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大修
1.什么是設備大修
設備大修是指對設備進行全面修理,使設備完全恢復精度和額定出力,需要對設備所有零部件進行清洗檢查,更換或加固主要零部件,調整機械和操作系統(tǒng),配齊安全裝置和必要附件,按設備出廠時的性能進行驗收。
企業(yè)大修是企業(yè)生產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大修可以客觀地了解每臺設備的狀況,排除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和故障,進行設備的技術改造,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
2.設備大修的階段[1]
設備大修分為三個階段,按時間順序為:準備階段、大修階段和驗收階段。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內容對應不同的管理方法。同時,企業(yè)對大修費用和大修檔案也應該做好相應的管理。
1、準備階段
大修前3個月左右,設備部門要根據各車間設備的日常運行記錄、檢修記錄、潤滑記錄以及操作者提供的機臺故障報告確定大修任務并制定大修項目,規(guī)定好詳細的時間進程安排。對于需要技術改造的項目一般由車間提出報送設備部門,組織技術力量制定出相應的技改方案。所有項目完成后報廠領導審批,確定后整理存檔。
大修前2個月左右,確定好大修備件計劃和大修計劃。各車間把設備大修所需的備件計劃報送設備部門,設備部門審核后報送公司分管領導,經領導批準后發(fā)給財務科,財務科負責的管理人員核準后再轉發(fā)給供應部門做成計劃并根據計劃進行采購。這其中,有些大型備件的采購會采取招投標的形式。大修前1個月,確定大修對外委托(簡稱外協(xié))項目。設備部門要做好項目的投標、招標、簽合同、承包方的入場準備等工作。大修前,設備部門還要要確定大修所需要的工時、人力、備件的消耗需要以及所需資金預算,并作好相應的記錄。
2、大修階段
大修階段,是企業(yè)大修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很多企業(yè)每年的檢修、維護費用投入不菲,但整體效果不佳,而且檢修過程中人身安全保護和消防意識淡薄,安全隱患屢禁不止。要做好大修的管理工作,必須發(fā)現在檢修過程中突出存在的主要問題。
3、驗收階段
驗收工作貫穿于整個大修過程。驗收是保證大修水平的最后防線。驗收階段完成之后,被檢修過的所有灌裝設備要經過試車、鍋爐等設備還要經過熱態(tài)試驗后,整個大修任務結束。大修結束后,還要對大修的檢修記錄進行整理歸檔。對于單一設備來說,其完整的檢修記錄包括:大修前的檢修記錄、維修記錄、所用備件記錄、預算記錄、驗收報告及附件(附件包括文件包、驗收單、檢修日記等)等。
3.設備大修的管理[1]
大修費用管理:
設備部門要嚴格按照公司下達的設備大修費用計劃控制使用,嚴格控制預算和決算。
1、外協(xié)對所需零配件或材料的計劃申報、領用時等規(guī)定,由設備部門根據合同另行實施。
2、換下來的舊配件必須上交,由倉庫統(tǒng)一保管。
3、倉庫保管要做好備件的購入和領取記錄,備件的使用嚴格按照預算進行,備件的臨時購買必須經過設備部門的審核。
4、做好備件使用情況的信息收集和反饋工作。備件管理和維修人員要通過大修收集備件使用的質量、經濟信息,并及時反饋給設備部門,以便改進和提高備件的使用性能。備件采購人員要隨時了解備件市場的貨源供應情況、供貨質量,并及時反饋給設備部門并及時修訂備件外購計劃。
5、大修完成后,設備部門要將設備大修費用使用情況報公司財務部、生產部備案。
大修檔案的管理:
大修檔案管理是企業(yè)設備大修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利用大修檔案可以客觀的評價每臺設備的狀況。完善的大修檔案既有利于平時對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又為設備的下次大修和購置新設備提供了參考和依據。
生產設備是企業(yè)重要的生產要素和主要資產之一,與質量、工藝、生產、安全、環(huán)保一樣,構成了整個企業(yè)管理,缺一不可。設備大修是的成敗決定了設備的現行技術價值狀態(tài),也是企業(yè)設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必須保證設備大修的質量,做好大修期間的管理工作,使設備管理工作更好服務于企業(y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