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面談法

百科 > 工作分析 > 面談法

1.面談法的定義

面談法是由分析人員分別訪問工作人員本人或其主管人員,以了解工作說明中原來填寫的各項目的正確性,或對原填寫事項有所疑問,以面談方式加以澄清的方法。

2.面談的作用

一是對于觀察所不能獲得的資料,可由此獲得;

二是對已獲得的資料加以證實。該方法也是美國企業(yè)界使用最廣的方法之一。

盡管它不象問卷調查具有完善的結構,但具有問卷調查不可替代的作用。

3.面談的內容

1、 工作目標,組織為什么設立這一職務,根據(jù)什么確定對職務的報酬。

2、 工作內容,任職者在組織中有多大的作用,其行動對組織產生的后果有多大。

3、 工作的性質和范圍,是面談的核心。主要了解該工作在組織中的關系、其上下屬職能的關系、所需的一般技術知識、管理知識、人際關系知識、需要解決問題的性質以及自主權。

4、 所負責任,涉及組織、戰(zhàn)略政策、控制、執(zhí)行等方面。

4.面談的形式

面談的形式可分為個人面談、集體面談和管理人員面談三種。由于有些工作可能主管與現(xiàn)職人員的說明不同,分析人員必須把雙方的資料合并在一起,予以獨立的觀察與證實的權衡。這不僅需要運用科學的方法,還需要有可被人接受的人際關系技能。因此,應該把這三種方式加以綜合運用,這樣才能對工作分析真正做到透徹了解。

5.面談法步驟

1、事先需征得樣本員工直接上級的同意,盡量獲取直接上級的支持;

2、在無人打擾的環(huán)境中進行面談;

3、向樣本員工講解職務分析的意義,并介紹面談的大體內容;

4、為了消除樣本員工的緊張情緒,職務分析人員可以以輕松地話題開始;

5、鼓勵樣本員工真實、客觀地回答問題,不必對面談的內容產生顧及;

6、職務分析人員按照面談提綱的順序,由淺至深地進行提問;

7、營造輕松的氣氛,使樣本員工暢所欲言;

8、注意把握面談的內容,防止樣本員工跑題;

9、在不影響樣本員工談話的前提下,進行談話記錄;

10、在面談結束時,應該讓樣本員工查看并認可談話記錄;

11、面談記錄確認無誤后,完成信息收集職務,向樣本員工致謝。


6.面談應該注意的問題

1、 尊重工作者,接待要熱情,態(tài)度要誠懇,用語要適當。

2、 營造一種良好的氣氛,使工作者感到輕松愉快。

3、 分析人員應該啟發(fā)和引導,對重大原則問題,應避免發(fā)表個人看法和觀點。

7.面談法的優(yōu)缺點

1、 優(yōu)點:用這種方法可以獲得標準和非標準的資料,也可獲得體力和腦力勞動的資料。由于工作者本身也是自己行為的觀察者,因此,他可以提供常常不易觀察到的情況。總之,工作者可以提供從任何其他來源都無法獲得的資料。

2、 缺點:分析人員對某一工作固有的觀念輝映相對分析結果的正確判斷。而工作者,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采取不合作的態(tài)度或有意無意的夸大自己所從事工作的重要性、復雜性,導致工作信息失真。若分析人員和被調查者相互不信任,應用該方法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面談法不能單獨作為信息收集的方法,只適合與其他方法一起使用。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