉。試想,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組織所生產的經濟成果只能抵消生產成本,那么,這個社會只能永遠停留在一個原始的發(fā)展水平上,人們永遠要為生存而奔波勞碌。幸運的是,我們有經濟剩余。有了經濟剩余,人類不僅能生存,而且還可以發(fā)展,古往今來,人類就是憑借經濟剩余積累起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這些財富是怎樣積累起來的呢?人們往往將其歸功于人類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大腦,然而,自然科學已經證明物質不滅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宇宙的普遍法則,人類不可能憑空創(chuàng)造任何物質和能量。從生物學角度來分析,勞動首先是人類體能的消耗,按照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可以轉化做功,但熱力學第二定律同時告訴我們,能量轉化過程中,總有一部分能量要轉變?yōu)椴荒茉僮龉Φ哪芰?熵),也就是說,勞動過程中勞動者提供的能量(體能消耗)總有一部分以熵的形式耗散掉了,勞動力消耗的能量不可能全部做功凝結在商品中,而勞動者索要的報酬至少要能夠抵消其體能的消耗,否則,勞動者是不可能提供勞動的。例如,一個勞動者,假如他不從事任何體力勞動,每天為保持體溫、維持正常的生命代謝活動必需消耗1500卡的熱量,如果他從事重體力勞動,消耗的能量將增加到5000卡,那么,他期望的工資水平至少是能購買到含3500卡熱量的食品,否則它是絕不肯做這項工作的,因為人不敷出會使他的狀態(tài)變得更糟。事實上,即使在被認為勞動者受到剝削的社會里,勞動力的工資也確定在可以維持勞動力本身和勞動力家屬生活的必需費用,以及勞動力參加必要培訓的費用等。這樣算來,勞動者收獲的能量遠遠大于他所支付的能量,這是勞動者的經濟剩余。有一定科學素養(yǎng)的人都不會否認物質與能量守恒的自然規(guī)律,可在感嘆于人類創(chuàng)造財富的巨大力量之余,又有多少人思索過經濟剩余的來源?

