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非金融性公司

百科 > 企業(yè)類型 > 非金融性公司

1.什么是非金融性公司

非金融性公司是向市場提供各種貨物和非金融性服務,并以營利為目的,是國民經濟中進行生產活動、提供產品的主要部門。非金融性公司還是最重要的資金需求部門,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由于非金融性公司部門的對資金的需求導致了金融活動以及金融部門的發(fā)展和壯大。

2.非金融性公司的子部門分類[1]

非金融性公司部門由所有常住非金融性公司和準公司組成,具體包括下列常住機構單位:(1)所有常住非金融性公司,無論其股東是否為常住單位;(2)所有常住非金融性準公司,包括長期在該經濟領土內進行大規(guī)模生產、為外國機構單位所擁有的非金融企業(yè)分支機構辦事處;(3)所有進行市場貨物生產或提供非金融服務的常住非營利機構。

根據控制非金融性公司的機構單位是否是政府單位,非金融性公司可以分為國有非金融性公司其他非金融性公司

3.非金融性公司的鼓勵指標[2]

非金融性公司良好的金融狀況不但是整個經濟體系正常運轉的基礎,而且會提升金融機構的經營狀況,減小金融風險產生的可能性。在鼓勵指標體系中,通過非金融性公司的全部債務與資本金的比率考察其抵御風險的能力;通過息前和稅前收益與資本金的比率以及息前和稅前收益與利息和本金支出的比率考察企業(yè)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通過外匯凈開放頭寸與資本金的比率考察企業(yè)面臨的外匯風險;通過已經向銀行報告的申請破產保護的企業(yè)數量考察全社會的信用狀況和經濟失衡程度;綜合這些指標就能直接考察金融體系信貸資產的質量和金融體系可能面臨的風險。由于金融體系信貸資產質量的惡化常常是由非金融性公司經濟效益的下降引起的,所以這些指標也可作為金融風險的預測指標。

1.全部債務與資本金的比率

全部債務與資本金的比率也是個杠桿指標,它反映了自有資金帶動企業(yè)經濟活動的能力,是判斷企業(yè)財務狀況好壞的重要指標。全部債務與資本金的比率越高,當金融市場和股票市場的震蕩對企業(yè)產生沖擊時,企業(yè)償還債務的能力就越低。該指標的計算公式為:

全部債務與資本金的比率=

報告單位在報告期內全部債務的匯總數據
報告單位在報告期內資本金平均值的匯總數據

其中,資本金平均值為期初和期末兩個時點上資本金的算術平均值。

2.息前和稅前收益與資本金的比率

息前和稅前收益與資本金的比率(資本收益率)用來衡量資本創(chuàng)造利潤的能力,也可以用來評價企業(yè)發(fā)展的持續(xù)性。該指標的計算公式為:

息前和稅前收益與資本金的比率=

報告單位在報告期內息稅前利潤的匯總數據
報告單位在報告期內資本金平均值的匯總數據

其中,資本金平均值為期初和期末兩個時點上資本金的算術平均值。

3.息前和稅前收益與利息和本金支出的比率

息前和稅前收益與利息和本金支出的比率用來衡量企業(yè)的債務償還能力,反映企業(yè)的違約風險。該指標的計算公式為:

息前和稅前收益與利息和本金支出的比率=

報告單位在報告期內息稅前利潤的匯總數據
報告單位在報告期內應償還的本金和利息的匯總數據
4.外匯凈開放頭寸與資本金的比率

外匯凈開放頭寸與資本金的比率用來衡量企業(yè)抗衡外匯風險的能力。該指標的計算公式為:

外匯凈開放頭寸與資本金的比率=

報告單位在報告期內外匯凈開放頭寸的匯總數據
報告單位在報告期內資本金的匯總數據
5.已經向銀行報告的申請破產保護的企業(yè)數量

已經向銀行報告的申請破產保護的企業(yè)數量反映了全社會企業(yè)的破產情況,是破產企業(yè)數目的簡單匯總。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