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設備
目錄
1.什么是特種設備[1]
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和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
2.特種設備的內涵[1]
1.特種設備應具備的兩個基本特征是:“涉及生命安全、危害性較大”的設備和設施;
2.特種設備種類有: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機動車輛八種特種設備。
(一)鍋爐,是指利用各種燃料、電或者其他能源,將所盛裝的液體加熱到一定的參數,并承載一定壓力的密閉設備;
(二)壓力容器,是指盛裝氣體或者液體,承載一定壓力的密閉設備;
(三)壓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壓力,用于輸送氣體或者液體的管狀設備;
(四)電梯,是指動力驅動,利用沿剛性導軌運行的箱體或者沿固定線路運行的梯級(踏步),進行升降或者平行運送人、貨物的機電設備,包括載人(貨)電梯、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等;
(五)起重機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動重物的機電設備;
(六)客運索道,是指動力驅動,利用柔性繩索牽引箱體等運載工具運送人員的機電設備,包括客運架空索道、客運纜車、客運拖牽索道等;
(七)大型游樂設施,是指用于經營目的,承載乘客游樂的設施;
(八)廠內機動車輛,是指僅限于在廠礦、機關、團體、學校、碼頭、貨場、生產作業(yè)區(qū),搬運作業(yè)以及工程施工作業(yè)等。其中包括各類叉車、推土機、裝載機、搬運車等。
3.特種設備的使用[2]
1.特種設備的購置
要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首先必須把好特種設備的準入關,特種設備在選購時,除滿足生產要求外,根據規(guī)定必須保證安全要求,選購必須進行嚴格審查,保證產品質量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出廠標準,同時達到使用和安全要求。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使用符合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的特種設備,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前,使用單位應當對購置的特種設備是否符合以下相關文件進行判斷。
(1)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的設計文件。
(2)產品質量合格證明。
(3)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
(4)監(jiān)督檢驗證明等文件。
2.特種設備的注冊登記
新增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使用單位必須持監(jiān)督檢驗機構出具的驗收檢驗報告和安全檢驗合格標志,到所在的地、市級以上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機構注冊登記。將安全檢查合格標志固定在特種設備顯著位置上后,方可投入正式使用。
3.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的管理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及時對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進行特種設備安全教育和培訓,保證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具備必要的特種設備安全作業(yè)知識。在作業(yè)中嚴格執(zhí)行特種設備的操作規(guī)程和有關的安全規(guī)章制度,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必須經過專業(yè)培訓和考核,取得國家統(tǒng)一的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資格證書后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yè)或者管理工作。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在作業(yè)過程中發(fā)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管理人員和單位有關負責人報告。
4.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并保證特種設備技術檔案的完整、準確。特種設備檔案必須是從特種設備的設計、制造、使用、檢修全過程的文字記載,它向人們提供特種設備各個過程的具體情況,有利于掌握和分析特種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情況,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制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
(2)特種設備的定期檢查和定期自行檢查記錄。
(3)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4)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yǎng)記錄。
(5)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5.特種設備的安裝、維修保養(yǎng)與改造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對特種設備進行安裝、維修保養(yǎng)和改造時必須請有相應資質證書的單位來完成??⒐ず?,安裝、維修保養(yǎng)、改造的施工單位應當在驗收后30日內將有關技術資料移交使用單位。使用單位應當將其存入該特種設備的安全技術檔案。特種設備的安裝、改造、重大維修過程必須經過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檢驗,未經監(jiān)督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不得出廠或者交付使用。
6.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性能的定期檢驗
