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多媒體計算機

百科 > 計算機 > 多媒體計算機

1.什么是多媒體計算機[1]

  多媒體計算機是指能綜合處理多媒體信息,使多種信息建立聯系,并具有交互性的計算機。多媒體計算機系統(tǒng)一般由多媒體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和多媒體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組成。

2.多媒體計算機的組成[1]

  ●多媒體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

  多媒體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多媒體主機,如個人機、工作站、超級微機等。

  ☆多媒體輸入設備,如攝像機,電視機、麥范風、錄音機、CD-ROM、掃描儀等。

  ☆多媒體輸出設備,如打印機、繪圖儀、音響、電視機、錄像機、投影儀等。

  ☆多媒體存儲設備,如硬盤、光盤、聲像磁帶等。

  ☆多媒體功能卡,如視頻卡、聲卡、樂縮卡、家電控制卡、通信卡等。

  ☆操作控制設備,如鼠標、操縱桿、鍵盤,觸摸屏等。

  ●多媒體計算機的軟件系統(tǒng)

  多媒體計算機的軟件系統(tǒng)足以操作系統(tǒng)為基礎的。除此之外,還有多媒體數據庫傳理系統(tǒng)、多媒體壓縮/解壓縮軟件、多媒體聲像同步軟件、多媒體通信軟件等。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多媒體系統(tǒng)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需要有多種開發(fā)工具,而多媒體開發(fā)和創(chuàng)作工具為多媒體系統(tǒng)提供了方便直觀的創(chuàng)作途徑,——些多媒體開發(fā)軟什包提供了圖形、色彩板、聲音、動畫、圖像及各種多媒體文件的轉換與編輯手段。

3.多媒體計算機標準[1]

  多媒體計算機(簡稱MPC)標準有四個,MPC4.0足最新的多媒體計算機標準,它的技術規(guī)格是:

  CPU:Pentium 133

  內存:16MB

  硬盤:1.6G

  CD-ROM:10X

  聲卡:16位

  圖像:32位真彩

  分辨率:1280×1024

  操作系統(tǒng):WindowsXP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和配件價格的不斷降低,多媒體計算機的標準也在變化。當前十流的多媒體計算機的關鍵配置是:CPU:1.8GHz,內存:256MB,硬盤:60G,CD-ROM:52X,操作系統(tǒng):WindowsXP/Linux,配置有AGP顯卡,64位聲—卡、網卡。

4.多媒體計算機的技術特點[2]

  1、高集成性

  多媒體計算機采用具有高集成度的微處理器芯片,在單位面積上容納更多的電器元件,大大提高了集成電路的可靠性、穩(wěn)定性和精確性。多媒體計算機的高集成性還表現在把多種媒體信息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使豐富的信息內容在較小的時空內得到完美的展現。另外,多媒體計算機對多種媒體信息的集成與影視作品不同.影視作品雖然也能把多種符號性媒體集成到一起,但那種集成是模擬化的集成、線性的集成和單項傳輸式的集成。而多媒體計算機的集成卻是數字化的集成、非線性的集成和可交互式的集成。

  2、全數字化

  數字化是通過半導體技術、信息傳輸技術、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等實現信息數字化的一場信息技術革命。多媒體計算機的數字化技術,包括信息的數——模轉換技術、綜合控制技術、數字壓縮技術、語言識別技術、液晶顯示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是用0和l兩位數字編碼來實現信息的數字化,完成信息的采集、處理、存儲、表達和傳輸。數字化后的信息,處理速度快,加工方式多,靈活性大,精確度高,沒有復制失真和信號丟失現象,便于信息的存儲、表達和網絡傳輸。

  3、高速度

  多媒體計算機采用的是高速的元器件,加上先進的設計和運算技巧,使它獲得了很高的運算速度。:1946年的第一臺計算機ENIAC,一秒鐘能完成5000次加法運算,比人工計算快加萬倍?,F在的多媒體計算機,其運算速度每秒可達幾億次、數十億次乃至上百億次。而目前發(fā)達國家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其運算速度又將提高數百倍。這一高速化的發(fā)展,能使計算機跨進諸如高速實時處理圖像、提高計算機智能化程度等很多新的領域,發(fā)揮其更大的作用。