2.經濟剩余的來源

3.經濟剩余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人類財富的增長固然離不開勞動,是勞動創(chuàng)造了世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勞動的內涵越來越豐富,不僅包括體力勞動,而且包括腦力勞動、服務勞動、管理勞動等。生產力是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知識和科技在發(fā)展生產力中的作用是越來越顯著??茖W是人們對自然規(guī)律的認識和掌握,技術可以將知識形態(tài)的科學理論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而科學和技術的發(fā)展都離不開人類的智慧和知識。勞動生產力的提高,經濟剩余的增長同樣還離不開大自然的恩賜,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勞動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勞動一樣也是使用價值”。自然界在創(chuàng)造使用價值即財富中是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由于大自然并不索取報酬,這一點往往會被忽視。人們要征服自然,也要保護自然,因為自然資源是無限的又是有限的。珍愛自然,自然才能持續(xù)地為人類作出貢獻,為人類提供越來越多的經濟剩余;保護自然,才能取得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經濟剩余是客觀存在的。人類財富的增多,人類社會的前進和經濟剩余的存在是密切相關的。從最初級的原始社會分析,當時人們的生存和發(fā)展主要是依賴于大自然。開始僅僅以打獵和采集野果子維持生存,野獸和野果子都是大自然提供的,后來發(fā)展到以農業(yè)為主,收成的好壞主要依賴于自然,即土地、陽光、雨水、風能、地熱等,是大自然造就了人類,孕育了人類。財富的創(chuàng)造一方面依靠人類的勞動,另一方面確實也離不開大自然。早在1662年,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威廉·配弟在《賦稅論》中就提出了:“土地為財富之母,勞動為財富之父和能動的要素”的精辟論斷。土地對財富創(chuàng)造的貢獻是巨大的,特別是對農業(yè)生產。土地能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多種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種子播撒在一塊肥沃的土地中就會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只需投入很少的勞動和生產資料。一般認為,在這個生產函數中包括三個生產要素:勞動(L)、土地(N)、生產資料即資本(K)。事實上除了這三個要素外,還有陽光、空氣、水、適宜的溫度濕度條件等的協(xié)同作用。如果土地和資本都是由勞動者自己提供,那么他就可以得到全部的收獲,這其中扣除資本消耗和勞動報酬以外,剩余的很大一部分成果是來源于土地及相關自然要素提供的生產力。這些自然要素對財富的生產和增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它們卻不要報酬。是自然資源的無償貢獻構成了經濟剩余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于自然力在經濟活動中的貢獻,法國重農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弗朗索瓦·魁奈提出了純產品學說。在他看來,農業(yè)中生產出來的產品,除了補償生產過程中耗費的生產資料即種子、工人的生活資料和農業(yè)資本家的生產資料外,還有剩余的產品,這些剩余產品稱為純產品。而這些純產品的取得是由于農業(yè)生產中有各種自然力的參與,是自然的賜予。法國經濟學家弗雷法里克·巴斯夏在其《經濟和諧論》中,則反復強調自然力是無償的。他認為,“我們用來滿足需要和欲望的大部分材料,只是在人的勞動對其施加了作用后,才能達到效用狀態(tài)??墒墙M成這些材料的元素、原子等等,都是自然的無償賜予?!薄拔以谶@里就物質所說的一切,都同樣適用于自然給予我們的力量。重力、氣體的彈力、風力、平衡法則、植物和動物的生命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能夠學會為我們所用的東西。我們?yōu)榇烁冻龅捏w力和智力都可以得到回報,因為我們不能被看成是在為他人無償地付出努力。但是,除了我們的體力和智力外,這些自然力就其本身而言,都是上帝的無償賜予?!北M管他們的觀點并不完全正確,但他們確實認識和重視了自然力的作用,自然力對經濟剩余的貢獻。自然力無償提供的經濟剩余在農業(yè)、畜牧業(yè)、水產捕撈業(yè)、采掘業(yè)等基礎產業(yè)中表現得十分明顯,而且多以提供物質財富積累的方式出現。這些經濟剩余不僅由參與生產的各方分享,而且也為消費者所分享,消費者分享這部分經濟剩余的方式是可以廉價購買初級資源產品。這就是為什么住在森林附近的地區(qū),木材是廉價的;盛產水果的地區(qū),水果是廉價的。新古典經濟學在分析消費者剩余時認為:消費者對這類物品的效用評價是高的,原意支付的價格也高,但這類物品的市場價格一般并不高。因為這類產品一般都是初級資源產品,自然力提供了大量的經濟剩余。這些廉價的初級產品如果作為生產資料繼續(xù)進入生產領域,還可以將經濟剩余向其他相關產業(yè)傳遞。在這個傳遞過程中,由于自然力的作用逐漸被掩蓋,它所提供的經濟剩余也逐次轉化為價值剩余,表現為制造業(yè)、加工業(yè)的高利潤。工業(yè)品的高利潤實際上是分享了農業(yè)品等初級資源產品的經濟剩余。從而我們也完全有理由指出,早期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yè)發(fā)展那么快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它們剝奪了落后國初級資源產品提供的大量的經濟剩余。利用了他國自然力提供的經濟剩余,加速了本國的經濟發(fā)展。

