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樞紐
1.什么是運輸樞紐
運輸樞紐是兩種以上運輸方式的銜接地區(qū),是大量的客、貨流的集散地。車站、港口、機場及各類運輸線路是組成樞紐的基礎設施。運輸樞紐的布局在綜合運輸體系中尤為重要。
在運輸樞紐內,共同辦理長途、短途、城市和企業(yè)間的客、貨運輸所需要辦理的各種運輸手續(xù),進行裝卸、到發(fā)、中轉、編組、維修、保養(yǎng)等綜合作業(yè)。[1]
2.運輸樞紐的分類[2]
運輸樞紐可按以下幾種方法進行分類:
(1)按地理位置分:
1)陸路運輸樞紐,如北京、鄭州;
2)濱海運輸樞紐,如上海、大連;
3)通航江河岸邊運輸樞紐,長江干流從宜賓至上海共有13個此類運輸樞紐。
(2)按承擔的客貨運輸業(yè)務分:
1)中轉樞紐。以辦理中轉或直通客貨運輸業(yè)務為主,地方運量比例很小,如鄭州;
2)地方性樞紐。以辦理地方作業(yè)為主,中轉運輸量較少,如本溪、鞍山;
3)混合樞紐。具有大量的地方業(yè)務,同時還辦理相當數量的直通客貨運輸業(yè)務,如蘭州、成都。
(3)按交通方式的組合分:
1)鐵路——道路樞紐。這種由陸路干線組成的樞紐都分布于內陸地區(qū),在較長的時期中,這是運輸樞紐的主要形式。我國運輸樞紐目前有43%屬于此類。
2)水路——道路樞紐。由河運或海運與道路運輸方式組成,一般水運起主要作用,道路以集散客貨為主。
3)水路——鐵路——道路運輸樞紐,因水路有海、河之分,此類樞紐又包括:海運——河運——鐵路——道路樞紐,海運——鐵路道路樞紐,河運——鐵路——道路樞紐。前兩種都以海運為主,并有龐大的水路聯(lián)運設施系統(tǒng),如我國的上海,荷蘭的鹿特丹,俄羅斯的圣彼得堡(列寧格勒);后一種有些以鐵路為大宗,有些以水運為主,如武漢。
4)綜合運輸樞紐。這是交通運輸發(fā)展的高級階段。其具體組成方式有的由鐵、公、水、空、管多條干線組成,有的無水而由其他四種方式組成。上海、北京、沈陽、天津、武漢等均已形成了多方式組合的綜合交通運輸樞紐。
(4)按交通運輸干線與場站空間分布形態(tài)分:
1)終端式樞紐,分布于陸上干線的盡端或陸地的邊緣處,如烏魯木齊、青島;
2)伸長式樞紐。干線從兩端引入呈延長式布局,如蘭州;
3)輻射式樞紐。各種干線可以從各個方向引入,如鄭州、徐州;
4)輻射環(huán)形樞紐。由多條放射干線和將其連接起來的環(huán)線構成,如北京;
5)輻射半環(huán)形樞紐分布于海、湖、河岸邊城市。
3.運輸樞紐的功能[3]
運輸樞紐基本功能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運輸樞紐是多種運輸方式的交匯點,是大宗客貨流中轉、換乘、換裝與集散地,是各種運輸方式銜接和聯(lián)運的主要基地。
2.運輸樞紐是同一種運輸方式多條子線相互銜接,進行客貨中轉及對營運車輛、船舶、飛機等進行技術作業(yè)和調節(jié)的重要基地。
3.從旅客到達樞紐再到離開樞紐的時間內,為其提供舒適的環(huán)境和服務,包括飲食服務;提供貨物堆放、存儲場所,包括包裝、處理等服務;辦理運輸手續(xù),貨物稱重,路線選擇,路單填寫和收費;旅客購票,檢票;運輸工具的停放、技術維護和調度等。
4.運輸樞紐多依托于一個城市,是城市實現(xiàn)內外聯(lián)系的橋梁和紐帶,對城市的形成和發(fā)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從運輸樞紐在運輸全過程中所承擔的主要作業(yè)來看,它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四種主流作業(yè):直通作業(yè)、中轉作業(yè)、樞紐地方作業(yè)以及城市對外聯(lián)系的相關作業(yè)。
4.運輸樞紐的運作流程[3]
運輸樞紐的功能包括運輸組織、中轉、裝卸、倉儲、信息服務及其他輔助服務,其核心是為旅客(貨物)提供進入或離開某種運輸方式,在同一運輸方式內或在不同運輸方式間完成換乘(換裝)的途徑。
貨物起運和中轉需要在樞紐場站完成裝車(箱)或換裝作業(yè),部分集裝箱需要在樞紐場站完成拆裝箱作業(yè),有些貨物需要在樞紐場站堆放或儲存,有時需要很多作業(yè)才能完成中轉服務。為了分析、評價運輸樞紐完成其基本功能的方式,以客運為例說明客運樞紐的作業(yè)流程,它描述了從旅客到達至旅客離去的流程。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