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新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正式公布。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在《名錄》中發(fā)現(xiàn),北京地區(qū)的鳥類中,青頭潛鴨等5種實現(xiàn)“跳級”保護,即跳過二級,直接升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國寶”大熊貓為同一保護等級。
青頭潛鴨。張果老攝
青頭潛鴨、勺嘴鷸、東方白鸛、栗斑腹鹀和黃胸鹀這五種極度珍稀鳥類,如今首次進入名錄,直接跳過二級,被列為“國家一級”。
這場“翻身仗”可謂喜憂參半。喜,在于保護等級提升了,今后的保護資金、科研項目、研究力度等,都可以更多向這些物種傾斜。憂,則是因為過去這些年,其種群實在命途多舛,岌岌可危。
就拿青頭潛鴨來說,這種深水鳥類素有“鳥類大熊貓”之稱。2013年,它被《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物種,2020年1月開展的青頭潛鴨越冬期全國同步調(diào)查顯示,全國僅記錄到青頭潛鴨個體1500余只。近年來,北京僅在房山大石河發(fā)現(xiàn)過青頭潛鴨。
如此瀕危的野生動物,為何現(xiàn)在才首次進入保護名錄?原來,上一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發(fā)布于32年前。城市發(fā)展一日千里,滄海桑田有時只在幾年之間。大片森林、糧田、灘涂消失了,因此,不少野生動物的種群數(shù)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跳級生”黃胸鹀俗稱禾花雀。2004年以前,其在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中的等級還是“無?!?,2017年便升為“極?!保x“野外滅絕”只差一級。數(shù)量銳減的主因是,近年來它被人冠以“大補”的功效,過度捕捉用以滿足口腹之欲。
鴻雁。張果老攝
“名錄更新,意義相當重大?!北本┦幸吧鷦游锞茸o中心救護科科長史洋說,近些年來,針對東方白鸛等部分未列入名錄的珍稀動物,相關部門已按照國保一級的標準來開展執(zhí)法和救助,但總歸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今后它們實現(xiàn)“跳級”保護,更有利于保護資金和項目的傾斜,在執(zhí)法時也更有威懾力。
在新名錄中,還有將近40種北京地區(qū)的鳥類保護等級得到了提升,廣泛分布于雁形目、鸊鷉目、鸻形目、鸛形目、鷹形目等。鴻雁、闊嘴鷸、白斑軍艦鳥新增為國家二級;白枕鶴、黑臉琵鷺等鳥類的保護等級從國家二級晉升為一級。
此外,赤狐、貉、豹貓、狼等犬科動物也首次進入名錄,為“國家二級”。
貉。張亞瓊攝
(原標題:北京這5種極度珍稀鳥類,“跳級”直升為“國寶”)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朱松梅
流程編輯: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