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詞

做渣男上鉆石娛樂-湖北是中國共產(chǎn)黨組織的重要發(fā)祥地 出席中共一大13人中有5位是湖北人

來源:網(wǎng)絡?2021-04-02
湖北是中國共產(chǎn)黨組織的重要發(fā)祥地 出席中共一大13人中有5位是湖北人

武昌撫院街97號原址

武昌民主路97號(原撫院街97號)居民王玉香婆婆

林育南長孫林榮久講述共存社情況

掃碼看視頻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黃忠 張建林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劉中燦 李輝

【編者按】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震醒了遙遠而古老的東方大地,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chǎn)黨。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從上海石庫門到嘉興南湖,一艘小小紅船承載著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過急流險灘,穿過驚濤駭浪,成為領航中國行穩(wěn)致遠的巍巍巨輪。

胸懷千秋偉業(yè),恰是百年風華。承載著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光榮使命,中國共產(chǎn)黨乘風破浪、揚帆遠航,創(chuàng)造了彪炳史冊的豐功偉績,始終得到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值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極目新聞推出大型系列報道《恰是百年風華》。今日,刊發(fā)“荊楚紅色印跡”系列之“星火篇”,敬請垂注。

探 訪

時光倒轉!1920年8月的一天,武漢,赤日炎炎。蛇山腳下,武昌撫院街(今民主路)97號,董必武的寓所。一場七人秘密聚會,點燃了荊楚大地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第一縷星火。

百公里外,中國共產(chǎn)黨一大召開前幾天,黃岡團風一座新式小學里,24名熱血進步青年,圍坐長桌熱烈討論,求索救國救民之路,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性質(zhì)的共存社就此誕生。

薪火相傳,使命永恒!連日來,極目新聞記者實地探訪相關舊址時發(fā)現(xiàn),雖然歲月變遷改變了模樣,但革命先輩“救國救民”的英雄豪氣依舊久久激蕩。

武昌撫院街97號

黑夜中燃起革命火種 群英在此結黨救中華

從武昌司門口天橋往南不到200米,就是火遍全國的戶部巷。

3月的戶部巷,游客如潮,這條氤氳著煙火氣息的老巷子,憑借極具楚風漢味的特色美食吸引著八方來客。

很多游客不知道的是,這條古老與新韻并存的網(wǎng)紅街巷,曾在沉沉黑夜中燃起湖北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革命火種。

時光回溯到1920年8月,董必武、陳潭秋、劉伯垂、包惠僧等7人齊聚武昌撫院街97號,也就是董必武的寓所內(nèi)召開會議,正式宣告中國共產(chǎn)黨武漢早期組織的成立,這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6個全國早期組織之一。

武昌撫院街97號,如今已改名民主路97號。3月23日,極目新聞記者實地探訪。當年的蛇山星火之地,如今已成為一棟兩層的民居,藏在戶部巷門店之間的一條弄堂里。

昔日門前的大法桐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盆栽小花,復合式的兩層樓有些擁擠,但紅花綠植點綴其間,顯得生機勃發(fā)。

嶄新的藍色97號門牌下,戶部巷社區(qū)黨總支印發(fā)的一條紅色標語“我是黨員我?guī)ь^”,仿佛無言訴說著初心和傳承。

叩開房門,住在一層的是王玉香婆婆,今年八十多歲。王婆婆告訴記者,30多年前,他們舉家從蔡甸搬了過來,一住就是幾十年,養(yǎng)育了四名子女,如今都已成家立業(yè),搬了出去。

“董必武還在我們這里住過啊,真是沒想到。”聽聞記者的介紹,王婆婆說:“房子是公房,每個月租金只要50元,我們也是沾了共產(chǎn)黨的光。”

得知王婆婆的房子曾是董必武的寓所,而且中共最早的組織之一就是從這里走出來的,一旁的邵伏云等幾個老街坊說,“以前聽別人講過這里的歷史,但不知道意義這么重大。革命火種是從這里點燃的,我們也覺得光榮。”

離這里不遠處,董必武創(chuàng)立的武漢中學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湖北早期組織開展活動的中心,也是培育湖北共產(chǎn)黨早期革命者的搖籃。

走進“私立武漢中學校舊址”,仿佛打開了一道革命歷史的記憶閘門。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13位代表中,三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陳潭秋、李漢俊都從武漢中學走出。

“當年,這次集會波瀾不驚;百年后回眸,卻是石破天驚?!?0歲的武漢中學老校長陳軼倫評價當年“群英結黨救中華”的壯舉時,十分感慨:“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lián)Q新天。無數(shù)荊楚英雄兒女以錚錚鐵骨赴國難,書寫了壯麗的英雄詩篇。”

