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項目評價

百科 > 項目管理術語 > 項目評價

1.什么是項目評價?

所謂廣義項目評價,即項目在其生命周期全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進行項目管理,針對項目生命周期每階段特點應用科學的評價理論和方法,采用適當?shù)脑u價尺度所進行的“根據(jù)確定的目地來測定對象系統(tǒng)屬性,并將這種屬性變?yōu)榭陀^定量的計值或者主觀效用的行為”。

按照上述定義,我們根據(jù)項目生命周期各階段的不同特點將項目評價分為三部分內容:即項目前評價、項目中評價、項目后評價。由于這三個階段項目管理內容和側重點不同,其項目評價內容也不同。

項目中評價是指在項目立項上馬以后,在項目實施時期,歷經(jīng)項目的發(fā)展、實施、竣工三個階段,對項目狀態(tài)和項目進展情況進行衡量與監(jiān)測,對已完成的工作做出評價。其目的在于檢測項目實施的實際狀態(tài)與目標(計劃目標)狀態(tài)的偏差,分析其原因和可能影響因素,及時反饋信息,以便作出決策,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來實現(xiàn)或達到既定目標(計劃目標),改進項目管理,加強對項目的監(jiān)督和控制。

2.項目中評價的二維結構模型

項目中評價在項目管理進程的各個階段應有其不同的評價內容,按不同的項目實施階段劃可分為:發(fā)展中評價、實施中評價、竣工中評價以及項目中止評價。但同時,中評價在任何時刻都對應著項目管理的主要任務和約束項目任務的一系列配合支撐條件,因此需要對項目的組織管理、項目進度、成本/費用、項目質量以及配合支撐條件(例如資源使用情況、項目范圍變更、項目合同管理、項目風險管理、項目環(huán)境條件等)作出相應的評價,這兩種不同的中評價方式我們分別稱之為項目中評價的縱向分析和橫向分析。

3.項目中評價的聚類評價模型

工作分解結構(WBS)和線性責任圖(LRC)逐層分解所得到的項目工作單元(Work Package)作為項目中評價的基本單元。但是由于項目所屬各工作單元的工期、費用預算、管理模式以及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和關系都有可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而難以用統(tǒng)一的評價指標來進行評價。此外,隨著項目的進行不僅項目本身的狀態(tài)在發(fā)生變化,而且其技術環(huán)境、市場環(huán)境、相關的合同內容、甚至有關的政策法律也在不斷地變化,因而也難以用統(tǒng)一的質量標準來衡量。因此應根據(jù)項目各工作單元的特征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對于不同類型的工作單元分別擬定和采用相應的評價指標;即使對于同一類型的工作單元,也需要動態(tài)地看待其實踐的全過程,即在不同的階段使用不同的評價指標的權重組合。

為了使上述的評價思想能夠具體落實,建立一個實用的、結構良好的、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評價模型是十分必要的,這有助于在評價過程中利用定量的、半定量的評價技術使評價方法逐步轉向結構化或半結構化,盡量減少個人偏好等主觀因素的影響。

評價模型應具備科學性和經(jīng)濟性,既能保證評價結果的準確、公正,又能夠節(jié)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當然,一開始不能對模型寄予過高的期望,但隨著經(jīng)驗的積累和技術的完善,原始的概念模型終于會發(fā)展成成熟的實用模型。為了有助于提高評價工作的水平,我們將聚類評價和動態(tài)測度的思想引入項目中評價過程。

聚類評價模型的模型結構主要涉及兩類問題:一是項目聚類的表征因素(表征指標);二是項目執(zhí)行的評價因素和度量標準(評價指標和參數(shù)及其取值范圍)。其中第一類問題構成模型的主要框架。為了準確起見,應盡可能挑選那些對項目評價有實質性影響的表征指標,并要求各指標之間無派生或連帶關系,類似于代數(shù)中的 “線性無關”概念。這樣所選出的一組指標集,在幾何上可以構成一個多維空間,其中每一表征指標對應于一維坐標軸,為簡單直觀起見,一般將其處理成三維空間。

4.項目中評價的遞進評價模型

項目管理是動態(tài)的管理,對項目執(zhí)行的不同階段進行中評價時,盡管評價指標一般不會發(fā)生變化,但各指標的權重則需要不斷進行修訂,以反映出項目不同階段或時點的管理側重點,因此,為了保證評價的科學性,還必須建立動態(tài)測度的評價模型。

一個項目可以經(jīng)由WBS和LRC分解成,本身具有明確的費用預算、進度要求和完成目標的項目工作單元,通過對各個項目工作單元的評價,以及對各工作單元之間和子項目之間相互關系的系統(tǒng)的綜合分析,可以對項目作出更全面的評價。

如何設置科學的和合適的評價指標是決定評價質量的關鍵問題之一。采用從項目中評價的目標分解著手的方式,提出反映和影響項目實施的五個基本方面,即工期/進度、成本/費用、項目質量、項目組織和配合支撐條件,再從這五方面出發(fā)進行層層分解,找出能夠刻畫或反映這五方面的基本元素,然后可以在此基礎上建立項目和項目工作單元評價的基層指標。這些指標在特征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定量指標或稱硬指標,可以進行直接或間接度量;另一類是定性指標或稱軟指標,這類指標具有較大程度的模糊性,需要采用合適的方法加以量化(如德爾斐法、層次分析法AHP、模糊評價法等);如何減少軟指標的模糊性及其在評價中產(chǎn)生的偏差,是處理軟指標的困難所在。

其中為對應指標的“權重”,這種評價方法的突出之處在于隱含了“權重不變性”的假設。但事實上,無論是在項目執(zhí)行的不同階段,還是在同一階段的不同層面(時點),同一指標的重要程度都在改變,這種指標權重的“動態(tài)變化”要求我們從新的角度考慮評價方法。

為了妥善處理中評價過程出現(xiàn)的上述情況,我們首先對“評價指標集”進行必要的擴充,其次在評價方法上構造動態(tài)權重“遞進評價”的評價模型。

我們從基本指標集出發(fā),構造K個指標層面,其中對一切(1<=j<=K)有 且 ,這K個指標層面分別對應于項目工作單元的K個不同水平(K值要視需要而定)。在不同的水平上,同一指標可能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從而反映出“權重”的動態(tài)變化。我們把這種按指標層面(水平)推進的評價模型稱為“遞進評價”。

5.項目中評價的DEA方法

數(shù)據(jù)包絡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簡稱DEA)是著名運籌學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學者在“相對效率評價”概念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的評價技術。

DEA 方法的適用對象是一組同類型的決策單元(Decision Making Units簡稱DMU)。所謂DMU,是指代表或表現(xiàn)出一定的經(jīng)濟意義,將一定 “輸入”轉化為一定“輸出”的實體。DEA方法的最主要應用就是根據(jù)輸入/輸出數(shù)據(jù)對同類型的DMU進行相對有效性的評價。

項目中評價也完全可以借鑒和使用DEA方法。根據(jù)我們在前面建立的聚類評價模型,把項目工作單元視為一個DMU,把聚類后的工作單元視為一組同類型的DMU,在此基礎上對同類型的工作單元進行相對有效性的評價。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