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外部公共關系

百科 > 公共關系 > 外部公共關系

1.什么是外部公共關系[1]

組織或企業(yè)外部的公共關系是指與其運行過程發(fā)生一定聯(lián)系的所有外部關系的總和。

2.外部公共關系的內容[1]

 外部公共關系具體包括:消費者關系社區(qū)關系、政府關系、 媒介關系、競爭關系、經銷商關系、供應商關系等。

3.外部公共關系的建立[2]

一、外部公共關系建立的基礎

所有的組織參與社會活動都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各個目的性體現為若干的利益點。公共關系是主體與客體雙方在共同利益基礎上形成的連帶關系,只有找出能引起關系雙方共鳴的利益點才能具備建立外部公共關系基礎。同時,利益不是從天而降的,需要關系雙方在社會活動中協(xié)同創(chuàng)造,并依靠分配機制來各取所需。協(xié)同創(chuàng)造,需要彼此了解、信任、團結,并心心相印、志趣相投。傳播、溝通、協(xié)調、引導、協(xié)作是建立外部公共關系的主要手段。

二、確立外部公共關系主體

社會組織門類很多,不同組織所面對的外部公共關系不同,其采用的關系手段也就不同。為了確保能有效建立外部公共關系,根據共性特點,社會組織可以分成:營利性組織、非營利性組織。營利性組織是以創(chuàng)造經濟利益為主要目的的社會組織,包括工業(yè)企業(yè)、農業(yè)生產單位、商業(yè)企業(yè)、服務業(yè)、旅游業(yè)等。非營利性組織是為國家或社會公益事業(yè)服務,不以盈利為目的社會機構和團體,包括:政府部門、警察機構、新聞媒體、紅十字會、福利慈善機構、博物館等。本書確立的外部公共關系主體為營利性組織。

三、外部公共關系運行方法

外部公共關系的運行需要圍繞關系目標,針對外部不同公眾的個性、特點、期望、要求及利益共鳴點,選擇恰當的傳播、溝通、協(xié)調、引導、協(xié)作等手段,建立緊密的公共關系,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

針對消費者,組織要強調產品、服務質量,講究誠信,注重新產品開發(fā),善于傳播先進文化,積極引導行業(yè)潮流,不斷提高專業(yè)化管理水平。同時要注重向社會公眾傳遞經營信息,有效開展公共關系活動,以此擴大組織的社會影響力,獲得公眾的熟知、信任和支持。

針對競爭者,組織要注重維護行業(yè)的經營秩序,力求同競爭者之間達成利益共識,并可利用雙方資源優(yōu)勢實現局部合作,緩解彼此的敵對情緒。同時,也要樹立防范意識,對核心技術和經營決策要采取保密措施,并要預防競爭者采取尖銳的競爭手段,對組織的生存構成威脅。

針對供應商,組織要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緊密雙方的共同利益。同時,要加強信息溝通和意見交流,及時解決合作中的矛盾和問題。并可通過組織交流會或定期拜訪,加深彼此感情,增進彼此情義。

針對分銷商,組織要注重開發(fā)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健全售后服務體系,制定積極的分銷政策,加強信息溝通和協(xié)作配合,確保及時、準確供貨。并應注重品牌建設,加強分銷渠道管理,大力給予營銷支持,幫助分銷商解決經營中存在和發(fā)生的問題??赏ㄟ^定期舉行座談會,委派業(yè)務代表駐點等方式,緊密分銷渠道關系,增強分銷商的合作信心,充分調動分銷商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針對金融機構,組織要加強聯(lián)系,認真學習金融法規(guī)、政策,強調合法經營、誠信經營。發(fā)生信貸業(yè)務的,應依據約定,按期支付利息和歸還本金,建立良好的信譽等級。逢年過節(jié)可主動登門拜訪,積極參加金融機構組織的公眾活動,以獲得金融機構的信賴。

針對政府部門,組織要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和文件精神,做到守法經營、足額納稅。并應注重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主動幫助政府解決就業(yè)等社會問題,以贏得政府的好評和支持。

針對市政單位,組織要遵守市政單位的管理規(guī)定,維護好市政設施,按期繳納消耗的各類能源費用,積極配合、支持市政單位檢查、檢修工作。逢年過節(jié)可主動登門拜訪,拉近雙方情感。

針對新聞媒介,組織要同記者、編輯保持良好的公共關系,經常溝通和交流。并要善于制造新聞熱點,不定期主辦新聞發(fā)布會,以吸引社會與媒體的關注,借助媒體的宣傳影響力,提高組織知名度和美譽度。

針對名流人士,組織要善于利用名流人士在社會中的威望、身份和資源,廣泛嫁接社會資源,加強組織關系潛力的挖掘。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