黃岡團風共存社

獨立展開建黨活動 求索救國救民之路

3月24日,黃岡市團風縣回龍山鎮(zhèn)林家大灣背后,白羊山南麓,幾間灰石青磚瓦房顯得寂靜而又寥落。

因山坳處有八斗田,當?shù)厝擞址Q它為八斗灣。春日時節(jié),群峰起伏,處處綠叢,八斗灣共存社成立舊址矗立無言。

如果不是熟悉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抑或是門口掛著的重點文物標識牌提醒,外人很少知道,這里曾是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性質(zhì)的共存社的誕生地。

在黃岡,白羊山并非名山,但山腳下的浚新小學卻是當年遠近聞名的新式學堂,而這里記載的一段輝煌歷史,更是白羊山永遠的驕傲。

1921年夏,惲代英、林育南、林育英、李求實等24位熱血青年,在浚新小學集會,討論建立革命團體的問題。大家經(jīng)過認真討論,宣布成立新的組織,確定組織的名稱叫共存社。

“這里原來是家廟,后來改建成了學校,集聚了很多追求進步的青年?!痹诹钟狭沂块L孫林榮久的講述下,極目新聞記者的思緒一下子回到了那段民族危亡、風雨如晦的歲月。

“共存社沒有共產(chǎn)國際的背景,與上海、北京等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沒有取得聯(lián)系。它的誕生說明,建立無產(chǎn)階級政黨,是近代中國半個多世紀救亡圖存符合邏輯的正確選擇。”團風縣檔案館副館長程時祥介紹。

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的消息傳來后,1921年下半年,惲代英直接與上海聯(lián)系,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在他的帶動下,大部分共存社成員先后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共存社停止活動。

如今,作為紅色旅游點的團風縣林家大灣成了很多游客學習黨史、緬懷先烈的打卡地,來此參觀學習的游客絡繹不絕。

在林育南故居,舍生忘死的英雄豪氣激蕩。林育南、李求實等24人,在敵人嚴刑拷打下堅貞不屈,于上海市郊龍華被集體殺害,史稱“龍華二十四烈士”。

回顧先輩往事,老黨員感慨萬千。來自安徽合肥的翟廣德是名黨員,專程和朋友開車到林家大灣參觀,追尋紅色革命足跡。他說:“為了救國救民,革命先輩挺身而出。今天我們生活在優(yōu)越的環(huán)境里,更要扛起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

來自武漢的大學生張偉和同學結伴而來,他們說,“學習和傳承革命精神,最好的方式就是接過接力棒,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斷奮斗?!?/p>

斗轉星移,革命老區(qū)早已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如今的林家大灣,早已脫貧奔小康。通往共存社舊址的水泥路也在拓寬,舊址保護修繕也排上日程。村干部徐少華說:“革命老區(qū)人民的日子越過越好,革命先輩們的流血犧牲不能忘?!?/p>

訪 談

出席中共一大13人中 就有5位是湖北人

“湖北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絕非偶然。”3月26日,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時,省委黨史研究室研究三處處長鐘文有感而發(fā)。

鐘文認為,新文化運動的洗禮,五四運動的激蕩,一批先進知識分子在湖北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共產(chǎn)黨在武漢早期組織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鐘文介紹,在出席中共一大的13人中,有董必武、陳潭秋、李漢俊、包惠僧、劉仁靜5位湖北人,“湖北的先進知識分子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建,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p>

蛇山腳下點燃第一縷星火

極目新聞:百年前的湖北,和全國一樣,在軍閥統(tǒng)治下兵連禍結,滿目瘡痍。接受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湖北先進分子是如何走到了一起,中共湖北早期組織是怎么應運而生的?

鐘文:1920年夏,參與創(chuàng)建中國共產(chǎn)黨上海早期組織的李漢俊給在武漢的董必武寫信,約請他在武漢籌建黨的組織。此時,劉伯垂受陳獨秀委派也回到武漢,聯(lián)絡武漢具有初步共產(chǎn)主義思想的先進分子,開展黨的組建活動。

1920年8月,蛇山腳下,武昌撫院街(今民主路)97號。董必武、陳潭秋、劉伯垂、張國恩、包惠僧、鄭凱卿、趙子健等七人秘密聚會,決定成立武漢黨的早期組織。

會議由劉伯垂主持,首先傳閱了他從上海帶回的由陳獨秀等起草的《中國共產(chǎn)黨黨綱草案》的手抄本,然后由劉伯垂介紹了上海組黨的情況。會議決定成立武漢黨的早期組織,并研究制定了黨的組織生活制度,推選包惠僧任書記,陳潭秋負責組織工作,張國恩負責財務工作。會上,大家一致決定租用武昌多公祠5號作為黨的機關,掛上“劉芬律師事務所”的招牌,以掩護黨的秘密活動。于是,蛇山腳下,點燃了荊楚大地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第一縷星火。

這一天,中國共產(chǎn)黨湖北早期組織正式成立!這一天,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瞬間。但這一天,卻是湖北革命征程的重要起點,從此湖北革命掀開了嶄新的篇章!

