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信用成本

百科 > 管理會計術語 > 信用成本

1.什么是信用成本

在當前市場形式下,企業(yè)信用政策的靈活運用及賒銷(鋪底銷售)業(yè)務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市場銷售,然而,賒銷是具有成本的,簡稱信用成本。

信用成本主要包括:風險成本機會成本、資金占用成本

1、 風險成本:簡稱損失成本或清算成本,鋪底通常都有無法收回的風險,但絕大部分為清算風險,即獲得鋪底企業(yè)清算時通常用前期的貨物抵消帳款。

2、 機會成本:由于鋪底而導致此部分資金放棄其他方面投資所損失的收益或因缺少資金而造成的成本增加。

3、 資金占用成本:鋪底所造成的資金短缺必須向銀行貸款來彌補,銀行貸款利息即為資金占用成本。

2.信用成本案例分析

以金額100萬元、帳期1個月的鋪底為例,計算所產生的信用成本,通過分析歷史鋪底銷售,發(fā)現發(fā)生以上成本的概率分別為:

風險成本10%、機會成本30%、資金占用成本100%

1、風險成本: 

鋪底如果無法收回時,鋪底企業(yè)通常會選擇退回100萬元的貨物來抵消帳款。實際上此部分貨物大多為滯銷或殘次品,公司回收后須打折(結算價八折)處理(概率10%)。

風險成本=100×(1-80%)×10%=2(萬元)

2、機會成本:

以公司采購單價15元的機箱面板材料為例。供應商規(guī)定:現金預付結算,售價15元/片,否則每片加價1元。100萬元可采購6.7萬片機箱面板材(概率30%)。

機會成本=100÷15×1×30%=2(萬元)

3、 資金占用成本:

目前銀行貸款月利率為0.72%,100萬元貸款

資金占用成本=100×0.72%×100%=0.72(萬元)

即:信用成本合計 2+2+0.72=4.72萬元,成本率 4.72/100=4.72% 

因此,應收帳款不但有風險,而且是有成本的,成本率達到4.72% ,客戶所占用的每一筆應收帳款,都意味著公司利潤的減少,及時收回應收帳款,不但降低風險,而且增加經營利潤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