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信息域

1.什么是信息域

信息域是一信息字或一組信息中的特定部分,信息域中的內容通常被作為一個整體來處理。

2.信息域的特征[1]

信息域具有雙重性。信息域還具有下述特征:

①信息集合依賴于各信息之間的某種內在聯系。

②集結的信息域蘊含著某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③這一問題是很重要的。

④當前的科學技術水平已有可能解決這個問題。

3.信息域的內容[2]

信息域包括三種不同方面的數據和控制:信息內容、信息結構和信息流。每個方面都由計算機程序處理。在需求分析的過程中,搜集與分析的主要對象是信息域,為了完全地了解信息域,對信息的每一個方面都應該進行研究。

1.信息內容

知識的一種元素,描述了單個數據和控制項,這些項可以組成更大的信息項。

2.信息結構描述了各種數據和控制項的內部組織。

3.信息流

信息流描述了數據和控制沿系統(tǒng)流動變化的方式。信息流可以用數據流圖(Data Flow Diagram,DFD)來表示,如圖所示。

Image:圖 信息流.jpg

從圖可以看出,輸入信息經變換后為中間信息,然后再變換為輸出信息。沿這條變換路徑,可以從存在的數據庫(磁盤文件或緩沖存儲器)引入另外的信息。應用于數據的這種變換必須完成的程序功能或子功能,在兩個變換(功能)之間流動的數據和控制定義了每個功能的接口。

4.信息域下的推理模式[3]

在信息域思想的指導下,夏皮爾提出科學知識的推理模式。

第一,結構型推理模式。這一模式是指,某一信息域提出問題,肩發(fā)人們從結構方面,特別是從深層物質結構中,去尋求問題的答案。

第二,深化型推理模式。這種推理模式肩發(fā)人們從時間上去研究事物的各種構成要素的前后相互關系,或者說啟發(fā)人們去研究組成信息的個體要素的時間發(fā)展。

第三,綜合推理模式。這一模式綜合了前兩種模式的優(yōu)點,啟發(fā)人們同時從空間和時間兩方面去研究問題,尋找答案。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