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市場引力

百科 > 營銷術語 > 市場引力

1.什么是市場引力

市場引力是指市場對企業(yè)生產的特定產品的吸引能力。

狹義市場引力具有雙重含義:

其一,它是指狹義市場上的吸引力,即僅僅指市場在作為商品或經濟資源交換場所,也即有形市場時的吸引力;

其二,指狹義的市場引力,即單純指市場對資源和商品的吸引與聚集力量,而不包括在此同時促進商品和資源在整個經濟范圍內流動的過程。

廣義市場引力也具有雙重含義:

其一,它是指廣義的市場所具有的吸引力.即市場作為社會經濟資源配置體系對經濟資源的吸引與聚集力量;

其二,是指廣義的市場引力,即不僅包括市場對資源的吸引與聚集,而且包括市場在整個社會范圍內對社會經濟資源的組織與安排。

2.市場引力的構成

(1)市場規(guī)模,即市場需求量的大小。市場需求量越大,則標志市場對企業(yè)生產該產品越有吸引力。

(2)產品壽命周期的階段,即產品的獲利期間。處于投入期和成長期的產品獲利期間較長,則富有吸引力。

(3)產品的贏利性。若某產品的市場獲利能力高,則資本贏利能力強,就會吸引企業(yè)生產。

(4)產品的重要性。若產品在國民經濟中處于重要地位,是關系國家經濟命脈、國家安全、國計民生的高新技術和主導產業(yè)產品,則對企業(yè)的生產富有吸引力。

3.產生市場引力的原因

1.深層原固:市場是一種節(jié)省交易費用的制度安排

從產權經濟學的視野看,市場乃是一種資源配置的制度安排。在比較定型的市場出現(xiàn)以前,人們之間的交換是偶然的。而且,交易費用,包括搜尋費用、談判費用、實施費用,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社會來說,都可能相當高。市場本身的運轉雖然也造成市場費用,但是,相對于分散的交換來說,市場的出現(xiàn)大大降低了交易費用。

正如道格拉斯·諾斯在評價l6世紀市場建設的歷史功績時說:“尼德蘭市場的建立是降低搜尋費用的辦法,永久性交易所的設立提供了標準的交易方式,降低了談判費用。實施費用即保證交易合同的條款如約履行的費用也在同期下降了。”可見,市場是一種有利于減少交易者及整個社會的交易費用,提高交易關系穩(wěn)定度的制度。正是由于這一深層的優(yōu)越性,市場具有了對于廣大交易者的吸引作用,交易者樂于到市場從事交易活動。商品按照其“監(jiān)護人”即商品所有者的意志向市場匯集 這是市場引力的深層基礎。

2.物質基礎:市場自身能量高度密集

從廣義上說、市場作為商品生產者經濟關系的總和,是彌漫于整個社會經濟系統(tǒng)的,即堅現(xiàn)出“場”的形式 而狹義市場。即有形市場(包括前述城市市場以及各種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不過是整個市場“場” 中的一些“質點”。而這些“質點”不過是整個“場” 中能量最為密集的領域。正是這種能量的密集性,構成了市場引力的物質基礎。

市場自身能量的密集性,突出表現(xiàn)在下述兩個方面:

其一,市場上交易設施相對比較完善.市場設施,如交易場所、交易工具、交易服務體系等,是市場的物質載體,也是市場物質能量從而市場引力產生的物質基礎。

其二,市場信息能量密集。市場是供求關系的總和, 具有高度密集的市場信息。

相對于非市場區(qū)域而言,市場上信息的密集性表現(xiàn)在:

(1)信息種類多 市場上除了供求信息以外,還有政策信息、技術信息、價格信息等。

(2)影響范圍廣 某種商品的需求信息不僅影響該種商品的直接供需者,還影響相關商品(包括前聯(lián)商品和后聯(lián)商品)的供需者,由此形成擴散圈而影響每個相關市場主體。

(3)傳遞效率高 每個市場主體對特定市場信息敏感,因此,市場主體接受特定信息的速度往往很快。

(4)市場上的信息一般具有較高的可信性和實用性。

此外,市場上交易服務質量高、市場機會多等。所有這些。使得市場成為一個能量高度密集的場所,這是市場引力產生的物質基礎。

3.現(xiàn)實基礎:供求不平衡形成的“洼地”效應

在自然界,引力是以物體問的距離和“勢差”、“位差”為基礎的。市場引力亦是如此。在市場上,某種產品或資源的供求失衡,特別是供不應求狀況,客觀上造成一種 洼地”效應,吸引產品或資源流入,平衡供求關系。

資本市場對資本流動的引力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資本“洼地”效應。例如,觀察國際資本市場上資本流動趨勢可以發(fā)現(xiàn),資本流向主要取決于國際資本市場上的供求格局。80年代,西方國家經濟普遍蹈入停滯,其資本呈現(xiàn)相對過剩格局.而亞太地區(qū)經濟高速增長,資本呈供不應求態(tài)勢,這種“位差”使亞太地區(qū)處于整個國際資本市場的?!巴莸亍?,構成亞太地區(qū)吸引國際資本流入的現(xiàn)實基礎。

進入1994年,亞太地區(qū)資本供不應求態(tài)勢未變,但隨著北美自由貿易協(xié)定生效,墨西哥對國際資本需求增加,供求缺口加大,加上自1903年底開始,美國經濟開始復蘇,對資率需求增大,困此,北美地區(qū)形成了一片資本“洼地”,這一點增強了北美地區(qū)對國際資本的引力,而相對削弱了亞太地區(qū)對國際資本的引力效應。

在國內市場上,也可觀察到這種由于“位差”而形成的“洼地”效應。近幾年日漸強盛的“民工潮”,在很大程度上系由于沿海地區(qū)勞動力市場的供不應求,使得 沿海成為勞動力市場上的一片“洼地”。至于商品市場煎商品的引力,則直接源于基于供求差、季節(jié)差、地醫(yī)差等“位差”形成的這類商品的價格差、利潤差等。

4.市場引力的機制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