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項目技術管理
目錄
1.什么是施工項目技術管理[1]
施工項目技術管理是項目經理部在項目施工的過程中,對各項技術活動過程和技術工作的各種要素進行科學管理的總稱。所涉及的技術要素包括:技術人才、技術裝備、技術規(guī)程、技術信息、技術資料、技術檔案等。
2.施工項目技術管理的內容[2]
(1)技術基礎工作的管理,包括:實行技術責任制,執(zhí)行技術標準與技術規(guī)程,制訂技術管理制度,開展科學試驗,交流技術情報,管理技術文件等。
(2)施工過程中技術工作的管理,包括:施工工藝管理,技術試驗,技術核定,技術檢查等。
(3)技術開發(fā)管理,包括:技術培訓,技術革新,技術改造,合理化建議等。
(4)技術經濟分析與評價。
3.施工項目的主要技術管理制度[3]
1.圖紙學習和會審制度
制訂、執(zhí)行圖紙會審制度的目的是領會設計意圖,明確技術要求,發(fā)現(xiàn)設計文件中的差錯與問題,提出修改與洽商意見,避免技術事故或產生經濟與質量問題。
2.施工組織設計管理制度
按企業(yè)的施工組織設計管理制度制訂施工項目的實施細則,著重于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及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案的編制與實施。
3.技術交底制度
施工項目技術系統(tǒng)一方面要接受企業(yè)技術負責人的技術交底,又要在項目內進行層層交底,故要編制制度,以保證技術責任制落實,技術管理體系正常運轉,技術工作按標準和要求運行。
4.施工項目材料、設備檢驗制度
材料、設備檢驗制度的宗旨是保證項目所用的材料、構件、零配件和設備的質量,進而保證工程質量。
5.工程質量檢查及驗收制度
制訂工程質量檢查驗收制度的目的是加強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避免質量差錯造成永久隱患,并為質量等級評定提供數(shù)據和情況,為工程積累技術資料和檔案。工程質量檢查驗收制度包括工程預檢制度、工程隱檢制度、工程分階段驗收制度、單位工程竣工檢查驗收制度、分項工程交接檢查驗收制度等。
6.技術組織措施計劃制度
制訂技術組織措施計劃制度的目的是為了克服施工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挖掘生產潛力,加強其計劃性、預測性,從而保證施工任務的完成,獲得良好技術經濟效果和提高技術水平。
7.工程施工技術資料管理制度
工程施工技術資料是施工單位根據有關管理規(guī)定,在施工過程中形成的應當歸檔保存的各種圖紙、表格、文字、音像材料等技術文件材料的總稱,是工程施工及竣工交付使用的必備條件,也是對工程進行檢查、維護、管理、使用、改建和擴建的依據。制訂該制度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對工程施工技術資料的統(tǒng)一管理,提高工程質量的管理水平。它必須貫徹國家和地區(qū)有關技術標準、技術規(guī)程和技術規(guī)定,以及企業(yè)的有關技術管理制度。
8.其他技術管理制度
除以上幾項主要的技術管理制度外,施工項目經理部還必須根據需要,制訂其他技術管理制度,保證有關技術工作正常運行,例如,土建與水電專業(yè)施工協(xié)作技術規(guī)定、工程測量管理辦法、技術革新和合理化建議管理辦法、計量管理辦法、環(huán)境保護工作辦法、工程質量獎罰辦法、技術發(fā)明獎勵辦法等。
4.施工項目的主要技術管理工作[3]
根據技術標準、技術規(guī)程、建筑企業(yè)的技術管理制度、施工項目經理部制訂的技術管理制度,施工項目組織應做好以下技術管理工作。
(一)設計文件的學習和圖紙會審
圖紙會審是施工單位熟悉、審查設計圖紙,了解工程特點、設計意圖和關鍵部位的工程質量要求,幫助設計單位減少差錯的重要手段。它是項目組織在學習和審查圖紙的基礎上,進行質量控制的一種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會審圖紙有三方代表共同參加,即建設單位或其委托的監(jiān)理單位、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可由監(jiān)理單位(或建設單位)主持,先由設計單位介紹設計意圖和圖紙、設計特點及對施工的要求。然后,由施工單位提出圖紙中存在的問題和對設計單位的要求,通過三方討論與協(xié)商,解決存在的問題,寫出會議紀要,交給設計人員,設計人員將紀要中提出的問題通過書面的形式進行解釋或提交設計變更通知書。圖紙審查的內容包括:
(1)是否是無證設計或越級設計,圖紙是否經設計單位正式簽署。
(2)地質勘探資料是否齊全。如果沒有工程地質資料或無其他地基資料,應與設計單位商討。
(3)設計圖紙與說明是否齊全,有無分期供圖的時間表。
(4)設計地震烈度是否符合當?shù)匾蟆?