馬克思主義才能救國救民

極目新聞:在中國共產(chǎn)黨湖北早期組織成立之前,董必武等革命先驅(qū)做了哪些準備工作?組織成立后,他們開展了哪些工作,尋求救國救民之策?

鐘文:1920年3月,經(jīng)董必武、張國恩等全力籌劃,私立武漢中學在武昌涵三宮成立。學校開設社會主義課程,組織學生課外閱讀《向?qū)А贰缎虑嗄辍贰豆伯a(chǎn)黨》《湘江評論》等進步書刊,向?qū)W生介紹俄國革命和馬克思主義。

武漢以及湖北黃岡、麻城、黃安(今湖北省紅安縣)、沔陽(今湖北省仙桃市)、荊門、咸寧,河南新縣,湖南平江、華容等縣的進步青年紛紛前來求學。此外,學校還組織學生開辦平民夜校和識字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群眾宣傳馬克思主義,啟發(fā)他們的階級覺悟,鼓勵他們投入革命斗爭。武漢中學成為華中地區(qū)進步知識分子進行革命活動的重要基地。

中國共產(chǎn)黨湖北早期組織成立后,積極發(fā)展黨團組織,吸納新黨員。同時,還建立了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加強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宣傳;并深入工廠調(diào)查,將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相結合,造就了一批無產(chǎn)階級的先進分子,為在全國建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可以說,中共湖北早期組織的成立,是湖北先進分子在多方比較和深入思考中最終找到馬克思主義作為救國救民的偉大真理,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xiàn)國家獨立和人民解放做出的主動選擇。

團風小學堂里摸索著建黨

極目新聞:當時的湖北,除了董必武、陳潭秋等人在積極創(chuàng)建黨的組織,在黃岡,還存在著另外一條建黨路徑,他們是怎樣獨立展開建黨活動的?

鐘文:在董必武、陳潭秋等人以武漢中學為陣地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同時,1920年2月,惲代英與林育南等在武昌創(chuàng)辦利群書社。當時,書社出售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進步刊物,直接經(jīng)銷《共產(chǎn)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成為長江中游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重要陣地和武漢先進知識分子相互交流、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場所。

1921年夏,在中共一大召開前幾天,惲代英、林育南等人在利群書社的基礎上,在黃岡團風浚新小學成立了具有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性質(zhì)的共存社。中共一大召開后,共存社的大部分成員紛紛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共存社隨即停止了活動。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所著的《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第一卷(上冊)記載:在黨成立前后,與共產(chǎn)國際以及與上海、北京沒有聯(lián)系的一些先進分子也在獨立展開建黨活動。1921年夏,湖北利群書社在黃岡開會,其成員一致?lián)碜o無產(chǎn)階級專政,擁護無產(chǎn)階級在革命中的領導權,擁護蘇維埃,贊成組織俄國式——布爾什維克的黨。這些事實說明,建立一個全國統(tǒng)一的無產(chǎn)階級政黨來領導中國革命,已經(jīng)成為當時中國革命者的共同愿望。

在湖北地區(qū)先后建立的這兩個共產(chǎn)主義組織,路徑不同,殊途同歸。此后,漫長的革命歲月中,湖北地區(qū)的共產(chǎn)黨人在黨的領導下以錚錚鐵骨戰(zhàn)強敵,以血肉之軀赴國難,寫下英雄詩篇。

上海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14人:

陳獨秀、李漢俊、李達、陳望道、沈玄廬、邵力子、袁振英、林伯渠、沈雁冰、沈澤民、楊明齋、俞秀松、李啟漢、李中

北京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16人:

李大釗、張國燾、鄧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羅章龍、劉仁靜、范鴻劼、繆伯英、張?zhí)住⒗蠲犯?、朱務善、宋介、江浩、吳雨銘、陳德榮

武漢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8人:

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劉伯垂、張國恩、趙子健、鄭凱卿、趙子俊

長沙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6人:

毛澤東、何叔衡、彭璜、賀民范、易禮容、陳子博

廣州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4人:

譚平山、陳公博、譚植棠、李季

濟南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3人:

王盡美、鄧恩銘、王翔千

[展開全部↓]
關鍵字:
相關資訊
查看更多
熱門游戲
返回 回到頂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