  4、交互性

  交互性,是指交互關系和作用。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主要表現為人與計算機的相互交流。如計算機通過友好的、多模式的人——機界面,能夠讀懂人們以手寫字體輸入的信息;能夠識別具有不同語音、語調的人們用自然語言輸入的信息;能夠對人們所輸入的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和處理,并給出必要的反饋信息——提示、建議、評價或答案。另外,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還表現為人與人通過計算機的相互交流和計算機與計算機的信息交互。這樣,就使計算機具有了人性味道,真正成了人類親密的朋友——方便又易于使用的現代工具。

  5、非線性

  這里的“非線性”,是多媒體計算機的一種時空技術特性。時間本來是一維的,從過去、現在到將來,順序發(fā)展,不可逆轉。但多媒體計算機中的信息,人們卻可以打破時間順序,前、中、后靈活選擇、自由支配。更重要的是,所有這些都能夠即時完成??臻g本來是三維的、統(tǒng)一的。但是人們在多媒體計算機中搜尋、觀看和使用信息時,卻可以打破空間統(tǒng)一的格局,從整體、從局部、從不同角度選擇信息,可放大、可縮小、可以觀看一個點,也可以觀看它展開的全過程,所有這些也都是即時完成的。

  6、高智能

  多媒體計算機具有人的某些智慧和能力,特別是思維能力,會綜合,會分析,會判斷,會決策,能聽懂人們所說的話,能識別人們所寫的字,能從事復雜的數學運算,能記憶海的數字化信息,能虛擬現實中的人和事物。當今發(fā)達國家正在聯合研制和開發(fā)一種具有人類大腦部分功能的神經網絡個人計算機和用蛋白質及其他大分子組成的生物計算機,這些計算機具有非凡的運算能力、記憶能力、識別能力和學習能力,有些能力如運算能力和記憶能力,是天才的人腦也無法企及的。

5.多媒體計算機常見故障分析[3]

  相對于其他電器產品來說,電腦是一個容易出現故障的電子產品。電腦出故障了,是許多非計算機專業(yè)一線教師比較頭痛的事情,該如何來應對和解決一線教師經常遇到的電腦故障呢?

  (1)先調查,后熟悉

  電腦在進行維修前,首先要弄清故障發(fā)生時電腦的使用狀況及以前的維修狀況,才能“對癥下藥”。此外,還應了解清楚其軟、硬件配置及已使用年限等,做到有的放矢。

  (2)先機外,后機內

  對于出現主機或顯示器不亮等故障的電腦,應先檢查機箱及顯示的外部件,特別是機外的一些開關、旋鈕是否調整,外部的引線、插座有無斷路、短路現象等。當確認機外部件正常時,再打開機箱進行檢查。

  實例解析1

  一電腦在搬動位置后出現主機不亮(主機風扇也不轉)的故障,該教師認為是主機電源年久失修被損毀,打開機箱準備拆下電源更換。筆者觀察其主機和顯示器分別用一根電源線從電源插座連接,而顯示器顯示正常,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先將主機的電源插頭換一個電源插孔試之,無效;便將正常使用的顯示器電源線取下連接主機,主機恢復正常。將問題線接上顯示器,也不亮,證明問題就來自這看似不起眼的電源線(內部斷路)。

  (3)先機械,后電氣

  對于光驅及打印機等外設而言,先檢查其有無機械故障再檢查其有無電氣故障是檢修電腦的一般原則。例如CD光驅不讀盤,應當先分清是機械原因引起的(如光頭的問題),還是由電氣毛病造成的。當確定各部位轉動機構及光頭無故障時,再進行電氣方面的檢查。