(5)幾個單位共同設計的,相互之間有無矛盾;專業(yè)之間平、立、剖面圖之間是否有矛盾;標高是否有遺漏。(6)總平面與施工圖的幾何尺寸、平面位置、標高等是否一致。
(7)防火要求是否滿足。
(8)建筑結構與各專業(yè)圖紙本身是否有差錯及矛盾;結構圖與建筑圖的平面尺寸及標高是否一致;建筑圖與結構圖的表示方法是否清楚,是否符合制圖標準;預埋件是否表示清楚;是否有鋼筋明細表,如無,則鋼筋混凝土中鋼筋構造要求在圖中是否說明清楚,如鋼筋錨固長度與抗震要求是否相符等。
(9)施工圖中所列各種標準圖冊施工單位是否具備,如無,如何取得。
(10)建筑材料來源是否有保證。圖中所要求條件及企業(yè)的條件和能力是否有保證。
(11)地基處理方法是否合理。建筑與結構構造是否存在不能施工、不便于施工,容易導致質量、安全或經費等方面的問題。
(12)工藝管道、電氣線路、運輸?shù)缆放c建筑物之間有無矛盾,管線之間的關系是否合理。
(13)施工安全是否有保證。
(14)圖紙是否符合監(jiān)理規(guī)劃中提出的設計目標描述。
(二)施工項目技術交底
技術交底的目的是使參與施工的人員熟悉和了解所擔負的工程的特點、設計意圖、技術要求、施工工藝和應注意的問題。應建立技術交底責任制,并加強施工質量檢驗、監(jiān)督和管理,從而提高質量。
1.技術交底的要求
技術交底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對保證質量至關重要,不但要領會設計意圖,還要貫徹上一級技術領導的意圖和要求。技術交底必須滿足施工規(guī)范、規(guī)程、工藝標準、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和建設單位的合理要求。所有的技術交底資料都是施工中的技術資料,要列入工程技術檔案。技術交底必須以書面形式進行,經過檢查與審核,有簽發(fā)人、審核人、接受人的簽字。整個工程施工、各分部分項工程,均須作技術交底。特殊和隱蔽工程,更應認真作技術交底。在交底時應著重強調易發(fā)生質量事故與工傷事故的工程部位,防止各種事故的發(fā)生。
2.設計交底
由設計單位的設計人員向施工單位交底,內容包括:
(1)設計文件依據:上級批文、規(guī)劃準備條件、人防要求、建設單位的具體要求及合同。
(2)建設項目所處規(guī)劃位置、地形、地貌、氣象、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地震烈度。
(3)施工圖設計依據,包括:初步設計文件,市政部門要求,規(guī)劃部門要求,公用部門要求,其他有關部門(如綠化、環(huán)衛(wèi)、環(huán)保等)的要求,主要設計規(guī)范,甲方供應及市場上供應的建筑材料情況等。
(4)設計意圖,包括:設計思想,設計方案比較情況,建筑、結構和水、暖、電、通、煤氣等的設計意圖。
(5)施工時應注意事項,包括:建筑材料方面的特殊要求、建筑裝飾施工要求,以及廣播音響與聲學要求、基礎施工要求、以及主體結構設計采用新結構、新工藝對施工提出的要求。
3.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向下級技術負責人交底的內容
(1)工程概況一般性交底;
(2)工程特點及設計意圖;
(3)施工方案;
(4)施工準備要求;
(5)施工注意事項,包括地基處理、主體施工、裝飾工程的注意事項及工期、質量、安全等。
4.施工項目技術負責人對工長、班組長進行技術交底
應按工程分部、分項進行交底,內容包括:設計圖紙具體要求;施工方案實施的具體技術措施及施工方法;土建與其他專業(yè)交叉作業(yè)的協(xié)作關系及注意事項;各工種之間協(xié)作與工序交接質量檢查;設計要求;規(guī)范、規(guī)程、工藝標準;施工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隱蔽工程記錄、驗收時間及標準;成品保護項目、辦法與制度;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5.工長向班組長交底
主要利用下達施工任務書的時候進行分項工程操作交底。
