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詞

中國賭城七星彩-金磚金瓦金鑾殿,聽故宮古建筑專家周乾“拆解”太和殿~

來源:網(wǎng)絡?2021-04-06
金磚金瓦金鑾殿,聽故宮古建筑專家周乾“拆解”太和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

在紫禁城中,沒有哪座宮殿比之太和殿更能代表帝王權力的威嚴。沿著筆直的御道穿過天安門、端門、午門、奉天門,直達廣闊的廣場,就能看見這座象征古代權力中心的殿宇。它占地面積達2377平方米,殿高35.05米(相當于11層普通樓房),是舉行帝王登基、大婚、派將出征等重要典禮的場所。

百年滄桑,恢宏巨變,當年殿前的華樂與儀仗,都隱匿于浮沉之中,與我們相去甚遠。唯留金瓦紅墻包裹下的殿宇一座,于時間的浩瀚長河中投下歷史的倒影,供后人一窺。

今天的太和殿,是故宮觀覽必經(jīng)的打卡地點。觀覽看得見宮殿的全貌,卻無法探知建筑細微深處的故事。3月27日,新京報書評周刊·文化客廳聯(lián)合世紀文景、活字派,邀請古建筑專家、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周乾與閱讀推廣人豈航在北京建投書局(國貿店)進行了一場線下對談。周乾曾參與紫禁城太和殿(即“金鑾殿”)的百年大修,在活動現(xiàn)場,他為讀者分享了太和殿——中國現(xiàn)存建筑等級最高的古代宮殿——是如何建成的?

故宮里面有9999間半房屋,這種說法對不對?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很多戲文里都會提到它。有人說,故宮有9999間半的房子,這半間房子從何而來?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呢?面對豈航代表大家提出的疑問,周乾給出了回答說 “不準確”。

要知道有沒有半間房,先要知道在古建筑領域什么叫“一間房”。周乾說,所謂一間房,就是四根立柱圍成的空間,紫禁城1420年建成到今天,房屋的總數(shù)是變化的。根據(jù)史料記載,明朝的時候是8000多間房。清朝的時候是2萬多間房。2012年,時任故宮院長單霽翔上任后,帶著秘書數(shù)了一遍,共有9371間。

那么,為什么這個數(shù)字是變化的?周乾說,首先,紫禁城的命運很滄桑,在歷史上多次遭受火災。另外,有二十幾位皇帝在紫禁城里面執(zhí)政和生活,會根據(jù)他們的喜好對房屋的數(shù)量進行更改。還有,我們今天在故宮博物院中進行古建筑的維護保養(yǎng),某些房屋需要復建的時候,它的房屋數(shù)量還會不斷地改變。因此,周乾表示,紫禁城的古建筑很多,說幾萬間也可以,但是9999間半,只能說這是民間的一個傳言。

為什么民間傳言9999間半?周乾指出,這有文化和歷史方面的原因。故宮為什么叫紫禁城?因為古人認為紫微星(今天的北極星)是天帝的居所,共有一萬間房,地上帝王的房屋不能超過天帝,所以要少半間。另外一個原因,有一個成語叫作“九五之尊”。那么“九五”是什么意思?就是皇帝的意思。9999間半,實際上就是皇帝專用的建筑。故宮很多建筑的長和寬比例就是9比5,對于很多單體建筑而言,房屋面闊9間,進深5間,同樣也是寓意九五之尊。

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在古建筑中,四根立柱圍成的空間就是一間房,這也意味著,并不是完全隔絕出來的物理空間才是一間房,有些房子的隔斷就是柱子,比如乾清宮在明代屬于皇帝的寢宮,里邊有27間房,就是利用柱子做的隔斷。此外,故宮中有一座防火的建筑,叫做文淵閣,是乾隆皇帝藏四庫全書的地方。

文淵閣外觀兩層,里邊實際上有三層,是仿造寧波天一閣建造的。所謂“半間房”的玄機就在這里,“我們說四根立柱圍成的空間是一間房,那現(xiàn)在為什么是半間?因為它的半間是搭在墻上。”文淵閣是乾隆年間建造的,而紫禁城是1420年建成的,所以,前面講到的關于紫微星的傳說只是傳說而已。

燙樣和今天的沙盤有什么不同?

