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馨
1.石川馨簡介
1915年,出生于日本
1939年,畢業(yè)于東京大學工程系,主修應用化學
1947年,他在大學任副教授
1960年,獲工程博士學位后被提升為教授。他的《質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一書獲“戴明獎 ” 、“日本 Keizai 新聞獎”和“工業(yè)標準化獎”。1971年,其質量控制教育項目獲美國質量控制協(xié)會“格蘭特獎章”。1981年,他在紀念日本第 1000 個 QC 小組大會的演講中,描述了他的工作是如何將他引入這一領域的。 “我的初衷是想讓基層工作人員最好地理解和運用質量控制,具體說是想教育在全國所有工廠工作的員工;但后來發(fā)現(xiàn)這樣的要求過高了,因此,我想到首先對工廠里的領班或現(xiàn)場負責人員進行教育。 ”
1968年,石川馨出版了一本為 QC 小組成員準備的非技術質量分析課本 —— 《質量控制指南》 (Guide to Quality Control) 。
石川馨的名字是與戴明和朱蘭訪日后 1955—1960 年發(fā)起“全面質量控制 ”運動相聯(lián)系的。在此系統(tǒng)下,日本從高層管理人員到底層員工都形成了質量控制的觀點。質量控制的概念和方法可用于解決生產(chǎn)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用于進料控制和新產(chǎn)品設計控制;用于分析、幫助高層管理人員制定和貫徹政策;用于解決銷售、人員、勞動力管理和行政部門問題。此項活動之中還包括質量審核 —— 內部審核和外部審核。
石川是 20 世紀 60 年代初期日本“質量圈”運動的最著名的倡導者。1981 年,他在紀念日本第 1000 個QC小組大會的演講中,描述了他的工作是如何將他引入這一領域的?!拔业某踔允窍胱尰鶎庸ぷ魅藛T最好地理解和運用質量控制,具體說是想教育在全國所有工廠工作的員工;但后來發(fā)現(xiàn)這樣的要求過高了,因此,我想到首先對工廠里的領班或現(xiàn)場負責人員進行教育。 ”
2.閃光智慧:石川圖
在他的學說中,石川馨強調有效的數(shù)據(jù)收集和演示。他以促進質量工具如帕累托圖和因果(石川或魚骨)圖用于優(yōu)化質量改進而著稱。石川馨認為因果圖和其他工具一樣都是幫助人們或質量管理小組進行質量改進的工具。也因為如此,他主張公開的小組討論與繪制圖表有同等的重要性。石川圖表作為系統(tǒng)工具是有用的,可以用它查找、挑選和記錄生產(chǎn)中質量變化的原因,也可以使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有條理。
至理名言:標準不是決策的最終來源,客戶滿意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