(三)隱蔽工程檢查與驗收
隱蔽工程是指完工后將被下一道工序所掩蓋的工程。隱蔽工程項目在隱蔽前應進行嚴密檢查,做出記錄,簽署意見,辦理驗收手續(xù),不得后補。有問題需復驗的,須辦理復驗手續(xù),并由復驗人做出結論,填寫復驗日期。建筑工程隱蔽工程驗收項目如下:
(1)地基驗槽。包括土質情況、標高、地基處理。
(2)基礎、主體結構各部位的鋼筋均須辦理隱檢。內容包括:鋼筋的品種、規(guī)格、數(shù)量、位置、錨固或接頭位置長度及除銹、代用變更情況,板縫及樓板胡子筋處理情況,保護層情況等。
(3)現(xiàn)場結構焊接。鋼筋焊接包括焊接形式及焊接種類;焊條、焊劑牌號(型號);焊口規(guī)格;焊縫長度、厚度及外觀清渣等;外墻板的鍵槽鋼筋焊接;大樓板的連接筋焊接;陽臺尾筋焊接。
鋼結構焊接包括:母材及焊條品種、規(guī)格;焊條烘焙記錄;焊接工藝要求和必要的試驗;焊縫質量檢查等級要求;焊縫不合格率統(tǒng)計、分析及保證質量措施、返修措施、返修復查記錄等。
(4)高強螺栓施工檢驗記錄。
(5)屋面、廁浴間防水層下的各層細部做法,地下室施工縫、變形縫、止水帶、穿墻管做法等,外墻板空腔立縫、平縫、十字縫接頭、陽臺雨罩接頭等。
(四)施工的預檢
預檢是該工程項目或分項工程在未施工前所進行的預先檢查。預檢是保證工程質量、防止可能發(fā)生差錯造成質量事故的重要措施。除施工單位自身進行預檢外,監(jiān)理單位應對預檢工作進行監(jiān)督并予以審核認證。預檢時要做出記錄。建筑工程的預檢項目如下:
(1)建筑物位置線,現(xiàn)場標準水準點,坐標點(包括標準軸線樁、平面示意圖),重點工程應有測量記錄。
(2)基槽驗線,包括軸線、放坡邊線、斷面尺寸、標高(槽底標高、墊層標高)、坡度等。
(3)模板。包括幾何尺寸、軸線、標高、預埋件和預留孔位置、模板牢固性、清掃口留置、施工縫留置、模板清理、脫膜劑涂刷、止水要求等。
(4)樓層放線,包括各層墻柱軸線、邊線和皮數(shù)桿。
(5)翻樣檢查,包括幾何尺寸、節(jié)點做法等。
(6)樓層50cm水平線檢查。
(7)預制構件吊裝,包括軸線位置、構件型號、構件支點的搭接長度、堵孔、清理、錨固、標高、垂直偏差以及構件裂縫、損傷處理等。
(8)設備基礎,包括位置、標高、幾何尺寸、預留孔、預埋件等。
(9)混凝土施工縫留置的方法和位置,接槎的處理(包括接槎處松動石子清理等)。
(10)各層間地面基層處理,屋面找坡,保溫、找平層質量,各陰陽角處理。
(五)技術措施計劃
技術措施是為了克服生產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挖掘生產潛力,保證完成生產任務,獲得良好的經濟效果,在提高技術水平方面采取的各種手段或辦法。它不同于技術革新。技術革新強調一個“新”字,而技術措施則是綜合已有的先進經驗或措施,如節(jié)約原材料,保證安全,降低成本等措施。要做好技術措施工作,必須編制、執(zhí)行技術措施計劃。
1.技術措施計劃的主要內容
(1)加快施工進度方面的技術措施。
(2)保證和提高工程質量的技術措施。
(3)節(jié)約勞動力、原材料、動力、燃料的措施。
(4)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結構、新材料的措施。
(5)提高機械化水平、改進機械設備的管理以提高完好率和利用率的措施。
(6)改進施工工藝和操作技術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措施。
(7)保證安全施工的措施。
2.施工技術措施計劃的編制
(1)施工技術措施計劃應同生產計劃一樣,的進度與指標為依據。按年、季、月分級編制,并以生產計劃要求(2)編制施工技術措施計劃應依據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
(3)編制施工技術措施計劃時,應結合施工實際,公司編制年度技術措施綱要;分公司編制年度和季度技術措施計劃;項目經理部編制月度技術措施。
(4)項目經理部編制的技術措施計劃是作業(yè)性的,因此在編制時既要貫徹上級編制的技術措施計劃,又要充分發(fā)動施工員、班組長及工人提合理化建議,使計劃有群眾基礎。