在今天,我們經(jīng)??梢栽谑蹣翘幙吹叫^(qū)的沙盤,而在古代,也有類似的東西被稱為燙樣。樣式雷便是制作燙樣的佼佼者。這里豈航拋出了第二個問題:燙樣和沙盤究竟有何不同呢?

對此,周乾表示,樣式雷是清代江西姓雷的家族,第一代雷發(fā)達是個木工,他的大兒子叫雷金玉,在頤和園上梁的時候被雍正皇帝看中,得以發(fā)家。到了晚清時期,有兩個原因導致了樣式雷的沒落,第一是晚清政府沒有財力進行大規(guī)模的維修,第二是近代設計院的興起,使得很多工作可以由設計院來代勞。

周乾進一步介紹,古代皇家的設計部門叫樣式房,燙樣其實就是古建筑的模型。但是,燙樣其實和我們今天所說沙盤模型的區(qū)別非常大。“燙樣是什么?燙樣是專門給皇帝看的。要蓋一座宮殿,先讓樣式房做模型出來。”周乾說,以樣式雷家族為首,會用紙、竹片、泥巴做出建筑的樣子,然后請皇帝來審核——因為皇帝沒有時間看平面圖、立面圖,也看不懂。如果皇帝說窗戶高了改低點,窗戶方向看著不對改這一邊,樣式房就根據(jù)皇帝的建議去修改。如果皇帝說,好了,就這樣了,那么,模型燙樣就做好了,它就作為施工的參照物。

與燙樣相比,沙盤模型只有外表,只是個樣子,而燙樣尺寸精確,上面用黃紙條標明長多少、寬多少、與相應的柱子差別多少等,而且可以分層拆開來解讀里面的內部構造。根據(jù)周乾的分析,這更類似于今天的3D打印,而且比3D打印要便宜實用,可以準確地解讀古建筑的層層模型,便于施工。

遺憾的是,今天故宮博物院里保存的燙樣很少,只有80多套。周乾說,根據(jù)研究表明,第七代樣式雷因為有腿疼的毛病,曾經(jīng)用燙樣換取藥物,使得保存在故宮的燙樣比較少。“燙樣是研究紫禁城建筑文化、建筑技藝、建筑歷史的文字和圖像資料,古代的工匠都是師傅傳徒弟,口耳相傳,很少有實物資料,所以,燙樣是一個寶貴的歷史文物。”周乾如是說。

殿內地面鋪墁的金磚如何起到空調的作用?

與普通宮殿鋪墁的方磚不同,太和殿殿內的地面為金磚鋪墁。據(jù)介紹,金磚可以起到空調的作用,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雖然大家都知道金磚不是金子做的,但它屬于無價之寶。”在《太和殿》一書中,周乾繪制了一張故宮金磚分布圖,為此查閱了許多資料。所謂金磚,指的是從明朝開始專供紫禁城的室內地面鋪的磚,它的特點是敲之聲音清脆,斷之無孔,六百年光亮如新。

金磚的產(chǎn)地是今天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qū)陸慕御窯村——從明朝開始,皇帝指定的地點叫御窯。從御窯中選坯子,要歷經(jīng)三十幾道工序,燒窯燒一年半,然后專門從京杭大運河船運到通州漕運碼頭,再用騾車拉到紫禁城。太和殿里有4718塊金磚,它的燒制很苛刻,一窯金磚出不了幾塊,金磚的材質很好,沒有雜質,里面還有一點孔隙,可以適當調節(jié)太和殿的濕度。此外,太和殿的墻磚主要來自山東臨清,也叫臨清貢磚。臨清貢磚的特點是吸水性比較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調節(jié)室內的濕度。

太和殿屋頂?shù)娜皤F同樣值得關注。在太和殿的屋頂上有10個小獸,這也是紫禁城古建筑的一個特點。古建筑專家梁思成先生曾經(jīng)說,故宮的古建筑正是因為屋頂上有很多的小獸,才使得這些建筑變得生動而又活潑。

周乾介紹,小獸放在屋脊的部位。什么叫屋脊?就是屋面兩個坡的交線,相交的位置泥巴很厚,瓦片會下垂,古代的工匠為了防止這種瓦下垂,用釘子把瓦固定在脊的泥巴上。釘子暴露在空氣中會銹蝕,聰明的古代工匠就在上面做了動物模型。由于禮制文化在紫禁城宮殿中表現(xiàn)得非常明顯和突出,所以,宮殿建筑就通過屋脊小獸的數(shù)量來凸顯至高無上的等級,1個小獸等級最低,9個小獸等級最高。而太和殿的小獸數(shù)量是10個,這是古代建筑中絕無僅有的。

