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對話法

百科 > 績效考核 > 對話法

1.什么是對話法

對話法(又譯dialogue)是團隊學習的最主要方法。對話是組織成員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場,敞開心扉,講出自己心中的愿望,揭示出心中的假設,通過交談和傾聽,進行心靈溝通的談話方式。

對話不僅是指組織成員之間的交談,其本質(zhì)上是一個開放型、互動型交流的團隊學習過程,是一個人人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意見、自由交換看法、以多樣化觀點創(chuàng)造性地探討、研究問題的過程,組織成員彼此之間敞開內(nèi)心世界,真誠地傾聽和接納其他成員,在相互接受與傾吐的過程中實現(xiàn)精神的相遇、相通,從而實現(xiàn)隱性知識的外化與融合,使團隊學習能力得以提升。

2.運用對話法的條件

對話的目的不是尋求相同見解、贏得對話,而在于揭示出組織中個體思維的不一致性,更充分地掌握復雜的議題,增進集體思維的敏感度,使對話的結果超過任何個人的見解,成功的對話要滿足3個必要條件。

首先,揭示假設。假設是根植于內(nèi)心深處的信念和價值觀,是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心智模式。揭示假設是將自己心中作為思維與判斷基礎的隱含假設挖掘出來,其目的在于接受所有人(包括提出這個假設的人)的詢問、觀察,乃至質(zhì)疑,大家來共同探討、檢驗假設的正確性,并互相了解他人的假設,通過對比、反思和探詢發(fā)現(xiàn)跳躍式的思維。

其次,對話參與者彼此要以工作伙伴相待,其目的在于消除由于地位、身份和階層差距所帶來的障礙,正確對待不同意見的組織成員,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創(chuàng)造平等的對話環(huán)境,以便無拘無束地進行思想的互動。

第三,制訂規(guī)則與架構。對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必須明確對話要達到的目標是匯集更多的見解,而不是得到某種結論,否則對話就很容易轉變?yōu)橛懻?。對話主持人的身份是過程顧問而不是領導,其作用在于把握對話的進程和方向,避免對話轉向討論;提醒、示范、引導、幫助參與者學習對話,使其了解他們才是過程與結果的“主人”——要對對話的結果負成敗責任。如果主持人表現(xiàn)出偏好,使成員感覺某項話題被刻意禁止,他們便會抱著保留的態(tài)度,不愿意揭示假設。主持人也可基于他對對話的了解,通過自身的參與來影響對話的方向,并做出一種示范。

3.對話法與討論法的關系

對話法與討論法兩者均能引導行動的方向。對話法的流程鼓勵人們發(fā)展出探詢的共同意愿。而討論法是為了制訂決策,如果對話法導向討論法,就會中斷人們相互間的自由探詢,“決定”的意思是“扼殺其他的選擇”。進行對話的時候,最好心中不要預期達到什么成果,但是無論對話方向如何,都帶著發(fā)展探詢的意愿。討論的焦點往往是行動,而新的行動則是對話所產(chǎn)生的副產(chǎn)品。此外,在具體運用中,二者可能是針對一個復雜的問題,也可能是分步驟地解決一系列問題從而解決總體問題。其目的在于集中大家有益的想法與看法,從中找出更為合理的方案。

對話法與討論法都需要民主、平等、自由、寬松、和諧的氛圍與環(huán)境,但它們的規(guī)則不同,目標不同,必須加以區(qū)別,否則團隊通常既不能展開對話,也無法有效地進行討論。二者應交互配合使用,以產(chǎn)生綜合效果,才更具有效力。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