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成品成本
1.什么是產成品成本?
企業(yè)中已經完成全部生產過程,并經檢驗符合規(guī)定質量標準,可供銷售的產品的成本。產成品,簡稱“成品”,亦稱“制成品”,指企業(yè)中已經完成全部生產過程,并經檢驗符合規(guī)定質量標準,可供銷售的產品。在工業(yè)企業(yè)中,產成品包括已有自備原材料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的產品;接受外來原材料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的代制品;為外單位加工修理完成驗收入庫的代修品。
在實際工作中,供出售的自制半成品,在不設制“自制半成品”科目的情況下,也視作產成品處理。產成品成本就是上列這些產品成本的總稱。
2.產成品成本錯弊的檢查方法
1、查帳人員應審閱自制半成品的明細帳,在審閱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關產成品的自制半成品 期未余額是否合理。部分企業(yè)在生產過程中,會有副產品產生,是否將副產品作為賬外物資,這也是審查的重點部分。
2、查賬人員應審閱生產計劃,發(fā)現(xiàn)是否有新產品試制。再進一步審查新產品試制計劃 及生產成本計算單,來查證新產品試制費核算是否正確。是否把新產品的開發(fā)費用計入產成品的成本中,加大產成品成本。
3、查賬人員應審閱生產統(tǒng)計表,查看統(tǒng)計人員是否有意將可比產品生產工時少報,將 不可比產品工時多報,再審閱生產成本計算單,以查證企業(yè)有沒有正確劃分各種產成品之間的費用界限,人為地使一些產成品成本高,一些產成品成本低。如把可比產品成本應負擔的費用,劃給不可比產品成本去負擔,掩蓋真實的成本。
3.產成品成本還原
實務中,為了管理的需要,經常需要進行成本還原,即把本月產成品耗用前一步驟半成品的綜合成本,按照本月該半成品的實際成本構成項目進行還原,并依次往前推,最終使產成品的成本項目反映原始的成本構成。產成品成本還原可以采用半成品的定額或計劃成本項目進行,比較簡化。通常采用計算還原分配率的辦法,從最后一個車間開始還原,把所耗上一車間半成品的綜合成本分解為上一車間的成本項目,上一車間再進行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