在用特種設備實行安全技術性能定期檢驗制度。使用單位必須按期向所在地的監(jiān)督檢驗機構申請定期檢驗,及時更換安全檢驗合格標志中的有關內容。安全檢驗合格標志超過有效期的特種設備不得使用。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對在用特種設備應當至少每月進行一次自行檢查,并作出記錄。當檢查日常維護保養(yǎng)時發(fā)現異常情況的,應當及時處理。同時在用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作出記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定期檢驗要求,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xù)使用。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發(fā)生異常情況,使用單位應當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7.特種設備的報廢
標準或技術規(guī)程中有壽命要求的特種設備或零件應當按照相應的要求予以報廢處理,特種設備進行報廢處理后,使用單位應向負責該特種設備注冊登記的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機構報告。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者超過安全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使用年限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及時予以報廢,并應當向原登記的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部門辦理注銷。
8.建立特種設備應急救援頇案
特種設備的使用單位應根據特種設備的不同特性建立相適應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定期演練,對其可行性、符合性和有效性進行檢驗,確保當事故發(fā)生時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能真正起作用,防止災害擴大,將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一旦事故發(fā)生必須按照有關規(guī)定及時向當地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機構及有關部門報告,在爆炸危險場所使用的特種設備還必須符合防爆安全技術條件。
總之,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接受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依法進行的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特種設備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對本單位特種設備的安全全面負責,同時還應當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責任制度,包括技術檔案管理、安全操作、常規(guī)檢查、維修保養(yǎng)、定期報檢和應急措施在內的特種設備安全使用和運營的管理制度,使特種設備的管理部門和操作人員全面掌握其安全性能和技術狀況,了解和掌握運行規(guī)律,防止盲目使用特種設備,從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特種設備事故的發(fā)生。
9.特種設備行政許可及定期檢驗
1)特種設備行政許可
(1)特種設備行政許可規(guī)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在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辦理特種設備使用登記。
(2)特種設備行政許可變更。特種設備停用、注銷、過戶、遷移、重新啟用應到質監(jiān)部門辦理相關手續(xù)。
(3)作業(yè)人員持證上崗。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必須經質監(jiān)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tǒng)一格式的證書方可上崗操作。作業(yè)人員必須與企業(yè)辦理聘任手續(xù)并到質監(jiān)部門備案。
2)特種設備定期檢驗
(1)特種設備報檢。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在特種設備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各特種設備的檢驗日期可從檢驗報告、合格標志查看)。
(2)特種設備報檢要求。起重機械報檢時必須提供保養(yǎng)合同、有效的作業(yè)人員證件。
(3)特種設備換證。特種設備檢驗合格后,攜帶使用證、檢驗合格標志、檢驗報告、保養(yǎng)合同、保養(yǎng)單位的保養(yǎng)資質到質監(jiān)部門辦理年審換證手續(xù)。
特種設備安全培訓: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在落實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包括管理人員)持證上崗的基礎上,必須在本單位內對特種設備作業(yè)進行業(yè)務培訓和安全、節(jié)能教育。做到有安全培訓計劃,有培訓記錄,有培訓考核。
4.特種設備的檢測[3]
(1)宏觀檢查:包括直觀檢查和量具檢查,用于直接發(fā)現和檢驗容器內、外表面比較明顯的缺陷。
①直觀檢查的檢查方法:肉眼檢查、反光鏡或內窺鏡伸入容器內進行檢查、放大鏡觀察、用手觸摸內表面檢查、用手錘進行錘擊檢查等。
②量具檢查的檢查方法:用拉線或量具檢查設備的結構尺寸;用樣板檢查形狀、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超聲波測厚儀測量容器的剩余壁厚;用平直尺、游標卡尺檢查設備的平直度等。
(2)無損檢測的檢查目的:
①保證產品質量;
②保障安全使用;
③改進制造工藝:
④降低生產成本。檢查方法:包括射線檢測、超聲波檢測、磁粉檢測、滲透檢測、渦流檢測、聲發(fā)射探傷法、磁記憶檢測。
(3)測厚:需要采用特殊的物理方法,最常用的是超聲波。
(4)化學成分分析:有原子發(fā)射光譜分析法和化學分析法。
(5)金相檢驗:分為宏觀金相和微觀金相,折斷面檢查是宏觀金相的一種。
(6)硬度測試:用來判斷材料強度等級或者鑒別材質的方法。
(7)斷口分析:通過肉眼或使用儀器觀測與分析金屬材料或金屬構件損壞后的斷裂截面,來探討材料與構件損壞有關的各種問題的一種技術。
