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廣東交通集團發(fā)布消息,深中通道首片鋼箱梁順利完成架設,標志著項目海域橋梁全面轉入上部結構施工新階段。
2日17時58分,國內首創(chuàng)運架一體船“天一號”將深中通道首片長133.1米、寬20米、高4米、重達1780噸的鋼箱梁,平穩(wěn)運至指定橋位。隨著指揮一聲令下,現場作業(yè)人員全程緊盯、精細協作,將首片鋼箱梁穩(wěn)穩(wěn)地架設到伶仃東泄洪區(qū)非通航孔橋右幅5號至6號橋墩之間。經監(jiān)控測量,鋼箱梁架設精度及線形滿足規(guī)范及設計要求。
重量相當于1000臺小轎車
深中通道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全長約24公里,其中橋梁工程長約17公里,包括超大跨徑海中懸索橋伶仃洋大橋,斜拉索中山大橋及非通航孔引橋等。非通航引橋長約11.4公里,共需架設110米鋼箱梁102片、60米鋼箱梁23片。
要怎么把重量相當于1000臺小轎車的“巨無霸”鋼箱梁從預制廠“發(fā)貨”至架設橋位?經過多次討論研究,工程師們決定將鋼箱梁橫放于集控組合模塊車上,采用橫向滾裝方式裝載上運輸船。相較于常規(guī)的縱滾裝船,橫滾裝船對船舶平衡性要求更高,這也是國內梁體結構體量最大的一次滾裝上船。
運輸船將鋼箱梁運抵智慧梁場出海平臺后,再由運架一體船“天一號”取梁并運往指定橋位。
3000噸大國重器施絕技
“‘天一號’是國內首創(chuàng)單體船型結構、全電力推進的海上架梁施工專用起重船,最大起吊重量為3600噸,無需輔助船舶,既可獨立完成取梁、運梁和架梁工作。”中鐵大橋局深中通道S07合同段副總工程師陳劍波介紹,相比普通的浮吊架設,運用該船可有效減少工序交接時間,提高架設效率和安全。
深中通道建設規(guī)模大,建造過程面臨多個世界級挑戰(zhàn),技術難度高。
目前,深中通道建設有序推進。橋梁工程已完成主橋樁基、承臺施工,正在進行主塔、錨碇施工。島隧工程方面,東、西人工島建設有序開展;沉管隧道已完成共8個管節(jié)沉放對接,建成長度達1278.5米,正籌備E9管節(jié)沉放安裝。
來源:中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