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人際知覺

1.什么是人際知覺

社會知覺包括人際知覺自我知覺。

人際知覺是指對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知覺,包括對人的外部特征、個性特點了解、對人行為的判斷和理解。這種知覺主要是在人際交往中發(fā)生的,以各種交際行為為知覺對象。交際行為指人們在交往中相互接觸和交換的言語、態(tài)度與動作,包括禮節(jié)、交談、表情、援助、侵犯等行為。

2.人際知覺的特點

知覺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時,人腦產(chǎn)生的對事物整體的反應(yīng)。知覺同感覺一樣,也是對作用于感官的客觀事物的直接反映,但它不是對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而是對事物各種屬性及各個部分的整體反映。人們在認識客觀事物過程中,首先是獲得對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感覺,當(dāng)感覺積累多了并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對事物整體的反映,便達到了知覺。一般來說,感覺到的事物的屬性越豐富,知覺就越完整。因此,感覺是知覺的基礎(chǔ),知覺是感覺的深入。

人際知覺的主要特點是有明顯的情感因素參與知覺過程。即人們不僅相互感知,而且彼此間會形成一定的態(tài)度,在這種態(tài)度基礎(chǔ)上又會導(dǎo)致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情感。如對某些人喜愛,對某些人同情,而對另一些人反感等等。人際知覺過程中產(chǎn)生的情感決定于多種因素,如人們彼此間的接近程度、交往頻繁程度以及彼此間相似程度等,都會對人際知覺過程中的情感發(fā)生很大影響。一般來說,人們彼此越接近,交往越頻繁,相似之處越多,就越容易產(chǎn)生友誼、同情和好感。

3.人際知覺的影響因素

在認識他人時,有許多因素影響我們的判斷,影響人際知覺的心理因素主要有:

1、“最初印象”,是指初次對人知覺時形成的印象往往最為深刻,在以后的人際知覺或人際交往時不斷在頭腦中出現(xiàn),并制約著新的印象。

2、“暈輪效應(yīng)”,是指在人際知覺時,人們常從對方所具有的某個特征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有關(guān)特征,也就是從所知覺到特征泛化推及到未知覺到的特征,從局部信息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印象。

3、“定型傾向”,是指根據(jù)社會上對于某一類人產(chǎn)生的一種比較固定、概括而籠統(tǒng)的看法,按某個人的一些容易辨別的特征把他歸屬為某一類人,隨后又把屬于這類成員所共有的典型特征歸屬到他身上,并以此來知覺和判斷他。

4、“先入為主”,是指對人知覺并非出于對對客觀對象的知覺,而是憑空臆造后又把這種主觀觀念投射到對象身上,因而就知覺到原先并不存在的東西。

5、“投射作用”,是指在人際交往中人們往往把自己的特征歸屬到其他人身上,假設(shè)他人與自己是相同的,利用自己去判斷他人。

6、“情緒效應(yīng)”,是指認知主體的情緒狀態(tài)或特定心境會使人在對人知覺時帶上一付有色眼鏡,看出來的人和事都染上了自我的情緒色彩;等等。

專家認為,了解別人常用的簡單方法是把自己當(dāng)作別人,把自己放在別人的位置上,從而建立有關(guān)他的內(nèi)部狀態(tài)的假設(shè),這就是認識、了解別人的認同機制,類似于我們常說的“設(shè)身處地、以己度人”。當(dāng)然別人也可用同樣機制了解我。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