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欲望
1.什么是消費欲望
欲望是一種缺乏的感覺與求得滿足的愿望。欲望是一種心理感覺,它是不足之感與求足之愿的統(tǒng)一。欲望的特點是具有無限性,一種欲望滿足之后又會產(chǎn)生新的欲望,人類為了滿足自己不斷產(chǎn)生,永無止盡的欲望而不斷奮斗,欲望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
消費欲望是消費者從消費物品中求得滿足的愿望。
2.消費欲望的層次
1、第一層次是滿足生理需要的欲望。包括消費者要實現(xiàn)滿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條件需要的欲望。這是人類最基本的欲望。
2、第二層次是滿足安全需要的欲望。主要是指消費者為實現(xiàn)滿足對現(xiàn)在與未來生活安全感的需要的欲望。這種欲望實際上是滿足生理需要欲望的延伸。
3、第三層次是滿足歸屬和愛的需要的欲望。這是人的一種社會需要,主要指消費者希望自己在團體里求得一席之地,以及與別人建立友情關(guān)系等。
4、第四層次是滿足尊重需要的欲望。包括自尊與來自別人的尊重。自尊包括對獲得信心、能力、本領、成就、獨立和自由等的愿望。來自他人的尊重包括威望、承認、接受、關(guān)心、地位、名譽和賞識等。
5、第五層次是滿足自我實現(xiàn)需要的欲望。這就是成長、發(fā)展、利用自己潛在能力的需要。包括對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實現(xiàn)理想與抱負的欲望。這是人類最高層次的欲望。
3.消費欲望與社會攀比[1]
在社會學看來,人的消費欲望和需求水平,不但受可支配收入的影響,而且也受社會因素的影響。其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攀比和競賽,是促成欲望起飛的一個重要的社會動因。這種從社會攀比的角度來解釋欲望形成的理論,可以簡稱為“社會攀比論”。這一理論可以追溯到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和美國經(jīng)濟學家凡勃倫。但對這一理論作出最直接、明確論述的,當屬于杜森貝里和斯戈。
詹姆斯·杜森貝里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雖然他的身份是經(jīng)濟學家,但他的著作卻充滿了社會學色彩。杜森貝里認為,消費者的選擇并非是理性規(guī)劃的結(jié)果,而是一個學習和習慣形成的結(jié)果。如果說,我們可以說明收入的增長會導致消費的增長,但我們難以解釋,在既定收入的情況下,為什么人們也會增加他們的消費。因此,人們何以渴望更高水平的消費,還必須從文化的特征來解釋。
他認為,增加消費與增加儲蓄是一對矛盾,在處理這個矛盾中人們會形成某種習慣機制。這個習慣機制會提供一種“防御墻”以抵擋對更高檔次產(chǎn)品的欲望。如果這種“防御墻”足夠牢固,那么,人們就能抵制新產(chǎn)品的誘惑而維持消費與儲蓄相對均衡的生活。但問題在于,這種“防御墻”會被某種社會機制所攻破。
一旦出現(xiàn)比消費者現(xiàn)在所使用的更高級的產(chǎn)品,消費者往往傾向于用后者來替換現(xiàn)有產(chǎn)品。而與更高級產(chǎn)品的接觸,構(gòu)成消費者現(xiàn)有消費模式的威脅,因為它使得消費者對這些產(chǎn)品的潛在偏好被激活起來。因此,即使收入或價格水平未變,消費者的習慣模式可以被打破。杜森貝里把這種通過接觸高級產(chǎn)品而改變原有習慣和欲望的過程稱為“示范效應”。一旦人們知道存在著比現(xiàn)在使用的產(chǎn)品更高級的產(chǎn)品,他們就會對現(xiàn)有產(chǎn)品不滿。
然而,僅僅知道存在這樣的產(chǎn)品并不足以打破習慣。為了說明習慣機制被打破的過程,杜森貝里引進了“社會比較機制”。第一,一旦不斷提高和改進生活水平成為社會目標,那么,生活水平就成為維持自尊的一種手段。而購買和獲取更高級的產(chǎn)品就成為生活水平提高的證明。第二,消費模式是職業(yè)成功的顯示,為了獲取更高的社會地位,就必須滿足高地位群體所“示范”的行為標準和消費標準。換言之,高標準的消費成為高地位的標準。第三,在美國這樣的社會流動幾率比較大的社會,人們的地位獲取不是根據(jù)出生,而是根據(jù)后天的努力。因此,拿自己的生活質(zhì)量與其他人的生活質(zhì)量進行比較的頻率大大增加。而每一次對自己不利的比較,都將促使人們?nèi)ベ徺I物品來提高生活質(zhì)量,從而消除這種不利的比較。因此,對消費者來說,消費不是個人層面的事情,而是“相對于”他人消費狀況的事情。人們正是在與他人的“不利比較”中產(chǎn)生了消除這種“不利比較”的沖動,從而促使了消費欲望的提高。
另一位運用“社會攀比論”理論來解釋美國消費主義的學者是朱麗特·斯戈。在《過度花費的美國人》一書中,斯戈描述了美國“新消費主義”的興起。她指出,在過去,美國人是以相似的鄰居的消費標準作為攀比的對象,今天的美國消費者卻不再如此,而是把那些收入遠在自身之上的人作為參照群體。廣告和媒體在消費者的參照群體的“拔高”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因為電視上所宣稱的生活方式往往是中上階層、甚至是富裕階層的,但是電視觀眾卻把它看作是普通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通過看電視,觀眾把“什么是正常的生活水平”無形中提高了。由于競爭性消費的強化,美國人花的錢多了,卻感覺變窮了,原因在于所攀比的對象的消費水準是在不斷上升的,而攀比者總也趕不上被攀比者財富和消費的上升速度。因此,消費者的焦慮、挫折和不滿在增長。為了維持所渴望的生活方式和水平,美國人拼命透支休閑時間,為的是賺取更多的錢。其結(jié)果是美國人工作過度而休閑不足。美國人在消費競賽中陷入了無理性怪圈。
斯戈還認為,競爭性消費的實質(zhì)是各階層和群體在其經(jīng)濟資源基礎上展開的對符號資源的爭奪。消費品系統(tǒng)成為傳播與表達社會地位的符號,因此,追逐占有和使用這些消費品,便成為社會認同和階層地位的塑造過程。
“社會攀比論”理論同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中國消費主義的興起過程,特別是消費主義蔓延的動因。但是,這一范式所隱含的一個前提假設是,社會攀比和消費競賽是“理所當然”的過程。然而,這一前提假設是有問題的,因為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之前,消費領域的社會攀比是受到嚴格限制的。所以,探討消費主義在中國的興起,不能不分析更宏觀的社會結(jié)構(gòu)的轉(zhuǎn)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