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ay公司
1.eBay公司簡介
eBay 公司成立于1995 年9 月,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網(wǎng)絡交易平臺之一,為個人用戶和企業(yè)用戶提供國際化的網(wǎng)絡交易平臺。eBay.com 是一個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社區(qū),買家和賣家在一起瀏覽、買賣商品,eBay 交易平臺完全自動化,按照類別提供拍賣服務,讓賣家羅列出售的東西,買家對感興趣的東西提出報價。
超過九千五百萬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eBay 會員,在這里形成了一個多元化的社區(qū),他們買賣上億種商品,從電器到電腦,到家居用品,到各種獨一無二的收藏品。eBay 還有定價拍賣模式,買家和賣家按照賣家確立的固定價格進行交易。
eBay 在全球的服務站點包括在美國的主站點和在奧地利、澳大利亞、比利時、巴西、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香港、印度、愛爾蘭、意大利、韓國、馬拉西亞、墨西哥、荷蘭、新西蘭、菲律賓、波蘭、新加坡、西班牙、瑞典、瑞士、臺灣、英國和阿根廷的26個全球站點。eBay 總部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目前擁有4000 名員工,在英國、德國、韓國、澳大利亞、中國和日本等地都設有分公司。
eBay 一成立就開始盈利,從1998 年股票上市開始,eBay 股票一直是納斯達克前十名之一,眾多投資者都看好它的盈利模式。
2002年3月 易趣與全球最大的拍賣網(wǎng)站eBay攜手合作。 eBay向易趣投資3,000萬美元,eBay和易趣強強聯(lián)手,開始密切合作!
eBay易趣是國內領先的在線交易網(wǎng)站。2004年9月17日,易趣與美國eBay順利實現(xiàn)了平臺對接。至此,eBay易趣的中國用戶可以直接與eBay全球,包括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億多用戶進行網(wǎng)上交易,從而為中國的賣家提供了無限商機。
鋒眾為eBay易趣網(wǎng)注冊的名稱實名為:“易趣”。
2006年,eBay與TOM在線組建一家合資公司——TOM易趣,中國電子商務和移動商務也由此面臨新的變局。
合資公司中,eBay和TOM在線分別持股49%和51%。eBay投入4000萬美元現(xiàn)金,TOM在線則投入2000萬美元的財務支持,如經(jīng)雙方同意,兩家公司還可以平等追加最高達1000萬美元的投資。eBay將子公司易趣納入到合資公司。
2.eBay起源與歷史
eBay于1995年9月4日由Pierre Omidyar以Auctionweb的名稱創(chuàng)立于加利福尼亞州圣荷西。
Omidyar第一件販賣的物品是一只壞掉的雷射指示器,以14.83元成交。他驚訝地詢問得標者:“您難道不知道這玩意壞了嗎?” Omidyar接到了以下的回復信:“我是個專門收集壞掉的雷射指示器玩家。”(更常被傳頌的故事則是一則1997年一位公關經(jīng)理向媒體所杜撰的故事:eBay的創(chuàng)立是為了幫助Omidyar的未婚妻交換一些PEZ Candy的玩具。該故事后來在2002年在亞當斯科漢的書中揭露并經(jīng)eBay官方確認。)
杰夫史科爾(Jeff Skoll)在1996年被聘雇為該公司首任總裁及全職員工。1997年9月該公司正式更名為ebay。起初該網(wǎng)站屬于Omidyar的顧問公司Echo Bay Technology Group。Omidyar曾經(jīng)嘗試注冊一個EchoBay.com的網(wǎng)址,卻發(fā)現(xiàn)該網(wǎng)址已被Echo Bay礦業(yè)注冊了,所以他將EchoBay.com改成他的第二備案:Ebay.com
3.eBay物品與服務
每天都有數(shù)以百萬的家具、收藏品、電腦、車輛在eBay上被刊登、販售、賣出。有些物品稀有且珍貴,然而大部分的物品可能只是個滿布灰塵、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小玩意。這些物品常被他人給忽略,但如果能在全球性的大市場販售,那么其身價就有可能水漲船高。只要物品不違反法律或是在eBay的禁止販售清單之內,即可以在eBay刊登販售。服務及虛擬物品也在可販售物品的范圍之內。可以公允的說,eBay推翻了以往那種規(guī)模較小的跳蚤市場,將買家與賣家拉在一起,創(chuàng)造一個永不休息的市場。大型的跨國公司,像是IBM會利用eBay的固定價或競價拍賣來銷售他們的新產品或服務。數(shù)據(jù)庫的區(qū)域搜尋使的運送更加迅捷或是便宜。軟件工程師們借著加入eBay Developers Program,得以使用eBay API,創(chuàng)造許多與eBay相整合的軟件。截至2005年6月,已經(jīng)有超過15,000人加入這個計劃,其中包含許多公司創(chuàng)造許多的軟件使的eBay買家與賣家能夠更方便。