(5)編制技術措施計劃應計算其經濟效果。
3.技術措施計劃的貫徹執(zhí)行
(1)在下達施工計劃的同時,下達到棟號長、工長及有關班組。
(2)對技術措施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應認真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督促執(zhí)行。如果無法執(zhí)行,應查明原因,進行分析。
(3)每月底施工項目技術負責人應匯總當月的技術措施計劃執(zhí)行情況,填寫報表上報、總結、公布成果。
(六)施工組織設計工作
施工組織設計是一項重要的技術管理工作,也是施工項目管理規(guī)劃。
5.施工項目技術管理的組織體系[3]
(1)項目經理部必須在企業(yè)總工程師和技術管理部門的指導和參與下建立技術管理體系。應根據項目規(guī)模設項目總工程師、主任工程師或工程師作技術負責人,其下設技術部門、工長和班組長。
(2)項目技術負責人應履行以下主要職責:①領導施工項目的技術管理工作;②主持制訂項目的技術管理工作計劃;③組織有關人員熟悉與審查圖紙,主持編制施工項目管理實施規(guī)劃并組織實施;④進行技術交底;⑤組織做好測量及其核定;⑥指導質量檢驗與試驗;⑦審定技術措施計劃并組織實施;⑧參加各類工程驗收,處理質量事故;⑨組織各項技術資料的簽證、收集、整理和歸檔;⑩領導技術學習,交流技術經驗。
(3)項目經理部的技術工作應符合下列要求:①項目經理部在接到工程設計圖紙后,按過程控制程序文件要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內部審查,對設計疑問及存在問題加以匯總。②參與設計外審。在內審的基礎上,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參與發(fā)包人組織的設計會審,提出設計變更意見,進行一次性設計變更洽商。③在施工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設計圖紙中存在問題,或因施工條件變化必須補充設計,或需要材料代用,可向設計人提出工程變更洽商書面資料。工程變更洽商應由簽字有效人簽字。④編制優(yōu)化施工方案。⑤進行技術交底必須貫徹施工驗收規(guī)范、技術規(guī)程、工藝標準、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等要求。書面資料應由簽發(fā)人和審核人簽字,用后歸人技術資料檔案。⑥項目經理部應將分包人的技術管理納入技術管理體系,對其施工方案的制訂、技術交底、施工試驗、材料試驗、預檢和隱檢、竣工驗收等,進行系統(tǒng)的過程控制。⑦對后續(xù)工序質量有決定作用的測量與放線、模板、翻樣、預制構件吊裝、設備基礎、各種基層、預留孔、預埋件、施工縫等進行施工預驗并做好記錄。⑧根據有關規(guī)定對各類隱蔽工程進行隱檢,做好隱驗記錄,辦理隱驗手續(xù),由參與各方責任人簽認。⑨項目經理部應按施工項目管理實施規(guī)劃和企業(yè)的技術措施綱要實施技術措施計劃。⑩項目經理部應設技術資料管理人員,做好技術資料的收集、整理和歸檔工作,并建立技術資料臺賬。
6.施工項目技術負責人的主要職責[2]
(1)直接領導施工員、技術員及有關職能人員的技術工作。
(2)負責貫徹執(zhí)行技術法規(guī)、標準和上級的技術決定,制定施工項目技術管理制度。
(3)組織有關人員熟悉圖紙,編制分項工程和單位工程的施工方案,組織按施工組織設計施工。
(4)向施工項目組織內有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5)負責組織復查單位工程的測量定位、找平、放線工作,指導作業(yè)隊和班組的質量檢查工作。
(6)審定施工技術組織措施計劃并組織實施。
(7)參加隱蔽工程驗收,處理質量事故并向上級報告。
(8)負責組織工程檔案中各項技術資料的簽證、收集、整理,并匯總上報。
(9)領導項目組織技術學習,總結交流技術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