  實例解析2

  一臺已經使用一年多的計算機上的40速光驅,故障現象為不讀盤。筆者接手后,拆開光驅先觀察了一下光驅的內部結構狀況,此款光驅為全鋼結構,一般應不會存在較嚴重的機械情況,筆者也沒有急于在它的光頭和加大激光頭功率上進_步“摧殘”它。放進一張碟片,筆者仔細地觀察了一下碟片的旋轉及激光頭進給元件的動作電機的進退情況,發(fā)現碟片的旋轉基本正常,電機的進退也沒太大問題,反而光頭組件在空載或加碟片的情況下,在滑動桿上滑動十分吃力。關掉電源,用手輕輕推了幾下光頭組件使其在桿上滑動,有很明顯的遲滯感。這時筆者再重點觀察這款光驅的滑動桿,見其上邊原本應白色的潤滑油已變成了淺黑色,拿到光線較強的地方甚至可見密密的灰塵雜質,因此滑動不靈活了。先用純酒精將滑動組件上的已含雜質的潤滑油清理干凈,然后再重新加上新的潤滑油,再重新試機,讀盤功能恢復正常。

  (4)先軟件,后硬件

  先排除軟件故障再排除硬件問題,這是電腦維修中的重要原則。例如,Windows系統(tǒng)軟件被損壞或部分文件丟失可能造成死機故障的產生,因為系統(tǒng)啟動是一個一步一個腳印的過程,哪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出現錯誤,如果存在損壞的執(zhí)行文件或驅動程序,系統(tǒng)就會僵死在那里。但電腦各部件的本身問題,插接件的接口接觸不良問題,硬件設備的設置問題,例如BIOS,驅動程序是否完善,與系統(tǒng)的兼容性,硬件供電設備的穩(wěn)定性,以及各部件間的兼容性抗外界干擾性等,也有可能引發(fā)電腦硬件死機故障的產生。我們在維修時應先從軟的方面著手再考慮硬的。

  注釋:BIOS是英文“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的縮略語,直譯過來后中文名稱就是“基本輸入輸出系統(tǒng)”。其實,它是一組固化到計算機內主板上一個ROM芯片上的程序,它保存著計算機最重要的基本輸入輸出的程序、系統(tǒng)設置信息、開機后自檢程序和系統(tǒng)自啟動程序。其主要功能是為計算機提供最底層的、最直接的硬件設置和控制。

  實例解析3

  一臺電腦啟動自檢后,在屏幕上顯示“NoROMBasic,SystemHalted”信息后死機,硬盤燈也長亮不熄。排除了硬盤壞道的原因,很明顯造成這一故障的原因是硬盤的引導程序被破壞,造成系統(tǒng)找不到硬盤而死機。修復這種故障的辦法很多。如大家可采用常用的殺毒軟件(卡巴斯基、瑞星等),它能很輕松地解決硬盤引導區(qū)被破壞的故障,其使用方法,大家可參考一下殺毒軟件的說明文件。如果沒有殺毒軟件,那么也可用軟盤啟動電腦后在純DOS狀態(tài)下,執(zhí)行特別的“FDISK/MBR”命令,它也可強行將正確的主引導程序及結束標識覆蓋在硬盤的主引導區(qū)上,但是這個命令有一定的危險性。

  (5)先清潔,后檢修

  在檢查機箱內部配件時,應先著重看機內是否清潔,如果發(fā)現機內各元件、引線、走線之問有塵土、污物、蛛網或多余焊錫、焊油等,應先加以清除,再進行檢修,這樣既可減少自然故障,又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實踐表明,許多故障都是由于臟污引起的,一經清潔故障往往會自動消失。

  實例解析4

  一臺電腦在一次打開機箱安裝一新顯卡后,出現重新開機后顯示器黑屏,機內喇叭發(fā)出連續(xù)的長聲“嘀嘀”蜂鳴報警聲。故障分析:機箱內喇叭發(fā)出連續(xù)的鳴叫,這是典型的內存報錯故障。雖然說大家在拆機或搬動電腦時有可能并沒有去動內存條,但是內存是個精密的東西,它的大敵就是灰塵,而你的電腦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后機箱內就很可能鋪上薄薄一層余灰,而和CPU距離較近的內存更是最大的“受害者”,CPU風扇吹來的灰塵,很可能給你的內存的表面上鋪上厚厚的一層灰塵,稍有震動灰塵就有可能掉入內存插槽里,引起局部短路或接觸不良,造成啟動電腦時顯示器黑屏和機箱內喇叭報錯。對于這種情況,應該先檢查內存的安裝情況,可用手先按幾下內存再開機,看其接觸是否變好,如還不行,那么可以將內存取下,先將內存表面的灰塵打掃干凈,然后再用小號細毛刷仔細將內存插槽內清掃干凈,再重新插好內存,故障一般就可排除。

