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3月26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副局長童碧山表示,今年1月起,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以偵破拐賣兒童積案、查找失蹤被拐兒童為主要內容的“團圓”行動。
童碧山說,全國公安機關依托“打拐DNA系統(tǒng)”,通過積極完善父母尋找失蹤被拐兒童信息、廣泛采集疑似被拐人員數(shù)據(jù)、及時組織技術比對核查、扎實開展積案攻堅等工作,全力偵破一批拐賣兒童積案,全力緝捕一批拐賣兒童犯罪嫌疑人,全面查找一批改革開放以來失蹤被拐的兒童。目前,此項工作正全力推進。
童碧山表示,開展“團圓”行動需要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支持,請大家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疑似拐賣兒童犯罪案件線索,積極協(xié)助查找失蹤被拐的兒童。同時,也請失蹤被拐兒童的父母和疑似被拐人員主動到附近的公安機關刑偵部門,接受免費的DNA信息采集以及相關信息補充完善等工作,爭取早日實現(xiàn)家庭團圓。
就“打拐DNA系統(tǒng)”,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2009年4月,為快速、高效地查找被拐賣兒童,公安部建成全國打拐DNA數(shù)據(jù)庫,用信息成果和高科技手段查找被拐賣兒童。該消息還提到,DNA檢驗技術具有個體識別率高、親緣關系認定準確的特點,是確認被拐賣兒童身份最有效的技術手段之一。
公安部3月15日新聞發(fā)布會上曾介紹,公安機關始終保持對拐賣犯罪的高壓嚴打態(tài)勢。自2009年以來,公安部持續(xù)組織各地深入開展“打拐”專項行動,建立了“一長三包”責任制,即縣市區(qū)公安局長擔任專案組長,全面負責案件偵辦、查找解救兒童、安撫被害人家庭等相關工作,還建立了兒童失蹤快速查找等機制。
同時,公安部積極開展“互聯(lián)網(wǎng)+反拐”工作,于2016年5月建成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fā)布平臺“團圓系統(tǒng)”,以失蹤地為中心,通過25個移動應用和新媒體向一定范圍內的群眾推送失蹤兒童信息。截至2021年3月,“團圓系統(tǒng)”共發(fā)布了4722條兒童失蹤信息,找回率達到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