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名義保護率

百科 > 稅率 > 名義保護率

1.什么是名義保護率

名義保護率也叫名義關稅率,是指一類商品在各種貿(mào)易保護措施作用下,其國內市場價格超過國際市場價格部分與國際市場價格的百分比。它是衡量一國對某類商品的保護程度的一種方法。

國際經(jīng)濟理論認為,對進口商品征收關稅或采取其他保護措施提高了其國內市場價格,降低了其競爭能力,從而保護本國同類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其價格提高部分與國際市場價格的比率就是保護率,或稱為內含稅率。造成國內價格高于國外價格的因素很多。除關稅以外,非關稅壁壘、外匯匯率和外匯管制、進出口價格補貼、生產(chǎn)補貼等措施,都可以使同一商品在國內外市場有不同價格。由于關稅是國際上公認的主要保護措施,在忽略了其他非關稅因素后,理論上,國內外差價與國外價格之比等于關稅稅率。因此,人們通常把各國稅則中的法定進口關稅稅率視為保護率。20世紀50年代加拿大經(jīng)濟學家巴伯提出有效保護理論后,為區(qū)別有效保護率,人們稱傳統(tǒng)的保護率為名義保護率。

2.名義保護率的計算公式

名義保護率(NRP)= (P- P*)/ P*×100%

P*為國際市場價格;P是進口商品的國內價格,包括國內關稅,即P=P*+T。

如果某商品的進口稅率為10%,其進口價格為20美元,加收進口關稅2美元,實際進口價格為22美元,這多出的2美元就是按10%計征的關稅,這10%的稅率就是名義保護率。

在其他條件相同和不變的條件下,名義關稅率愈高,對本國同類產(chǎn)品的保護程度也愈高。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