(8)耐壓試驗包括液壓試驗(水壓試驗)和氣壓試驗,是一種驗證性的綜合檢驗。主要用于檢驗壓力容器承受靜壓強度的能力。
(9)氣密試驗:檢查方法如下。
①被檢查的部位涂(噴)刷肥皂水,檢查肥皂水是否鼓泡;
②檢查試驗系統(tǒng)和容器上裝設的壓力表,其指示是否下降;
③在試驗介質中加入體積分數為1%的氨氣,將被檢查部位表面用5%硝酸汞溶液浸過的紙帶覆蓋,如果有不致密的地方,氨氣就會透過而使紙帶的相應部位形成黑色的痕跡。
(10)爆破試驗:對壓力容器的設計與制造質量,以及其安全性和經濟性進行綜合考核的一項破壞性驗證試驗。
(11)力學性能試驗:目的是檢測材料及焊接接頭的力學性質;檢測方法有拉力試驗、彎曲試驗、常溫和低溫沖擊試驗、壓扁試驗等。
(12)應力應變測試目的是測出構件受載后表面的或內部各點的真實應力狀態(tài)。主要測試方法有電阻應變測試法、光彈性方法、應變脆性涂層法和密柵云紋法等。
(13)應力分析:分析構件在載荷作用下的各應力分量。
(14)斷裂力學分析:應用斷裂理論,對焊接缺陷構件的剩余強度和壽命進行分析的方法。
(15)風險評估將設備發(fā)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造成的嚴重程度進行綜合考慮,將設備劃分成不同的風險等級。
5.特種設備生產的管理規(guī)定[4]
(1)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應執(zhí)行《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例》(國務院令第549號),以及國家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制定并公布的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生產活動。
(2)特種設備的設計單位需經省一級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的許可,方可從事設計活動。
(3)鍋爐、壓力容器中的氣瓶、氧艙和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設計文件,應當經省一級或副省級質量技術監(jiān)督管理部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鑒定,方可用于制造。
(4)特種設備出廠時,應附有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監(jiān)督檢驗證明等文件。
(5)從事特種設備的安裝、改造、維修等工作的單位,需取得質量技術監(jiān)督管理部門的許可資格,方可從事相應的工作。跨省從事特種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工作還需憑已經取得的許可資格,到該地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辦理備案手續(xù)。
(6)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的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前到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辦理報裝手續(xù),報裝批復后方可施工。
(7)特種設備的安裝、改造、維修竣工后30日內,施工單位將有關技術資料移交使用單位。使用單位應當將其存入該特種設備的安全技術檔案。
(8)特種設備需經由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監(jiān)督檢驗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6.特種設備使用的主要規(guī)定[4]
(1)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前或者使用后30日內,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向直轄市或者設區(qū)的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登記。登記標志應當置于或者附著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2)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安全技術檔案內容如下。
①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制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
②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
③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④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yǎng)記錄。
⑤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3)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對在用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yǎng),并定期自行檢查,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并做出記錄。在用特種設備進行自行檢查和日常維護保養(yǎng)時,如發(fā)現異常情況,應當及時處理。
(4)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定期檢驗要求,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5日,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xù)使用。
(5)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fā)生異常情況,使用單位應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制定特種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
(6)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者超過安全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使用年限,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及時予以報廢,并應當向原登記的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辦理注銷。
