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信用風險評估

百科 > 信用術語 > 信用風險評估

1.什么是信用風險評估

信用風險評估是指管理人將充分利用現有行業(yè)與公司研究力量,根據發(fā)債主體的經營狀況和現金流等情況對其信用風險進行評估,以此作為品種選擇的基本依據。

2.信用集中風險的評估系統(tǒng)

前面所述的方法絕大多數都只是衡量單項貸款或投資項目的信用風險,而很少注重信用集中風險的評估。信用集中風險是所有單一項目信用風險的總和。金融市場的全球化和風險的多樣化使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重要性。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們采用貸款組合、投資組合來達到分散和化解風險的目的。那么如何來衡量這些組合及所有個別加組合匯集起來的信用集中風險又成為一個新的課題。目前在這一課題上最為人們所關注的是J.P摩根1997年推出的信用計量法 (CreditMetricsTM)和瑞士信貸金融產品信用風險+法(CSFP)。這兩大信用風險評估系統(tǒng)都是為了評估信用風險敞口虧損分布以及為彌補風險所需的資本,但使用的方法有所不同。信用計量法是以風險值(VAR)為核心的動態(tài)量化風險管理系統(tǒng)。它集計算機技術、計量經濟學、統(tǒng)計學和管理工程系統(tǒng)知識于一體,從證券組合、貸款組合的角度,全方位衡量信用風險。分析的面廣,包括證券、貸款、信用證、貸款承諾、衍生工具、應收帳款等方面的信用風險的估測。具體操作是依據與動態(tài)信用事件(信用等級的變遷,違約等)相關基本風險來估測集中信用風險的風險值。集中信用風險值是指在未來一定時間內, 因信用事件引起證券或貸款組合資產價值的潛在變化量。風險管理者依據這一風險值調整頭寸和決策以防范損失。信用風險+法是在信用評級框架下計算每一級別或分數下的平均違約率及違約波動。將這些因素與風險敞口綜合考慮,從而算出虧損分布與所需資本預測數。

綜觀國際上這一領域的研究和實際應用,信用風險分析方法從主觀判斷分析法和傳統(tǒng)的財務比率評分法轉向以多變量、依賴于資本市場理論和計算機信息科學的動態(tài)計量分析方法為主的趨勢發(fā)展。目前我國的信用分析和評估技術仍處于傳統(tǒng)的比率分析階段。銀行機構主要使用計算貸款風險度的方法進行信用風險評估。信用風險的分析仍然是以單一投資項目、貸款和證券為主,衍生工具、表外資產的信用風險以及信用集中風險的評估尚屬空白。更沒有集多種技術于一體的動態(tài)量化的信用風險管理技術。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深入、市場機制的建立與完善以及資本市場、銀行業(yè)的迅速發(fā)展,現行的信用評估體制與方法趕不上經濟改革發(fā)展的需要。我們應博采眾長、引入科學方法來確定有效指標,并建立準確的定量模型來解決信用評估問題。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