類似這樣的設計,在太和殿里還有哪些?周乾說,同樣的釘子裝飾藝術在故宮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地方:一是房檐上的貓頭瓦,貓頭上面也是戴了一個“帽子”,是為了保護椽子;二是門釘,門釘上的頂帽“泡頭”也是為了保護釘子不受銹蝕。

太和殿里的防震設計: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

太和殿,紫禁城內最恢弘、等級最高、體量最大的建筑,也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木結構宮殿建筑。那么,如此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又做了哪些防震設計呢?

周乾的博士論文做的就是《中國古建筑榫卯節(jié)點抗震性能研究》。對于以太和殿為首的故宮古建筑做了哪些防震設計這一問題,周乾總結說:防震中心思想是,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在參觀故宮時,細心的人們可以發(fā)現(xiàn),太和殿廊子的立柱并沒有插入地下,這是為什么呢?經(jīng)過研究,周乾和他所在的團隊發(fā)現(xiàn),立柱如果插入地下會有兩個嚴重的問題,第一是空氣不流通,第二,容易折斷。

“地震威力強大,鋼筋混凝土結構都能折斷,木頭怎么能不斷?所以古代工匠很聰明,讓柱子浮擱在一塊石頭上。”周乾解釋說,“我來講一個簡單的物理學知識,比如說一個人打我一拳,我站著不動,他的動能轉化為我的內能,我會受內傷——這就是柱根插入地底的情況。如果他打我,我拼命地往后跑,那么他的動能就轉化為我的動能和我的內能,按照能量守恒定律,動能大了,內能就相對小了。”

以太和殿為代表,故宮所有的建筑,都是平擺浮擱在柱頂石上。發(fā)生地震的時候,地震的能量轉化為太和殿運動的動能和內能,“它的內能表現(xiàn)為開裂、變形、扭曲,但同時也在不斷地運動,這樣,地震結束后,它又回到了原來的位置。在總能量不變的情況下,古建筑動能越大,內能就越小,因而破壞的可能性就越小。這就叫‘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

2017年,英國雄獅電視臺找到周乾拍一個紀錄片節(jié)目,叫《紫禁城的秘密2017》,他們會檢驗世界各國文化遺產(chǎn)的抗震性能。“他們做了意大利、法國等國家文化遺產(chǎn)建筑的抗震性能試驗,發(fā)現(xiàn)這些建筑在6-7級地震時就破壞了,他們問我:‘你們中國的古建筑抗震性能怎么樣,地震作用下倒不倒?’我們就做了一個以故宮南三所為模型的抗震試驗。在世界歷史上,已知震級最高的是1960年智利,9.5級地震,我們做到了10.1級地震,模型沒有產(chǎn)生任何破壞。當時我也想不到,老外也震撼了,感嘆中國古代的建筑智慧。”周乾說,這體現(xiàn)的正是“以柔克剛”。

第二個防震設計則體現(xiàn)在太和殿的榫卯。周乾說,故宮的古建筑中都是用榫卯連接的。什么是榫?就是兩個相連的構件,其中一個構件的端部伸出一截,稱為榫頭。另外一個構件頂部挖個口子,稱為卯口,榫頭插入卯口之中就形成了榫卯連接。故宮幾乎所有的古建筑都是采用榫卯連接的形式。發(fā)生地震的時候,榫頭與卯口不斷地擠壓、轉動,使得地震的能量被耗掉。

此外,一般建筑采用“直立柱架”形式,即立柱與地面垂直。這樣在地震或大風作用下,柱架很容易變成“平行四邊形”,這是對建筑本身穩(wěn)定不利的。以太和殿為代表的故宮的所有建筑,最外圈的柱子頂部都會往里收,形成一個八字形,這種工藝叫側腳。側角后的柱架在地震力或大風作用下,一旦傾斜,便形成了一個最簡單的三角形穩(wěn)固體系,并降低了建筑的重心和屋頂?shù)母叨?,使得建筑結構很穩(wěn)定。

嘉賓丨周乾 豈航

整理丨何也

[展開全部↓]
關鍵字:
相關資訊
查看更多
熱門游戲
返回 回到頂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