2004年6月,eBay的英國分站將煙酒類產品的刊登列為禁止項目。少數(shù)的例外是數(shù)量稀少的陳年酒。
在eBay上也不時會有一些具爭議性且違反道德標準的拍賣。1999年時,有位仁兄看中了龐大(但卻違法)的器官移植市場,在eBay刊登一則腎臟的拍賣,想借此獲利。在某些場合,一些販售人還是一個小鎮(zhèn)的拍賣布告,都僅僅只是個笑話。只要eBay接獲檢舉,這些拍賣布告就會立即被關閉。因為eBay 不允許任何違反其政策的拍賣項目。然而eBay也是一個無恥之徒可以任意刊登虛假拍賣布告的地方。因為這個緣故,對新手而言,如果沒有詳讀一切訊息的話,很容易陷入被詐騙的陷阱。
eBay在拉丁美洲的合作伙伴是MercadoLibre。
eBay的主要競爭者是Amazon.com Marketplace和Yahoo拍賣。
4.eBay獲利與交易
- eBay從以下項目獲利:
- 該公司目前的經(jīng)營策略在于增加使用eBay系統(tǒng)的跨國交易。eBay已經(jīng)將領域延伸至包括中國及印度在內的國家。
- eBay擴張失敗的國家和地區(qū)是中國、日本及臺灣。雅虎在日本經(jīng)營的拍賣業(yè)務在日本國內已占據(jù)領導地位,迫使eBay鎩羽而歸。而臺灣的eBay亦敵不過雅虎奇摩拍賣網(wǎng)站的市占率,也以與PChome聯(lián)名的名義間接退出臺灣市場。eBay最初通過收購易趣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但之后在與淘寶的競爭中落敗,最終以與TOM合資成立“新易趣”的方式退出中國市場。
5.eBay的合并案
- 1999年5月,eBay合并線上付款服務公司Billpoint。該公司于eBay購并PayPal后結束營業(yè)。
- 1999年,eBay合并了Butterfield & Butterfield。該公司在2002年賣給了Bonhams。
- 1999年,eBay以四千三百萬元合并了Alando。該公司后被合并在eBay德國之下。
- 2000年6月,eBay合并了Half.com,并將其整合在eBay市集中。
- 2001年8月,eBay合并了Mercado Libre、Lokau及iBazar等三家拉丁美洲的拍賣網(wǎng)站。
- 2002年2月,eBay以950萬元購并臺灣最大的拍賣網(wǎng)站ubid.com.tw(力傳資訊),并改成臺灣ebay。但數(shù)個月之后被并公司的高階主管集體請辭。[1]
- 2002年6月,eBay以價值15億元的股票合并了PayPal。
- 2003年7月11日,eBay以一億五千萬元現(xiàn)金合并了中國最大電子商務公司EachNet(中文名稱:“易趣”),并推出聯(lián)名拍賣網(wǎng)站“eBay易趣”。
- 2004年6月22日,eBay以五千萬元及額外的現(xiàn)金購并印度拍賣網(wǎng)站Baazee.com。
- 2004年8月13日,eBay自一位前craigslist.org員工取得了該公司25%的股權。
- 2004年9月,eBay將合并眼光擺到其在韓國的對手Internet Auction Co.(IAC),并以每股125000韓元(約合美金109元)的價格取得該公司近三百萬的股權。
- 2004年11月,eBay以二億二千五百萬歐元購并Marktplaats.nl。該公司借著專注在小型廣告上因而取得在荷蘭的八成市場,并成為eBay在荷蘭的主要競爭者。
- 2004年12月16日,eBay以三千萬元現(xiàn)金和總值三億八千五百萬元的eBay股票購并Rent.com。
- 2005年5月,eBay合并Gumtree。該公司是一家提供城市分類廣告的網(wǎng)站。
- 2005年6月,eBay以六億三千五百萬元購并Shopping.com。該公司是一家線上比價網(wǎng)站。
- 2005年9月,eBay以二十六億元現(xiàn)金及股票購并VoIP業(yè)者Skype。
- 2006年6月5日,eBay與臺灣PChome Online網(wǎng)絡家庭宣布進行合作投資,雙方將于2006年下半年推出聯(lián)名拍賣網(wǎng)站。
- 2006年9月6日,eBay與臺灣PChome Online網(wǎng)絡家庭宣布,將在2006年9月25日推出聯(lián)名拍賣網(wǎng)站“露天拍賣”。
- 2006年10月,eBay與臺灣PChome Online網(wǎng)絡家庭合資的“露天市集國際資訊股份有限公司”(PChome eBay Co., Ltd.)成立,臺灣eBay并隨之關閉。
- (以上幣制如未注明者,皆以美金為單位。)
- 2006年12月,eBay宣布于中國Tom.com宣布成立合資公司,新的合資公司Tom.com占51%股份,eBay占49%,將繼續(xù)易趣國內交易。另成立新公司CBT負責跨國交易部分的業(yè)務。
6.eBay的爭議
eBay有些爭議,從隱私權政策(eBay往往不經(jīng)任何程序即將個人資料送給司法單位)到賣家資訊不完全公開(不公布賣家所涉入的詐欺)。 根據(jù)eBay資料來看,不到0.01%的交易被確認為詐欺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