(7)特種設備的作業(yè)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經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tǒng)一格式的特種作業(yè)人員證書,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yè)或者管理工作。
7.特種設備檔案管理[2]
1.特種設備檔案記錄
(1)特種設備日常使用狀態(tài)記錄(特種設備運行記錄)。根據特種設備的類別分別印制特種設備日常使用狀態(tài)記錄,將設備的使用狀態(tài)記錄在案。
(2)特種設備維護保養(yǎng)記錄(包括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保養(yǎng)記錄)。根據特種設備類別分別印制特種設備維修保養(yǎng)記錄,每次對設備維護保養(yǎng)做好記錄。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yǎng)必須由有資質的單位負責,維護保養(yǎng)后,維護保養(yǎng)人員和用戶應在保養(yǎng)單上簽名,保養(yǎng)單至少一式二份,用戶和維護保養(yǎng)單位各留一份存檔,并且至少15日對電梯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
(3)特種設備檢查記錄。根據特種設備類別分別印制特種設備定期自行檢查記錄(包括日檢、月檢、年檢記錄),每月至少進行一次自行檢查,并記錄在案。
(4)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印制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當特種設備出現運行故障和事故時,詳細記錄故障或事故出現的原因、解決方法等。
(5)定期檢驗整改記錄。將每次定期檢驗主要存在問題及落實整改情況記錄在案。
(6)鍋爐房記錄。鍋爐房要設立6種記錄:鍋爐及附屬設備的運行記錄;交接班記錄;水處理設備運行及水質化驗記錄;設備檢修保養(yǎng)記錄;單位主管領導和鍋爐房管理人員檢查記錄;事故記錄。
2.檔案分類管理
(1)文件法規(guī)類。將特種設備的法律法規(guī)、文件統(tǒng)一存放。
(2)綜合管理類。將特種設備安全責任制、管理制度、操作規(guī)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管理結構圖、專職兼職安全管理員任命書、特種設備使用管理安全責任承諾書等統(tǒng)一存放。
(3)特種設備總臺賬類。使用賬本或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對特種設備臺賬進行管理,賬物相符,能方便索引到相應的檔案信息。至少包括如下內容:設備分布情況,最好有本單位的特種設備分布圖,特種設備臺賬,將本單位特種設備分類登記在冊,包括:注冊號、使用登記證號、電梯年審隋況、定期檢驗情況等;安全附件管理臺賬,將本單位特種設備安全附件分類登記在冊,并標明安全附件安裝所在的設備;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管理臺賬,將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及相關的管理人員的基本情況登記在冊,并注明作業(yè)人員所操作的特種設備;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類,將每年的培訓計劃、培訓情況、考核情況作業(yè)人員證或復印件等資料統(tǒng)一存放,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證件應有使用單位的聘用記錄并到質監(jiān)局備案,證件在有效期內;應急救援類,將特種設備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計劃、演練情況資料統(tǒng)一歸檔;技術檔案類,以一臺設備一個技術檔案為原則(可用多個檔案盒存放),將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制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特種設備使用證、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表、定期檢驗報告、安全附件校驗報告統(tǒng)一存放;特種設備相關記錄類,特種設備記錄每月歸檔整理一次,將設備日常使用狀態(tài)記錄、特種設備維護保養(yǎng)記錄、特種設備檢查記錄、特種設備交接班記錄、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統(tǒng)一存放。
8.特種設備現場管理[2]
(1)現場設備與臺賬相符?,F場設備與設備臺賬,以及設備布置圖相一致。
(2)懸掛使用登記證。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可使用復印件)應置于特種設備旁邊。
(3)安全標志、標識的張貼。
①機電類合格標志。電梯、大型游樂設施等特種設備的檢驗合格標志應置于易于乘客注意的顯著位置;起重機檢驗合格標志應張貼在該設備的電源控制箱的空白處;叉車的檢驗合格標志應張貼在叉車的顯眼位置。
②警示標志、安全注意事項。電梯、大型游樂設施等特種設備的警示標志、安全注意事項應置于為乘客注意的顯著位置。
③禁用標志。特種設備停用后,應將設備的電源斷開,在設備顯眼的地方張貼“禁止使用”的標志。
④壓力管道標志。在壓力管道顯眼地方應標明管道的介質名稱及介質流向。
⑤重點監(jiān)控特種設備標志。納入天津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關于開展對特種設備實施重點監(jiān)控工作的意見》范圍管理的重點監(jiān)控特種設備應在設備明顯位置標注“重點監(jiān)控特種設備”。
(4)特種設備管理制度、責任制、操作規(guī)程的張貼。將特種設備管理制度、責任制、操作規(guī)程張貼到相應的部門、工作崗位、特種設備使用場所。
(5)設備安全運行情況。
①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在校驗有效期內,并靈敏可靠;特種設備在許可條件下使用,無異常情況出現。
②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持有效證件上崗(隨身攜帶副證以備檢查),對設備運行情況及時進行記錄(查驗設備運行記錄),無違章作業(yè)現象。
(6)設備環(huán)境情況。設備環(huán)境整潔通暢,符合設備的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