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貴金屬

百科 > 資產類科目 > 貴金屬

1.什么是貴金屬

  貴金屬主要指金、銀和鉑族金屬(釕、銠、鈀、鋨、銥、鉑)等8種金屬元素。這些金屬的特點是密度大(10.4~22.4),熔點高(916~3000℃),化學性質穩(wěn)定,難于被腐蝕。這些金屬大多數(shù)擁有美麗的色澤,對化學藥品的抵抗力相當大,在一般條件下不易引起化學反應。他們被用來制作珠寶和紀念品,而且還有廣泛的工業(yè)用途,廣泛應用于電氣、電子、宇航工業(yè)。

2.貴金屬的類別

  以下8個元素統(tǒng)稱為貴金屬

  • 金(Au)
  • (Ag)
  • 鉑(Pt)
  • 鈀(Pd)
  • 銠(Rh)
  • 銥(Ir)
  • 鋨(Os)
  • 釕(Ru)

  金對光譜中中間部分反射率迅速增加,所以呈現(xiàn)黃色。銀對可見光反射率都很高所以呈現(xiàn)白色。

  鉑族金屬對可見光反射率都很高所以呈現(xiàn)白色:

  鉑---錫白色

  鈀---鋼白色

  銠---銀白色

  銥----白色

  鋨----藍白色

  釕---藍白色

3.貴金屬的密度.熔點

性質
密度
20C.g/cm3
19.32 10.49 21.45 12.02 12.44 22.65 22.16 12.16
熔點C° 1064.43 961.93 1769 1555 1963 2447 3045 2310

  金---在空氣中加熱直到熔化都不發(fā)生氧化。金不溶于3種強酸,但溶于王水.氰化鉀(鈉)溶液。50C°與碘發(fā)生反應;60C°與氯.溴反應;100C°與氟反應。不與硫及硫化物反應。金與汞作用,可用混汞法提金。

  銀---銀是貴金屬中耐蝕性最差的金屬。在潮濕空氣中,它容易被硫及硫化物腐蝕,生成硫化銀。加熱時溶于鹽酸.硫酸.硝酸.王水。銀與汞發(fā)生反應,生成汞齊合金,用于補牙。

  鉑---在室溫下耐酸.氯化鐵腐蝕,但能被王水緩慢腐蝕,鹽酸只有加入氧化劑時才能腐蝕鉑,氫溴酸在在室溫下也能腐蝕鉑,在高溫下鹵素都能腐蝕鉑,熔融的氰化鉀(鈉)能強烈腐蝕鉑。鉑溶于沸騰的王水和硫酸。

  鉑(鈀)吸附有機蒸汽.碳和碳化物,影響物理和機械性能,所以在制造和使用鉑.鈀及其合金時應避免與這內物質接觸。

  鈀---耐硫化氫腐蝕,常溫下表面不晦暗。氫氟酸.高氯酸.磷酸.醋酸常溫下不腐蝕鈀,但鹽酸.硫酸.氫溴酸可輕微腐蝕鈀。硝酸.氯化鐵.次氯酸鹽和濕的鹵素會快速腐蝕鈀。

  銠---耐蝕性較高,甚至不溶于沸騰的王水。但是氫溴酸微腐蝕銠,潮濕的碘和次氯酸鈉也能腐蝕銠。

  銥---是貴金屬中最耐蝕的金屬。不與普通酸(包括熱硫酸.王水)作用。在次氯酸溶液中稍被腐蝕。

4.我國金錠化學成分

產品名稱 代號 化學成分 %
Au 雜質含量,不大于
Ag Cu Fe Pb Bi Sb 總和
1號金 Au-1 99.99 0.005 0.002 0.002 0.001 0.002 0.002 0.01
2號金 Au-2 99.95 0.025 0.020 0.003 0.003 0.002 0.002 0.05 
3號金 Au-3 99.9 -- -- -- -- -- -- 0.01

5.貴金屬的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銀行)持有的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存貨的價值。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貴金屬的類別進行明細核算。

  貴金屬存貨發(fā)生減值的,在本科目設置“跌價準備”明細科目進行核算,也可以單獨設置“貴金屬跌價準備”科目進行核算。

  三、貴金屬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yè)購買貴金屬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等有關科目。

 ?。ǘ┏鍪圪F金屬存貨時,按實際收到的價款,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有關科目,按賣出貴金屬的成本,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貸記“其他業(yè)務收入”科目或借記“其他業(yè)務支出”科目。

  貴金屬存貨計提跌價準備的,還應結轉已計提的跌價準備。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yè)持有的貴金屬存貨的價值。

6.貴金屬礦產[1]

  貴金屬礦產是指能提取金、、鉑、鈀、銠、鋨、銥、釕等貴重金屬的礦產資源。

  • 我國的貴金屬礦產資源[2]

  我國是世界金銀資源大國。據(jù)美國地調局統(tǒng)計,2007年我國金資源儲量1200 噸、約占世界總量3% ,排名第八;白銀資源儲量為26000 噸、約占世界總量10 % ,排名第五。但我國的金銀產量很大,2007 年金銀產量分別高達270.5噸及9092 噸,均居世界第一:若以這樣的儲量及產量為標準進行估算, 我國的金銀資源靜態(tài)保障能力均不足5年,屬于嚴重短缺的礦產資源系列。

  我國金銀資源開發(fā)利用程度較高,已開發(fā)利用礦區(qū)基本占總礦區(qū)的70~75% ,且近幾年開發(fā)力度不斷增強,白銀的增長速度黃金更快。2000~2007年, 我國黃金礦山產量的增速為6.25%、白銀的增速為28.31%,但黃金一直供不應求,而白銀一直都是供過于求。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