  自然資源的有限性和無限性

  自然資源所能提供的經濟剩余,有時是難以用價值來衡量的。比如森林,首先,它能為人類提供林木產品。木材廣泛用于建筑、家具、造紙、纖維板等多種用途,盡管現在有許多的替代品,但木制品的優(yōu)越性是無法達到和超越的。其次,提供非木材制品,包括品種繁多的動物、野果,可用作食物和藥物的植物,纖維、染料、動物飼料、橡膠、樹脂等。因一些國家,森林中的野生動物為當地的居民提供了所消耗的動物蛋白的70%~90%。再次,提供環(huán)境效益。森林對環(huán)境的效應和保護體現在許多的方面:森林可以保護土壤,減少水土流失,保護和凈化水資源;還能起到保護下游的電站和灌溉實施,延長其壽命的作用;在冰雪復蓋的地區(qū),森林可以調節(jié)雪融化的速度,從而減少春季水患;樹木可以有效防止風蝕,有助于雨水下滲補給地下水,樹葉和根系可以保持土壤的肥力;沿海地區(qū)的紅樹林可以保護海岸免遭侵蝕,并提供魚蝦的繁殖場;森林可以凈化空氣,提供豐富的有利于人體健康的負離子:可以調節(jié)氣溫,美化環(huán)境,對發(fā)展旅游業(yè)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還有,森林能提供基因資源和生物的多樣性。森林,特別是熱帶森林中擁有極其豐富的物種資源,其對動植物基因的自然選擇動態(tài)儲存功能,是任何實驗室無法比擬的。這些寶貴資源的價值也是無法用金錢來估量的。自然資源能為人類提供的效用及其蘊涵的內在潛力是無限的。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無限的,因為隨著人類對自然認識的不斷深化,對自然規(guī)律的掌握和運用的不斷發(fā)展,人類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會不斷增強,從而可以從自然中獲取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效用和經濟剩余。比如,已發(fā)生的三次科技革命,就是人類征服和運用自然深化的標志。人們從運用水能、風能發(fā)展到運用蒸汽能,利用蒸汽的動力制造出了蒸汽機,從而產生了機器制造業(yè)。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電動機的發(fā)明和運用為標志,電能的獲取和廣泛運用,又使社會生產力大大向前推進了一大步。第三次科技革命以電子計算機、原子能的利用為標志,出現了一系列高新技術產業(yè),如航天工程、海洋工程、生物工程等,人類不僅可以用機器來代替人的體力勞動,而且可以用電腦來部分地代替人的腦力勞動,使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人類從對陸地資源的深化開發(fā)和利用發(fā)展到了對海洋資源、太空資源的利用。人類用知識和智慧打開了一個個必然王國的大門,進入了一個個自由王國,人類對自然的認識還在不斷地深化,能越來越多地利用自然的力量為人類服務,從而不斷提高勞動效率,增加經濟剩余,使人類可以付出得越來越少而獲取得越來越多。從這一方面來講,自然資源是無限的。自然資源中蘊含著巨大的潛力,等待著人們去開發(fā)和利用。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和對規(guī)律的掌握也是無限的。

  自然資源既是無限的又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時期內,一個國家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比如我國,是一個資源大國,擁有廣袤的土地、豐富的礦產、多樣的動植物、眾多的名山大川等,但又是一個資源貧國,“人多物薄”,人均占有資源量低。如我國的土地總面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土地面積僅11.65畝,相當于世界平均數的1/3,人均耕地面積為1.1畝,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32.3%,我國不僅人均耕地面積少,而且高質量的耕地更少,可供開發(fā)和利用的后備土地資源也少。近年來,由于對土地的不合理使用,耕地面積又大量減少;又由于受工業(yè)“三廢”和農藥的污染,“三化”侵蝕及荒漠化等,造成土地退化、損毀嚴重,大量土地不能再生利用。我國的水資源總量是豐富的,居世界第6位,但由于人口多,人均占有的水資源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我國約有400多座城市缺水,100多座城市嚴重缺水。由于我國絕大多數的污水未經有效處理而排入江河湖海,城市河段90%以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農村約有3.6億人喝不上符合標準的水。我國的海洋資源十分豐富,但是,由于近年來開發(fā)利用不當以及每年大量工業(yè)和生活廢棄物的排放和傾倒人海,使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嚴重破壞致使海洋資源銳減。我國歷史上曾經是森林資源豐富的國家,但由于長期植少于伐,再加上亂砍濫伐,我國現已成為世界上少林國家之一。全世界的森林復蓋率為3l 3%,而我國僅為l3%。我國草原每年以200萬公頃的速度在退化。我國面臨的自然資源稀缺的形勢是十分嚴峻的,隨著人口的持續(xù)增長,社會對資源的需求量在不斷加大,而可供量卻在絕對減少。不可再生資源正在明顯減少,可再生資源也呈衰減的趨勢??梢?,自然資源的數量是有限的。有些資源一旦被破壞就無法再生,有些形成期很長,短期內也是無法再生的。往往失去容易,但要恢復卻十分困難,甚至無法恢復,人類要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

  自然資源同經濟的發(fā)展、經濟剩余的獲取有著密切的內在聯(lián)系,科學地開發(fā)和有效地利用能大大促進生產的發(fā)展,生活質量的的提高;過度的開采和損害,不僅制約經濟的發(fā)展,而且會影響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危及人類的健康。所以,自然資源既可以被人利用而造福于人類,又可以因為人類盲目過度的使用而懲罰人類,降災害于人類。大自然是慷慨無私的,但也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是不需要珍惜和保護的。人類必須在利用自然發(fā)展經濟的同時,珍愛自然、善待自然、保護自然。

