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間關系理論
1.什么是組織間關系理論
“任何一個組織的經營活動都離不開與周圍環(huán)境的聯系,它的生存與績效通常都依賴于和其它組織的關系”[1]。因此,現代企業(yè)越來越重視與其它組織的關系及其管理,認識、分析、優(yōu)化企業(yè)與其它組織之間的關系,是企業(yè)獲得所需的知識、資源,持續(xù)競爭優(yōu)勢的先決條件和關鍵[2]。研究人員已運用經濟學、社會學、戰(zhàn)略學、博弈論和組織行為學等來理解和研究嵌入企業(yè)之中的組織間關系[3]。但由于關系內涵豐富,涉及到經濟、文化、情感、心理和行為等各個方面,目前沒有統(tǒng)一的關系定義[4]。系統(tǒng)研究嵌入企業(yè)之中的組織間關系的內涵、特征及其進化等基本問題,既是組織間關系研究的基礎,也是有效管理企業(yè)關系的前提。
綜合有關文獻,嵌入企業(yè)之中的組織間關系的典型定義見表I。盡管各種定義不盡相同,但都包含以下共同點:相互作用、交易、社會聯系、持續(xù)性和兩個組織以上。
因此,本文將嵌入企業(yè)之中的組織間關系定義為:在商業(yè)活動中,企業(yè)與其它組織之間重復性的相互作用和交易過程,以及一系列持續(xù)性社會聯系的集合。從定義可知:
1、組織間關系實質上是合約聯系[9]。既有正式形式的合約聯系,如正常的交易(供應商網絡、生產網絡)、戰(zhàn)略聯盟(電信企業(yè)聯盟網絡)、合作研發(fā)(產學研合作網絡)等正式合約聯系,也有非正式合約形式,包括情感的(華人企業(yè)網絡)、血緣的(家族企業(yè)網絡)、文化的(日本企業(yè)網絡)和地域的(硅谷高新技術產業(yè)集群)等。
2、組織間關系具有歷史的依賴性。也就是說,組織間關系與其原有的和未來的相互作用相聯系,組織間相互作用就在于他們之間前后有聯系,而且隨其持續(xù)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賴性會變得更大。
3、組織間關系的構成具有多重性。從聯結結構上看,關系包括了多個不同的主體,它們相互聯結構成關系網絡;從經濟結構上看,執(zhí)行不同活動的參與者之間在價值網中相互連接,相互作用,完成價值網絡活動,形成商業(yè)網絡;從社會結構看,不同組織的人員參與,有情感、認知、文化、語言等社會現象的聯結,構成一個社會網絡。
4、組織間關系既有顯性表現,又有隱性表現。顯性表現為具有正式合約的交易關系,如供應合同、代銷合同、特許經營和委托研發(fā)等;隱性表現體現為情感、文化、友誼、親緣、地域等關系,如企業(yè)家之間的個人關系、家族關系、老鄉(xiāng)關系等,而且這些隱性關系具有不可模仿性、路徑依賴性和有價值性,是戰(zhàn)略性資源的體現。
5、組織間關系是一個持續(xù)性的過程。沒有關系的持續(xù)性,網絡就失去了區(qū)別于市場的特征,時間是一個關系性因素,與組織問關系有關的過去和將來的關系,影響著現在的關系狀態(tài)[8]。過程性意味著,一個有效關系的培養(yǎng)需要時間,關系在時間上是連續(xù)存在的。關系是網絡的基本單位,關系的作用就在于建立長期持續(xù)性的聯系。特別對于隱性關系,如情感、友誼、信任等關系,更是需要時間的考驗。
2.組織間關系理論的特征
從組織間關系內涵分析可知,嵌入企業(yè)中的組織間關系的主要特性如圖1所示。
1、相關性(mutuality)。這是組織間關系的本質特性。關系的相關性是指組織間只要能產生相互作用和相互聯系,而不管相關程度如何,組織間關系就能產生和持續(xù)。組織間存在不同類型的合約,包括技術的、經濟的、計劃的、社會的、知識的和合法的合約,這些合約導致組織間的相關程度不同,但關系可持續(xù)[5]。相關性包括相互的信任和承諾,沖突以及解決沖突也是關系的一部分,關系的性質影響著沖突的出現和處理。
2、長期性(1ong-term character)。這是組織間關系的必要特征。組織間關系的長期性是指一個有效關系的建立和發(fā)展,需要不斷交易和時間的考驗。關系的長期性可以克服交易的機會主義風險,減少未來的不確定性,克服經營的復雜性,增加專有資產的投入,從而增加相互間的信任和承諾。
3、互動性(interaction)。它是組織間關系的核心特征,指任何一方的關系行為變化都影響整個關系網絡,進而影響到其它組織的關系行為。組織間關系互為函數關系。任何一方關系行為的變化,不僅是其自身能力的函數,也是其它組織關系行為的函數[8]。通過互動過程,組織間關系得以發(fā)展、維持或終結。
互動性是組織間關系不斷進化的力量之源?;有园藙討B(tài)性(dynamics)、交換性(exchange)、適應性(adaptability)、協(xié)調性(adjustment)和價值性(value)[8]。
