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公路運輸管理

百科 > 公路運輸 > 公路運輸管理

1.什么是公路運輸管理[1]

公路運輸管理是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對公路運輸行業(yè)的行政管理和公路運輸企業(yè)的經營管理的統(tǒng)稱。它是包括公路運輸行政管理、行業(yè)管理、市場管理和企業(yè)經營管理的廣義概念。

2.公路運輸管理的內容[2]

運輸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活動是企業(yè)的主要活動。運輸管理職能主要有以下內容:

(1)計劃預測。

這是最主要的內容。它根據市場運輸需求變化結合本身條件,提出經營目標,經營方式,使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完全依預定軌道運行,保證經營目標實現。

(2)組織與指揮。

為實現經營計劃目標,要對生產經營活動實現的各個要素、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物質資源勞動力的配置重組,使企業(yè)內部外部各種經濟的、技術的聯系,在時間、空問上都得到優(yōu)化組合,通過組織指揮,保證生產經營活動各要素相互協調進行。

(3)監(jiān)督與控制

隨時發(fā)現運輸生產經營活動運轉中的偏差,提出糾偏對應措施,保證達到生產經營預定目標。

3.公路運輸管理的目標[2]

高等級公路運輸具有良好的道路設施條件,因而,高等級公路運輸管理目標應是充分利用道路設施條件,在滿足社會各種運輸需求條件下,以最低的勞動資源耗費向旅客、貨主提供運輸服務,確保運輸經營者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公路交通業(yè)是公共事業(yè),但也是一個按價值規(guī)律發(fā)展、以追求盈利為目標的經濟實體。高等級公路運輸如果不能在直接的運輸生產經營活動中獲利,就失去了它存在與發(fā)展的價值。

4.公路運輸管理的策略[2]

生產經營目標依賴于正確的管理決策。公路運輸經營結果的好壞一般取決于市場占有率、勞動力與資產運用控制、運輸服務質量、市場競爭形勢判斷與對策四個要素。運輸經營者面對市場,通常采取以下管理策略:

(1)全方位、高質量的運輸服務策略。

社會運輸需求既有量的要求,也有質的要求。及時、準確、安全、可靠的客貨運輸服務可以為旅客、貨主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在運輸決策中,經營者總是站在和旅客、貨主利益一致的立場上,千方百計為用戶提供方便、及時、高質量的服務,以取得用戶信任,建立起自己的信譽,用信譽去占領市場。本著這一宗旨,運輸服務已從單一的提供運輸勞務迅速朝全方位、多樣化發(fā)展,如為客戶代購、代運、代銷;為客戶提供食宿、娛樂、倉容倉儲,為客戶提供商業(yè)信息等。質量是運輸業(yè)生命的源泉。

(2)提高運輸生產率的策略。

公路運輸生產效率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能承擔客貨運輸實物量和運輸工作量(人·km或t·km)的多少,決定運輸收入的多少。當營運成本相對固定在同一水平時,完成的運輸實物量越大,社會效益越好。完成的運輸工作量越大,營運收入越多。因此,在公路運輸中,運輸經營者總是采取不斷提高運輸技術裝備水平和提高運輸效率的策略,在盡量適應道路技術條件的基礎上,采用大動力、高速度的拖掛牽引車輛,努力提高車輛運用效率。

(3)控制成本、靈活定價策略。

以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對公路運輸生產經營成本中的可變因素(如油料、輪胎、車輛保養(yǎng)維修、事故賠償、管理費)進行控制,盡量縮小運輸成本費用支出,在保證有適度收入利潤率的前提下,針對市場或不同的客戶需求,靈活確定運價收費標準,最大限度地爭取用戶,占領市場。這是競爭最有力的手段。

(4)避免高息支付的策略。

在現行固定資產投資體制條件下,高等級公路運輸業(yè)維持生產經營所需資金有時要依靠銀行貸款,如借款利息高于資金利稅率,則將出現企業(yè)高額債務負擔,有時會發(fā)生動用現金儲備或其他流動資產,甚至變賣固定資產以償還債務,也可能出現以新的貸款償還舊貸本息的惡性循環(huán)。在運輸企業(yè)的營運活動中,努力使資金運轉速度加快,及時清繳運輸收入,克服投入決策失誤,確定合理的儲備,避免高息支出是決策中需特別注意的問題。經營管理決策受諸多因素制約影響,如社會經濟大環(huán)境的變化,國家產業(yè)政策的調整,技術進步、市場競爭動向、法律法規(guī)變更、物價波動、能源供應政策都可能對公路運輸管理決策起影響作用,都需要經營者面對環(huán)境態(tài)勢及時進行抉擇。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