  經濟剩余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20世紀是人類物質文明高度發(fā)達的時期,人類深化了對自然規(guī)律的認識,增強了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使生產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自然資源為人類提供了越來越多的經濟剩余。但是,當人們陶醉于高度發(fā)達的物質文明成果時,社會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卻面臨著嚴重的挑戰(zhàn)。自然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受到嚴重的破壞,人類是以犧牲資源和環(huán)境為代價而贏得了經濟的片面增長。這一代價是十分沉重的.已經影響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各個領域 生產發(fā)展了但人類的生存質量卻下降了。生產,不是為了生產而生產,而是為了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為了人的發(fā)展,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而且這樣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的發(fā)展是不可能持久的,自然資源和環(huán)境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對自然資源的破壞最終會影響生產的發(fā)展,經濟剩余是要靠自然力來提供的: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經濟剩余的可持續(xù)增長必須依賴于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人類需要科學地開發(fā)和利用自然,正確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

  早在1962年,美國女作家瑞徹爾-卡森出版了一本題為《寂靜的春天》的著作,她提出了,為什么春天一片寂靜,聽不到小鳥的叫聲.這是由于人類破壞生態(tài),亂用農藥,引起有毒物質在土壤、河流、空氣和食物中循環(huán)轉移,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的結果。她深刻指出:人類必須與其他生物共同分享地球,在人與自然之間建立合理、協(xié)調的關系 只有這樣,人類才能維持健康的生存和發(fā)展。羅i.m樂部主席奧銳里歐-貝恰在《二十一世紀的警鐘》中指出:“在這歷史的轉折時期,在分析有關人類所處的狀態(tài)及其可能導致的命運等復雜的情況時,應當選擇的著眼點必須能射穿整個人類體系的核心,而且要真正具有全球性的視野。這只有把人與自然的關系放在最優(yōu)先的地位才有可能。人與自然的關系最近所經歷的巨大變化,以及將來肯定要發(fā)生的修正,在左右人的生活方面,必然要比其他任何因素更起決定性的作用?!睂崿F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是當代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問題??沙掷m(xù)發(fā)展,就是在兼顧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自然資源承受能力的前提下,保持經濟長期、持續(xù)、穩(wěn)定的發(fā)展。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除了具有經濟發(fā)展的一般特征外,更突出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自然資源在經濟發(fā)展中的地位,強調維護經濟發(fā)展的自然承受能力和生態(tài)潛力,強調維護自然界能夠長期提供的資源和環(huán)境條件。在各國的實踐中表明,“增長不等于發(fā)展”,“富裕不等于幸?!保瑔渭冏非蠼洕脑鲩L并不能促進社會的全面發(fā)展,單純用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經濟指標并不能準確地衡量和反映社會發(fā)展水平和生活質量狀況。1995 年,世界銀行在評估世界各國財富時,改變了以往單純以國民生產總值來衡量的做法,代之于從四個方面來綜合計算國家的財富,即自然資本、產出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自然資本包括土地、水、森林和礦產等。按照這樣的計算方法排名第一、第二位的不是美國、日本、西歐國家,而是資源比較豐富、人口相對較少的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來自自然資本的財富分別占到了71%和69%:可持續(xù)發(fā)展注重社會發(fā)展的質量,社會發(fā)展質量考察的重點不是一個社會的發(fā)達程度,而是社會在整體上的優(yōu)化配置和良好和諧的運行狀態(tài),是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得以最合理的運用,人的潛能和積極性得以最好的發(fā)揮,使人、自然、社會得以協(xié)調、全面的發(fā)展:

  結束語: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是形成經濟剩余和社會財富的源泉。人類可以開發(fā)和利用自然,但決不能破壞和損害自然?!鞍l(fā)展”和“需求”要以生物圈的承受能力為限度,“發(fā)展”一旦破壞了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發(fā)展”本身也就衰退了。關愛自然實際上是關愛人類自身。充裕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一方面能為人類帶來無法估量的經濟剩余,造福于人類,另一方面又能為人類提供優(yōu)美的生存環(huán)境,高質量的生活內涵。自然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對人類的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將會影響和惠及子孫后代和人類社會的興衰存亡。我們要牢牢遵循科學的發(fā)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發(fā)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fā)展?!?

4.本條目相關鏈接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