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差額論
1.貨幣差額論的概述
貨幣差額論是指在15世紀到16世紀中葉流行于西歐的重商主義。是早期重商主義貨幣學說。
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國經濟學家斯塔福德和海爾斯。他們認為財富是能夠交換為貨幣之物,因此財富就是貨幣。財富的來源,除了開采金銀礦以外,只能來自對外貿易。一國財富的增加,就是金銀在國內以儲藏貨幣形式的積累,貨幣輸出國外,國家財富就減少。要使國家財富增加,只能通過禁止金銀出口和在貿易中堅持多賣少買的原則,最好是不買外國的商品,使金銀不斷流入國內的辦法才能達到。為此,該學說主張國家必須干預經濟生活,通過采取行政措施,嚴禁金銀輸出,加強外貿管制,限制外國商人的活動,使輸入本國的貨幣超過輸出,不斷增加金銀的進口。16世紀中葉以后,晚期重商主義的貨幣學說——貿易差額論產生了。
2.貨幣差額論的特點
貨幣差額論的特點就是重視貨幣,它主張國家來干預經濟生活,采取立法或者行政措施.控制金銀流向,嚴禁金銀出口,限制外國商人活動;并主張在外貿中堅持多賣少買,最好只賣不買的原則,來換取更多的金銀,所以被后人稱為重金主義或者貨幣差額論。
3.貨幣差額論的缺點
貨幣差額論混淆了財富與貨幣的區(qū)別,孤立地看待貨幣運動,未看到貨幣必須不斷投入流通才能增殖。
4.貨幣差額論與貿易差額論的關系
貨幣差額論與貿易差額論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在一些基本主張上具有一致性,如認為貨幣就是財富;認為只有國際間的流通才是財富的來源,只有對外貿易才能增加一國的貨幣數量;并由此主張必須力求對外貿易的順差。但是兩種學說,也具有明顯的不同。例如,貨幣差額論者與貿易差額論者都主張少買多賣,但二者的解釋是不同的。貨幣差額論者強調少買,最好是一點也不買;而貿易差額論者強調多賣,為了多賣,不妨多買,只要賣出的總量大于買進的總量就行。貨幣差額論者主張每一筆對外貿易都應該是順差;貿易差額論者則主張只求對外貿易的總額是順差。貨幣差額論者主張金銀出口;而貿易差額論者則主張在總體上有更多金銀流回本國的前提下,允許金銀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