4、嵌人性(embeddedness)。這是組織間關系的最基本特征。關系的嵌人性是關于結點之間如何相互影響,這些相互影響如何變化的函數[10]。嵌入性說明組織間關系具有高度的前后聯系的社會合約,高度依賴于與其關系的特殊位置。嵌人性意味著組織間關系,不僅具有兩元關系,而且存在著與第三方的關系,相互聯系構成一個關系網絡。
嵌入性的作用主要體現在:(1)信息傳遞;(2)文化培育; (3)建立集體意志; (4)形成聲譽機制[9]。嵌人性對組織間關系的建立與發(fā)展至關重要,一方面,促進組織之間的協(xié)調,另一方面,運用隱含的社會合約,發(fā)揮社會機制對關系有效運行的作用。
3.組織間關系理論的進化過程
從組織間關系特性分析可知。組織間關系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由于不同階段的進化動力不同,為此,本文從組織間關系進化動力的角度,將其進化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基于威脅的進化階段、基于知識的進化階段、基于信任的進化階段。
1、基于威脅的進化階段。這是組織間關系進化的早期階段。所謂基于威脅的進化是指組織間產生關系時,機會主義行為將導致其成本大大高于其收益,交易一方因擔心失去機會或擔心聲譽的損失而采取值得信任的行為方式[11]?;谕{的組織間關系進化與懲罰的危險有關,即若關系一方不履行其承諾的任務。它將受到制裁和懲罰,同時,若其能履行承諾將得到相應的回報。
在建立交易關系之初,彼此不熟悉,信息不完備懲罰的威脅比承諾的回報更有顯著的激勵作用[12],此時的組織間關系進化的動力在于威脅。因此,這個階段的組織間關系稱為基于威脅的組織間關系它是組織間關系進化的基礎。
企業(yè)不僅害怕失信受懲罰,而且其回報也源于保持信任,強調從實用主義考慮,計算守信與失信的收益與成本,只要守信的收益大于失信,就可以采用發(fā)展彼此間的關系行為。
2、基于知識的進化階段。這是組織間關系進化的發(fā)展階段。所謂基于知識的組織間關系就是在過去的交易中,彼此之間都充分了解而產生相互信任的關系行為。這種關系行為源于彼此充分了解而相互間有信心。因此,相互了解和可以預測彼此未來的行為是這個階段組織間關系進化的核心。隨著關系的發(fā)展,彼此之間重復交易和相互作用,共享信息和經驗,通過多次的磨合、協(xié)調、溝通,彼此之間可以應用知識來準確預測對方的行為,從而加強相互信任,促進關系的進化。
由于這個階段組織間關系的進化有賴于雙方的了解和知識,故稱為基于知識的組織間關系進化階段。這是組織間關系進化的關鍵。
3、基于信任的進化階段。這是組織間關系進化的成熟穩(wěn)定階段。所謂基于信任的進化是指組織間彼此相互信任,有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在道德責任等方面有共同認識。這是組織間關系進化的最高層次,關系進化的動力來源于認同感和信任感,故稱為基于信任的進化階段。
在這一階段,理解彼此之間需要和追求,有共同的價值觀和目標追求,遵守共同的關系行為標準和規(guī)范,導致各方都能自愿地為他人而行為。產生利他主義行為,相互間就像一個統(tǒng)一的實體。
總之,組織間關系的進化從基于威脅開始,此時開始產生交易關系。具有不穩(wěn)定性、風險性和多變性。隨著關系的發(fā)展,彼此了解和重復交易,促進組織間關系又上升到基于知識階段。此時,組織間關系處于發(fā)展過程,隨著交流的增加,相互地共享理想和目標,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和同一性,遵守統(tǒng)一的行為標準與規(guī)范,大大增進彼此間的信任,形成一個緊密合作的共同體,這時,組織間關系就上升到最高層次的基于認同階段,此時,組織間關系處于成熟穩(wěn)定狀態(tài)。組織間關系的進化過程經歷了早期、發(fā)展和成熟這三個階段,不同階段的組織間關系具有不同的特性,而且能夠從—個層次進化到另—個更高層次。如圖2所示。
說明:在J1:部分組織間關系經過基于威脅的進化,發(fā)展到基于知識的進化。在J2:少量的組織間關系從基于知識的進化,進一步發(fā)展到基于信任的進化。
綜上所述,將組織間關系進化過程總結如表2。組織間關系的進化過程,實質上反映了嵌入企業(yè)之中的關系網絡的進化過程。對組織間關系進化過程不同階段的認識,有利于管理者了解各階段的特點,采用不同的策略,以保證組織間關系的建立與發(fā)展,加強關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