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項
1.什么是詞項[1]
詞項是指通過揭示對象特有屬性來指稱和表達對象的思想。詞項在邏輯學中是構成命題的基本要素。在傳統(tǒng)邏輯中,詞項是構成直言命題的要素,它主要是指直言命題中的主項和謂項;而在現代謂詞邏輯中,詞項則被分解為個體詞和謂詞,量詞和聯結詞,等等。傳統(tǒng)邏輯與現代邏輯對詞項的理解有很大差別。
亞里士多德傳統(tǒng)邏輯主要表現為詞項邏輯,因此,準確地認識把握詞項,是準確把握傳統(tǒng)邏輯的首要前提。那么,什么是傳統(tǒng)邏輯所討論的詞項呢?
傳統(tǒng)邏輯認為,詞項是指稱和表達對象的思想。
詞項指稱表達的對象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客觀存在的對象,一類是主觀想象、猜測或虛構的對象。
客觀存在的對象一般也被分為兩類:一類是客觀存在的實體,如一個個具體的人,具體的物,等等;另一類是這些實體所具有的屬性。屬性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實體所具有的性質,如實體的形狀:實體的色彩等等。另一種屬性是存在于實體之間的關系,如一實體大于另一實體的“大于”關系??傊?,客觀存在的萬事萬物,以及這些事物的種種屬性都是詞項指稱的對象。
不僅客觀存在的對象,人們主觀想象、猜測或虛構的各種對象也都是詞項指稱的對象。主觀想象的對象如上帝、神仙、鬼怪等。主觀猜測的對象如外星人、長白山怪獸、神農架野人等。人們虛構的對象如賈寶玉、林黛玉、令狐沖等。
詞項是一種思想形態(tài)的東西。在我們的思想中對象不可能以原形存在,而是表現為各種屬性的總和。因此我們是通過把握對象的屬性來把握對象的。而詞項所以能指稱表達對象則是因為它揭示了對象的特有屬性,
對象的屬性有特有屬性和非特有屬性的區(qū)分。所謂特有屬性是指只為一個對象所具有,因此能將該對象與其它對象區(qū)分開來的屬性;非特有屬性則是那些雖然為對象所有,但不具有區(qū)別性的屬性。
例如,就人來說,人作為一種動物,具有如下多方面的屬性:
- A:能思維,有語言
- B:會制造和使用工具
- C:能直立行走,沒有羽毛
- D:能血液循環(huán),用肺呼吸
- E:需要水,離不開氧
- F:有耳朵、鼻子等等。
其中,屬性A、B、C只有人具有。一說“能思維,有語言的動物”我們說知道說的是人,運用這些屬性我們能將人與其它動物區(qū)分開來。因此這些屬性是人的特有屬性。
而屬性D、E、F雖然為人所具有,但不只人具有這些屬性。說到“能血液循環(huán),用肺呼吸的動物”我們會想到哺乳動物而不是人,因為所有哺乳動物都具有這樣的屬性。而說到“需要水,離不開氧的東西”我們會想到所有生物,因為所有生物都具有這樣的屬性。運用這些屬性不能將人和其它東西區(qū)分開來,因此,它們是人的非特有屬性。
一種屬性是否是特有屬性要根據對象才能確定。如“能思維,有語言的動物”相對詞項“人”而言是特有屬性,但相對詞項“中國人”來說,它就不是特有屬性了。
人們還可以對屬性進行進一步的區(qū)分,如區(qū)分為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固有的和非固有的,等等。但這些區(qū)分對理解詞項來說沒什么意義。我們用詞項指稱對象需要把握的是對象的特有屬性,以致能將該對象與其它對象區(qū)分開來。我們強調的是區(qū)別性。只要具有區(qū)別性的屬性就是特有屬性,無論它是否反映對象的本質。
2.詞項的內涵與外延[2]
既然詞項是概念及其語言形式的統(tǒng)一體,那么,詞項也就有了相應的所指與范圍。這就形成了詞項的兩個基本特征:詞項的內涵與外延。
詞項的內涵就是詞項表達的概念,也就是詞項所指稱對象的特有屬性。通常稱之為詞項的含義。例如“商品”這一詞項,它的內涵就是它所表達的“商品”概念,也就是商品的特有屬性:“為交換而生產的產品” 。
詞項的外延就是詞項所指稱的那類對象,通常稱之為詞項的適用范圍。例如“人”這個詞項的外延,就包括古今中外所有的人。有些詞項是指稱對象之間的關系的,如“大于” 。它們的外延是由兩個以上對象按一定次序組成的,一般叫做有序n元組。
詞項的內涵從質的方面規(guī)定對象,它表明對象“是什么” 。詞項的外延從量的方面規(guī)定對象,它表明對象“有哪些”。
要注意詞項的內涵與對象本身的特有屬性不是一回事。對象的特有屬性是獨立于思維之外的客觀存在,它依附于對象,是人們認識的客觀。而詞項的內涵是對象的特有屬性在人們思維中的反映,是凝結在詞項中的思維結晶,屬于主觀認識上的東西。也正因此,詞項的內涵才有正確與錯誤、初步與深刻之分。
詞項的外延與對象本身的范圍也不是一回事。對象的范圍包括該類事物的所有分子,這也是一種客觀存在。而詞項的外延依賴于人對被反映對象的認識,只有那些已被認識并反映的分子才能成為該詞項的外延。所以,詞項的外延不能等同于對象范圍的本身。
就某些詞項來說,它的內涵和外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確定了某一詞項的內涵,也就相應確定了該詞項的外延;確定了一個詞項的外延,也就相應確定了這個詞項的內涵。例如“商品” ,如果確定了它的內涵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 ,那么它的外延就可以確定為包括“通過貨幣方式買賣的勞動產品”和“用以物易物方式交換的勞動產品” 。反之,如果已知用貨幣交換的勞動產品都是商品,那就可以確定“用人民幣購買的勞動產品”不能作為“商品”的內涵。同理,已知用以物易物方式交換的勞動產品是商品,那就可以認為“通過貨幣方式買賣的產品”不能作為“商品”的內涵。從而,人們也就必須將“商品”的內涵概括為“用作交換的勞動產品” 。
3.詞項的種類[1]
我們根據詞項的外延情況不一樣來對詞項進行分類,以理解和掌握詞項的邏輯性質。
4.詞項之間的關系[1]
詞項的外延是詞項所指稱和表達的對象。兩個詞項所指稱的對象可以有相同的,也可以完全不同。兩個如果個兩個詞項所指稱的對象有相同的,我們就稱兩個詞項的外延有重合。顯然,兩個詞項外延不重合則是指兩個詞項指稱表達的是完全不同的對象。詞項之間的關系則是分析討論詞項外延之間的重合情況。
兩個詞項之間的關系有兩種情況:如果兩個詞項外延有重合,則稱兩個詞項之間有相容關系。如果兩個詞項的外延完全不重合,則稱兩個詞項之間是不相容關系。兩個詞項之間要么有相容關系,要么有不相容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