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理論
1.什么是圣人理論
貝里奇擔任美國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長時,有一次看到本公司一名青工跪著擦地板,擦一下還叩一下頭,覺得奇怪,便上前詢問。青工說他是在感謝一位圣人幫他找到這份工作、使他有了飯碗。
貝里奇心靈受到震撼,沉思了一會兒說:“我在南非的溫特胡克也遇到過一個‘圣人’,我今天取得了這樣的成就全靠他。這位‘圣人’樂于助人,你愿意見見他嗎?”
青工說:“我現(xiàn)在僅能賺錢糊口,如果這位‘圣人’能使我賺更多的錢,我就用以感謝所有曾關心過我這個孤兒的好心人。”于是貝里奇給青工假期,讓他去見那位“圣人”。
一個月后,青工風塵仆仆地回到公司,說:“董事長先生,我歷經(jīng)千辛萬苦,爬上那座人跡罕至的大雪山,山上除了我,根本沒有什么圣人。”貝里奇說:“這就對了,除了你,根本沒有什么圣人!”這位青工就是后來接任美孚石油公司總經(jīng)理的賈姆納。
2000年出席在上海召開的世界經(jīng)濟論壇大會時,賈姆納在記者招待會上說了一句濃縮人生精華的名言:“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那一天,就是你遇到圣人的時候。”這就是賈姆納對貝里奇的“圣人理論”的精辟解釋。
2.簡介
“圣人”都是天生的。他就是天才和超天才。他之所以有超乎眾人之上的才能,完全是出于自然,連他自己也不 知道他怎會有那樣大的才能。他也是不知其然而然。
龔自珍的詩說:“自有仙才自不知?!?/p>
郭象說:“言物無貴賤,未有不由心知耳目以自通者也。故世之所謂知者,豈欲知而知哉?所謂見者,豈為見而見哉?若夫知見可以欲為而得者,則欲賢可以得賢,為圣可以得圣乎?固不可矣。而世不知知之自知,因欲為知以知之;不見見之自見,因欲為見以見之;不知生之自生,又將為生以生之。故見目而求離朱之明,見耳而責師曠之聰。故心神奔馳于內,耳目竭喪于外,處身不適,而與物不冥矣。不冥矣,而能合乎人間之變,應乎世世之節(jié)者,未之有也?!?/p>
任何人都有心知耳目。有心知(認識能力),自然就有知識;有耳目,自然就有感覺。這些都不是靠故意欲 求,用人為的辦法所能得來的。如果靠故意欲求,用人為的辦法,就可以有知識感覺,那么,靠故意欲求,用人為的辦法就可以成為圣賢嗎?那是不可以的。
可是世上的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以為自己有眼睛,就要求它要像古代的大工藝家離朱那樣的明。以為自己有耳朵,就要求它要像古代大音樂家?guī)煏缒菢勇敗_@樣,心神不安,耳目疲勞,身子怎樣也不舒服,同別的人也不能融洽,歸結是他的希望落空,在社會中到處碰壁。
3.觀點
1.科學的真理不應該在古代圣人的蒙著灰塵的書上去找,而應該在實驗中和以實驗為基礎的理論中去找。真正的哲學是寫在那本經(jīng)常在我們眼前打開著的最偉大的書里面的,這本書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本身,人們必須去讀它,就是具備這樣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擊它,你的攻擊就愈加充實和證明了它。
2.科學的真理不應該在古代圣人的蒙著灰塵的書上去找,而應該在實驗中和以實驗為基礎的理論中去找。真正的哲學是寫在那本經(jīng)常在我們眼前打開著的最偉大的書里面的。
3.真理就是具備這樣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擊它,你的攻擊就越是充實了和證明了它。
4.科學的真理不應在古代圣人的蒙著灰塵的書上去找,而應該在實驗中和以實驗為基礎的理論中去找。真正的哲學是寫在那本經(jīng)常在我們眼前打開著的最偉大的書里面的。
5.生命如鐵鉆,愈被敲打,愈能發(fā)出火花。
6.當科學家們被權勢嚇倒,科學就會變成一個軟骨病人。
7.當我歷數(shù)了人類在藝術上和文學上所發(fā)明的那許多神妙的創(chuàng)造,然后再回顧一下我的知識,我覺得自己簡直淺陋之極。
8.追求科學需要特殊的勇敢。
9.生命有如鐵砧,愈被敲打,愈能發(fā)出火花。
10.科學的惟一目的是減輕人類生存的苦難,科學家應為大多數(shù)人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