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知覺
1.什么是自我知覺
自我知覺是指一個人通過對自己行為的觀察而對自己心理狀態(tài)的認識。人們不僅在知覺他人時要通過其外部特征來認識其內(nèi)部的心理狀態(tài),同樣也要這樣來認識自己的行為動機、思想意圖等。
2.自我知覺的解析
自我知覺和社會知覺是密切相關(guān)的。自我知覺往往是在社會知覺中進行的,而在社會知覺中必然發(fā)生自我知覺。我們在認識別人時認識自己,接受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形成人自己的認識,“以人為鏡”。同時,我們對任何人的認識都帶有主觀性,一個自視身高的人往往貶低他人,而一個自卑的人又過高地估計了他人。因此,要正確認識他人,先要正確認識自己,“人貴有自知之明”。
另外,一個人觀察別人與觀察自己是不同的,其區(qū)別在于:
第一,人們觀察自己時所掌握的信息要比觀察別人時更多,如一個人雖然工作成績并不顯著,但卻做了最大的努力,這在自己心中是有數(shù)的,但如果別人觀察他的行為就不一定能夠了解。
第二,觀察自己和觀察別人有熟悉和陌生的區(qū)別。俗話說“路是自己走過來的”,一個人對自己行為的知覺當然會比別人更熟悉,因為自己對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和過去的經(jīng)歷要比對別人知道的更多。
第三,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的區(qū)別。在知覺別人時自己是觀察者,別人是被觀察者,而在自我知覺時,自己既是觀察者又是被觀察者。
盡管自我知覺與對別人的知覺存在上述區(qū)別,但這并不是說自我知覺一定比對別人的知覺更正確。
有人曾做過一個實驗,設(shè)計了四種情境,讓工人解釋在每種情境下積極工作或能堅持工作的動機。第一種情境是給予很高的報酬,但工作比較單調(diào)乏味;第二種情境是報酬不高,但工作很有趣味;第三種情境是報酬不高,工作也很乏味;第四種情境是報酬很高,工作也很有趣。在第一種和第二種情境中,絕大多數(shù)工人都能解釋自己積極工作的原因,指出是因為有很高的報酬或因為工作很引人入勝。但在第三種和第四種情境中,工人對自己仍能堅持或積極工作的原因往往不能作出正確的解釋。
雖然這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內(nèi)在獎勵和外在獎勵對工人積極性的作用,但也表明,自我知覺不是在任何情況下總是正確的。古語道:“人貴有自知之明”,可見形成正確的自我知覺,真正做到“有自知之明”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3.職工的自我知覺
對人管理的方式、方法雖然很多,但最終的目的是調(diào)動起職工的積極性,使職工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出來并取得工作績效。而職工的作用能否充分發(fā)揮,與職工的自我知覺密切相關(guān)。美國著名的整形外科醫(yī)生和心理學家梅爾茲在他的《個性的改造》一書中,深入分析了自我知覺對一個人潛能發(fā)揮的重要作用。梅爾茲認為,人們內(nèi)在潛力是很大的,但每一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自我意象,即對自己的自我評價或自我知覺,一個人潛力的發(fā)揮,只能達到其自我意象的程度。他認為,一般人的自我意象都低于自己的實際,都對自己估計不足,因而使其潛力的發(fā)揮受到影響。梅爾茲在書中引用了一個推銷員的例子,這個推銷員無論公司派他到什么地區(qū),他每年總是掙5000美元。開始他在一個比較小的地區(qū)掙了5000美元,工作成績不錯,公司就派他到一個更大、更理想的地區(qū),可是第二年,他與在小地區(qū)一樣只掙了5000美元。后來公司又派他到一個最不理想的地區(qū),他照樣還是掙5000美元。其原因在于他認為自己只有這么大能力,只能達到這樣的工作水平。在不理想的地區(qū),他會為5000美元而努力工作;在條件好的地區(qū),只要5000美元遙遙在望,他就認為目標已近實現(xiàn),從而松懈下來。當然,梅爾茲只談到了問題的一個方面,在現(xiàn)實中,不僅有些人低估了自己,從而影響了潛力的發(fā)揮,還有些人是過高地估計了自己,因而覺得事事不如意,總有一種懷才不遇之感,這也會影響其潛力的發(fā)揮。但是,梅爾茲的觀點體現(xiàn)了一個合理思想,即人們的自我知覺會影響其實際能力的發(fā)揮。
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職工作用發(fā)揮的程度與職工的自我知覺緊密聯(lián)系。只有職工對自己有正確的自我知覺,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的能力,才能將能力充分發(fā)揮出來,并取得應有的工作績效。所以,管理者要調(diào)動職工的積極性,使其潛力充分發(fā)揮出來,就應使職工有正確的自我知覺。從表面來看,職工的自我知覺是職工自己的事情。但作為管理者既然要發(fā)揮職工的作用,就不能不注意這個問題,實際上這正是管理者的職責之一。
那么,管理者如何使職工形成正確的自我知覺呢?
第一,通過思想工作幫助職工形成正確的自我知覺。一個人正確地認識自己,做到有自知之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們在認識自己時,常常不如別人看得更清楚。并且,人們常常被已形成的自我知覺所束縛而不能自拔。在這種情況下,要使職工正確認識自己,就需要管理者的幫助。管理者可以在對職工情況正確知覺的前提下,通過引導說服、表揚鼓勵、批評教育等思想工作的手段,影響職工的自我知覺,盡可能使職工正確地認識自己。例如,對于低估自己的職工,管理者應經(jīng)常給以鼓勵,使其增強自信心,看到自己的能力;如果一個職工過高估計了自己,則應經(jīng)常進行教育,“潑些冷水”,使其更清醒、冷靜地重新認識自己。
第二,通過從事勝任的工作使職工形成正確的自我知覺。職工對自己的認識,是受到所從事的工作及其效果影響的。如果一個職工能在所從事的工作中不斷取得較好的工作效果,他就會清楚認識自己的能力,并產(chǎn)生較強的自信心;如果一個職工在所從事的工作中經(jīng)常失敗,總是不能很好完成,這就會使其喪失自信,認為自己無能。在這樣的情況下,本來具有的能力也難以發(fā)揮出來。所以,管理者應注意安排職工從事勝任的工作,使其能夠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效果,用實踐來促進職工對自己的認識,并且,管理者應有意識地逐漸增加工作的難度,這樣有助于職工形成正確的自我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