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新興經濟體

百科 > 經濟術語 > 新興經濟體

1.新興經濟體概述

  新興經濟體,是指某一國家或地區(qū)經濟蓬勃發(fā)展,成為新興的經濟實體。目前并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英國《經濟學家》將新興經濟體分成兩個梯隊:第一梯隊為中國、巴西、印度和俄羅斯,也稱“金磚四國”;第二梯隊包括墨西哥、韓國、南非、波蘭、土耳其、埃及等“新鉆”國家。

  根據IMF公布的數據,2007年發(fā)達經濟體經濟僅增長2.7%,新興和發(fā)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長8%。印、俄、巴西GDP總量均超過萬億美元大關,晉升世界經濟12強,中國突破2萬億美元,居世界第四。中國、印度和俄羅斯3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一半?!靶裸@”國家也有不俗表現(xiàn),據預測,2025年墨西哥、印尼、土耳其、伊朗、越南等8國將躋身世界經濟前20強。2008世界企業(yè)500強榜單上,中國有35家上榜,印度7家,10年前只有一家入圍的墨西哥和俄羅斯,如今已分別有5家上榜。

  基于新興經濟的出色表現(xiàn),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在發(fā)達經濟體受金融危機困擾之際,新興經濟體正成為“世界經濟穩(wěn)定的來源”。

2.新興經濟體的現(xiàn)實困難

有些分析家認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經濟全球化和金融一體化的背景下,新興經濟體想要獨善其身,著實困難。大部分國家所遭遇的處境則十分相似,外資撤退,本幣貶值,還債壓力增大。

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韓元與去年相比貶值近30%,創(chuàng)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的最高紀錄。

俄羅斯也似乎將要告別“黃金十年”,由于金融風暴以及國際原油價格下滑影響,股市急轉直下,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市值蒸發(fā)近2/3。同時受俄格爭端的影響,外國資本自8月開始外流,到10月初為止,銀行系統(tǒng)的可自由兌換外匯儲備損失了近400億美元。

中東歐在2007年取代亞洲成為吸引外資最多的新興市場。全球投資于新興市場的7800億美元中有3650億美元流向中東歐,而且大部分是以銀行債務為基礎的金融產品。金融危機使得外資大量抽逃,烏克蘭的股市市值跌落了70%。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約翰·利普斯基表示,金融危機影響日漸顯著,新興經濟體增速迅速減緩。

3.新興經濟體凸顯力量

雖然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減緩,但專家分析,經過金融危機的沖擊,新興經濟體調整了經濟結構,增加了外匯儲備,改善了金融體制,抵御風險的能力增強,世界經濟依然會繼續(xù)增長。

與此同時,南南合作也減少了新興經濟體對發(fā)達國家經濟的依賴。南方共同市場的形成、中國與東盟的合作也對世界的經濟持續(xù)增長提供了保證。

高盛全球經濟研究主管奧尼爾對新興經濟體寄予了厚望,他認為新興經濟體強大的內需足以完全抵消美國國內消費需求的大幅下降,并預計占全球GDP16%的“金磚四國”將幫助全球經濟維持3%至4%的增速。

在亞歐首腦會議前夕,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就聲明力邀中國、印度等五大新興經濟體參加于11月15日在華盛頓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共同商討應對金融危機,這也看出新興經濟體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4.世界需要新興經濟體

  近年來,美日歐經濟依然是世界經濟重要引擎,但新興和發(fā)展中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不斷上升,成為世界經濟增長主要動力。相關數據顯示,新興市場國內生產總值(GDP)已占全球的50%,貿易量占40%,外匯儲備占70%。專家指出,隨著金融危機爆發(fā),西方發(fā)達經濟體紛紛進入衰退期,世界經濟重心將持續(xù)向新興經濟體轉移。

  面對日趨嚴峻的全球經濟和金融形勢,新興經濟體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但是,在一片愁云慘霧中,新興經濟體還是讓世界看到了一些積極的跡象。世界貿易組織最近公布的報告顯示,越南、中國和新加坡進口總量今年2月比1月分別增長32%、17%和1%。報告稱:“這可能是(貿易)下滑速度減慢甚至觸底反彈的證據。”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全球性的危機需要全球來應對。G20的形成本身就說明以G8為代表的發(fā)達國家在處理全球性金融危機時已經感到力不從心。正如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所主張的,我們需要一種包容發(fā)達國家、新興經濟體和發(fā)展中國家,靈活高效的“新多邊主義”,與這個時代的需要相適應。

5.新興經濟體的代表

  一、金磚四國

  2008年,“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繼續(xù)超過50%?!敖鸫u四國”已經成為國際社會一支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根據高盛公司2003年的報告,50年內,“金磚四國”股市市值增長66倍。10年內,四國股市將翻4 倍,將出現(xiàn)8億中產階層,單是這一數字將超過美國、西歐和日本的總和。這份報告預言,四國在能源、天然資源、資本三大市場方面將扮演主角,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消費市場。

  無可否認,“金磚四國”正在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但是四國提升話語權的道路絕非坦途。專家指出,根據IMF的議事規(guī)則,重大議題都需要85%的通過率。這也就意味著擁有約17%投票權的美國對所有重大事項都擁有事實上的否決權。

  二、G20

  G20成員占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近90%、世界貿易的80%、世界人口的2/3。在二戰(zhàn)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中,這個超級組合在倫敦舉行金融峰會,本身就具備了里程碑式意義。但是,一些懷揣各自利益的國家讓此次峰會依然暗潮洶涌。

  如何更好地應對當前的金融危機是此次峰會的主要議題。然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各國給出了不同的答案。美國主推“財政刺激”計劃。美國財長蓋特納敦促全球最大的幾個發(fā)達國家在未來兩年拿出GDP的2%,協(xié)同努力以刺激全球經濟。并表示,IMF應監(jiān)督刺激方案,并將自身資金實力增加5000億美元,以幫助新興市場恢復增長。歐盟主打“加強金融監(jiān)管”牌。專家指出,這一主張實際上是想動搖美元的霸權地位,改變現(xiàn)存的不合理國際貨幣體系。而以“金磚四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則強調國際金融機構改革。

  不過,各國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讓世界經濟早日走出金融危機及其帶來的經濟衰退。在當今世界,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已經離不開新興經濟體的貢獻。分析人士指出,這將是各國在國際財政、貨幣政策上的一次關鍵性協(xié)調會議,其最大貢獻或許在于提高新興經濟體在金融體系中的話語權。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