  (6)先電源,后機器

  電源是機器及配件的心臟,如果電源不正常,就不可能保證其他部分正常工作,也就無從檢查別的故障。根據經驗,電源部分的故障率在機器中占的比例最高,許多故障往往就是由電源引起的。

  實例解析5

  一臺17英寸顯示器出現無光柵、無圖像,且能聽見電源發(fā)出明顯“吱吱”聲的顯示故障。故障分析:從故障現象分析來看電源電路、行掃描電路、主要負載電路有故障,是造成這類問題的原因。由于電源發(fā)出“吱吱”聲,表明開關電源已工作,因此表明開關變壓器以前的電路基本無問題。首先用萬用表檢查五個輸出端電壓是否正常,結果發(fā)現電源濾波電容器c117的正極端為0V,而正常應為5V左右,這表明其周邊電路元器件存在短路或開路現象。使用測量電流的方法發(fā)現L105電流很小,進一步懷疑其前面的整流二極管VDl06有問題,用替換法將其更換后故障排除。

  (7)先通病,后特殊

  根據電腦故障的共同特點,先排除帶有普遍性和規(guī)律性的常見故障,然后再去檢查特殊的故障,以便逐步縮小故障范圍,由面到點,縮短修理時間。

  實例解析6

  電腦在更換主板重新啟動后,出現電源燈亮但系統(tǒng)不自檢、顯示器黑屏的故障。打開機箱,發(fā)現CPU風扇正常運轉,關掉電源后仔細檢查板卡的安裝,重點重新安裝內存條及顯卡,檢查主板的相關跳線等情況,確認無誤,則采用“最小系統(tǒng)法”排除故障,去掉硬盤光驅等的連接線,只保持主板、CPU、內存、顯卡的最小系統(tǒng),開機后系統(tǒng)順利開啟。重點檢查光驅和硬盤的連接情況,當上好光驅后上述故障重新出現,難道是光驅沒上好,該光驅單獨接在IDE2總線接口上,筆者檢查發(fā)現,該光驅連接用的IDE線接頭上無防反插的凸塊,難道是接反了?仔細一看果不其然,正確上好后系統(tǒng)恢復正常。

  (8)先外圍,后內部

  在檢查電腦或配件的重要元器件時,不要先急于更換或對其內部配件或重要元器件動手,而應檢查其外圍電路,在確認外圍電路正常時,再考慮更換配件或重要元器件。若不問青紅皂白,一味更換配件或重要元器件了事,只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從維修實踐可知,配件或重要元器件外圍電路和機械的故障遠高于其內部電路。

  實例解析7

  一臺計算機,硬盤在正常使用中,只是重新啟動了一下電腦后,硬盤便找不到了,據該電腦的操作員稱,這硬盤前兩天也曾出現這樣的毛病,但過了一會自己又找到了,但這次上班時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只是重新啟動了電腦,系統(tǒng)便再也找不到硬盤了。打開機箱一看該硬盤為三年前購的西數3.2G硬盤,由于被經常拆卸下來拷貝數據,顯得很舊。對于這類故障可首先檢查IDE硬盤線,換新后無效,試著換個電源插頭重新插緊,開機后硬盤“忽忽”的轉動起來恢復正常!裝好配件合上機箱蓋板,再重啟,奇怪的是硬盤又不見了蹤影……如此反復幾次,硬盤無法正常使用,但筆者只要將硬盤電源線插拔幾次,便又能恢復正常。會不會是硬盤電源接口內的接線柱接觸不良。取下觀察,并無生銹或起鹵現象。用萬用表檢測接線柱與硬盤電路板上的接線柱焊點間的導通情況,筆者發(fā)現有一根柱(5V)要用表筆抵緊電路板才能導通,排除了接線柱表面氧化或焊點虛焊等情況,筆者花3元購來一電源線轉接線,剪去接頭剝出銅線,將其按順序在硬盤電源部分電源插口接線柱在電路板上的對應焊點上一一焊好,將電源轉接線的公頭插上主機電源線的一個母頭,重新開機,PC又恢復了正常。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