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公司業(yè)績評價

百科 > 公司治理 > 公司業(yè)績評價

1.什么是公司業(yè)績評價[1]

公司業(yè)績評價是指運用一定的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標體系,對照統(tǒng)一的評價標準,按照一定的程序,對公司一定經營期間的經營效益和經營者業(yè)績做出客觀、公正、準確的綜合評判。

2.公司業(yè)績評價的作用[1]

公司業(yè)績評價無論是對政府加強宏觀調控,還是對公司改善經營管理,都將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表現為:

(1)有利于政府的宏觀調控。公司業(yè)績評價是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在一定經營期間結束后,深入分析公司整個經營過程,突出體現公司的財務效益、資產管理和償債能力及發(fā)展能力狀況,以反映公司在同行業(yè)和區(qū)域中的水平和實力,并將信息提供給政府有關部門,為政府宏觀調控、間接監(jiān)督公司提供充分的依據。

(2)有利于正確引導公司的經營行為。公司業(yè)績評價包括了公司盈利能力、基礎管理、資本運營、債務狀況、經營風險及長期發(fā)展能力等多方面的內容評價,可以全面系統(tǒng)地剖析影響公司目前經營和長遠發(fā)展的諸方面因素,全方位地判斷公司的真實狀況,并促使公司克服短期行為,注重將公司的近期利益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

(3)有助于對管理者業(yè)績的考核,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開展公司業(yè)績評價,可以全面正確地評定公司經營者的經營業(yè)績,為公司資產所有者或所有者代表考核、獎懲、解雇或聘任經營者提供充分客觀的依據。

(4)有利于增強公司的形象意識,提高競爭實力。公司業(yè)績評價的參照系統(tǒng)是經濟運行的實際水平值,評價通過橫向比較,開闊了公司的視野,能夠使公司看到自身的實際水平及在同行業(yè)中的地位,使公司更加注重改善其市場形象,有助于提高其市場競爭實力。

(5)有利于促進公司改進管理方法及程序,加強公司管理制度的創(chuàng)新。公司業(yè)績的評價可以促進公司深化內部管理,為公司管理制度創(chuàng)新注入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新的驅動力。

3.公司業(yè)績評價的方法[2]

1996年,我國財政部、經貿委和計委頒布了《國有資本金效績評價操作細則6。文件對公司經營業(yè)績的評價分析方法給予了具體的規(guī)定,并將整個財務指標體系劃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基本指標、修正指標和評議指標,共32項??傮w而言,《國有資本金效績評價操作細則》為增強對國有公司的效績評價的準確性,采用了多因素分析法,用基本指標形成初步結論;其次用修正指標對初步結論加以校正,形成基本結論:最后再用評議指標對基本結論作進一步的補充校正,得出公司效績評價綜合結論。

這種評價分析方法的特點在于以橫向分析為基礎,利用全國公司統(tǒng)計資料,采用數理統(tǒng)計方法,分行業(yè)、分產業(yè)測算和制訂反映我國國有公司實際水平的評價標準值,從而使得評價在統(tǒng)一的標準上進行,進一步提高了評價的可比性、客觀性和真實性。

它的具體內容為:

(1)基本指標和基本評價

基本指標是指評價公司效績的核心指標,由反映公司財務效益狀況、資產營運狀況、償債能力狀況、發(fā)展能力狀況的四類八項指標構成,奠定了效績評價框架的基礎,并得以產生公司效績評價的初步結果。其內容如下表所示。

國有資本金效績評價指標體系及權重(基本指標)
基本指標(100)財務效益狀況(42)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x100%30
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x100%12
資產營運狀況(18)總資產周轉率(次)=銷售(營業(yè))收入凈額/平均資產總額9
流動資產周轉率(次)=銷售(營業(yè))收入凈紉平均流動資產總額9
償債能力狀況(22)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x100%12
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年初所有者權益x100%10
發(fā)展能力狀況(18)銷售增長率=本年銷售增長額/上年銷售總額x100%9
資本積累率=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年初所有者權益9

在基本指標中,權數設置總數為100,其中財務效益狀況為42,資產營運狀況為18,償債能力狀況為22,發(fā)展能力狀況為18。

由基本指標得出的評價結果為初步評價。其初步評價過程為:運用基本指標將指標實際值對照相應的評價標準值,計算各項指標實際得分。計算公式為:

單項指標得分=本檔基礎分+調整分

其中:

本檔基礎分=指標權重×本檔標準系數
調整分=實際值-本檔標準值/上檔標準值-本檔標準值×(上檔基礎分-本檔基礎分)
基礎指標得分=∑單項指標得分
(2)修正指標和基本評價

修正指標用于對基本指標評價形成的財務效益狀況、資產營運狀況、償債能力狀況和發(fā)展能力狀況的初步評價結果進行修正,以產生較為全面的公司效績評價基本結果,即基本評價。修正指標由16項計量指標構成,如下表所示。

國有資本金效績評價指標體系及權重(修正指標)
修正指標(100)財務效益狀況(42)資本保值增值率30
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x100%12
資產營運狀況(18)總資產周轉率(次)=銷售(營業(yè))收入凈額/平均資產總額9
流動資產周轉率(次)=銷售(營業(yè))收入凈紉平均流動資產總額9
償債能力狀況(22)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x100%12
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年初所有者權益x100%10
發(fā)展能力狀況(18)銷售增長率=本年銷售增長額/上年銷售總額x100%9
資本積累率=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年初所有者權益9

基本評價的計分方法仍是根據功效系數法原理,以各部分評價內容的基本指標得分為基礎,再按照相應的修正系數計算,得到基本評價。其計算公式為:

某部分評價內容修正后得分=相關部分基本指標得分×該部分綜合修正系數
修正后評價總分=∑各部分評價內容修正后得分
(3)評議指標和定性評價

評議指標包括領導班子素質、產品市場占有能力、基礎管理比較水平、行業(yè)或區(qū)域影響力等八項定性指標。評議中要求公司提供真實、合法的會計數據,由評價工作組的成員結合國家政策、市場環(huán)境等因素進行定性評價,得出評價結論。定性評價中,根據評議指標所考核的內容,依據評價參考標準判定實際指標達到的等級,計算指標得分。計算公式為:

單項指標分數=∑(單頂指標權重x每位評議人員選定的等級參數)/評議人員總數
評議指標總分=∑單項指標得分
(4)綜合評價

綜合評價就是根據評議指標得分,對基本評價結論進行校正,計算綜合評價得分,計算公式為:綜合評價得分=修正后評價總分x80%+評議指標總分×20%

總體而言,業(yè)績評價多適用于國內有著統(tǒng)一參考標準的行業(yè)公司,尤其適合國有公司,它是公司應外部有關各方檢查要求,以及滿足公司自身需要而進行的一項重要財務分析工作。業(yè)績評價隨著公司性質的不同而作用不同,有些公司限于自身的特點,難以通過業(yè)績評價揭示出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因此,在對公司進行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分析時,應區(qū)別對待分析主體的特定要求,以選擇進行特種目的的財務分析

4.公司業(yè)績評價的指標[1]

公司業(yè)績評價指標是公司業(yè)績評價內容的載體,也是公司業(yè)績評價內容的外在化表現。公司業(yè)績評價指標必須充分體現公司的基本內容,圍繞評價公司業(yè)績的主要方面,建立邏輯嚴密、相互聯(lián)系、互為補充的體系結構。我們可從財務指標非財務指標兩方面來評價公司的業(yè)績。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