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詞

12bet官方手機版網(wǎng)址-從喝酒吃飯到洗臉梳妝 市博青銅重器里藏著貴族的“日?!?/h1>
來源:網(wǎng)絡(luò)?2021-03-25
從喝酒吃飯到洗臉梳妝 市博青銅重器里藏著貴族的“日常”

近日,經(jīng)由央視直播,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新發(fā)現(xiàn)的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備受矚目。此次三星堆考古發(fā)掘已出土500余件重要文物,其中在3號祭祀坑中發(fā)現(xiàn)的數(shù)十件造型奇特精美、保存相對完整的青銅器,尤受矚目。

而在濟南市博物館,也珍藏著眾多極具特色的青銅器,其中,商“亞醜”銅罍(léi)、商獸面紋斝(jiǎ)、春秋齊叔姬盤、西周乍旅簋(guǐ)、西周膳夫吉父鬲(gé)、唐代金銀平脫銅鏡等均是山東文博界的青銅重器,和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一樣,彰顯了“青銅時代”的輝煌。

廢品倉庫發(fā)現(xiàn)商代“亞醜”青銅罍

商代“亞醜”青銅罍是一種貯酒或盛水的壺形青銅器。濟南市博物館珍藏的國家一級文物“亞醜”青銅罍,是1959年揀選于濟南廢品倉庫的一件重器,屬商代晚期。此器形體高大,表面潤滑光亮,花紋繁縟細密,紋飾清晰,布局嚴謹有序,做工精良,保存完好。器身內(nèi)外沒有一般青銅器剛出土時的銅銹或泥土,而是通體烏黑幽亮,包漿燦然。其造型優(yōu)美,在中原地區(qū)很少見,實為“亞醜”器群中之精品。

商代獸面紋亞醜銅罍

值得一提的是,帶有“亞醜”銘記的青銅器,自宋代以來已屢見于著錄。其中出土地點明確者,多出土于山東益都(今青州市)蘇埠屯遺址。1965年-1966年,我省考古工作者曾在蘇埠屯發(fā)掘了兩座商代大型墓葬、兩座中型墓,4座墓都有奴隸殉葬。墓葬雖早年被盜,但仍出土有大量精美的青銅器、玉器和金箔,其中兩件巨型鏤孔人面狀的銅鉞尤為引人注目,銅鉞正背面口部的兩側(cè)各鑄有銘文“亞醜”二字,鉞作為古代的兵器或刑具,除了具有作戰(zhàn)的實用性之外,還在甲骨文中體現(xiàn)著王者與權(quán)力的象征。

大辛莊遺址出土商獸面紋斝

斝始見于二里頭文化,為盛酒器,流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斝的三足多為中空,所以也可以用來溫酒,有的出土器底部有被煙熏過的痕跡。斝在商代墓葬中常與爵、觚等酒器成組出土,并且出土的數(shù)量也代表著墓主人的身份,是當時貴族身份等級的標志之一。

商獸面紋斝

濟南市博物館珍藏的商獸面紋斝,通高23.3厘米,口徑17.5厘米,重2320克??诰壊繉ΨQ豎二柱,柱頭作覆缽狀。腰部以下環(huán)飾竊曲紋和獸面紋圖案。從其形制及紋飾的演變規(guī)律來看,應(yīng)屬殷墟文化早期。

此器1970年12月出土于濟南市東郊的大辛莊遺址,同出的還有觚、盉、刀、戈等器。大辛莊遺址以其豐富的商代文化遺存而聞名。它被發(fā)現(xiàn)于20世紀30年代,迄今已經(jīng)過多次考古發(fā)掘。其中在2010年的發(fā)掘中,139號墓為最大的一座,共出土14件青銅器,器形包括鼎2件、盉2件、爵1件、斝1件、卣1件、罍1件、斗1件、矛2件、钁1件,另有大型石磐1件、玉器2件。其中一件銅鼎,直徑為40厘米,通高60厘米,堪與鄭州商城出土同期大鼎相媲美,應(yīng)為當時的重器;一對銅盉,紋飾精美,器形獨特,前所未見,表現(xiàn)了極高的鑄造工藝水平;一件銅鉞,形體碩大,器身厚重,為商代前期同類器中較大的一件,反映了墓主人較高的身份等級。139號墓出土的器物規(guī)格之高、組合之齊全,為商早期后段我國東部地區(qū)所僅見,在全國也屬少見,充分說明大辛莊遺址是商王朝經(jīng)略東方的統(tǒng)治中心,是商代前期后段和后期前段我國東方地區(qū)規(guī)格最高的一處遺址。

齊國鑄造的春秋齊叔姬盤

盤為盥器,也就是洗手、洗臉時的盛水器。濟南市博物館珍藏的國家一級文物齊叔姬盤,通高14.5厘米,口徑46厘米,重11.26公斤。盤腹飾吐舌的蟠螭紋,間以凸渦紋,足為垂鱗紋,耳飾重環(huán)紋。此盤保存完好,鑄工精良,造型莊重,紋飾細致。盤內(nèi)底刻銘文4行,共22字,為:“齊叔姬作孟庚寶盤,其萬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受大福用。”其銘文字體布局規(guī)范,筆畫流暢。銅盤鑄造規(guī)整,紋飾精美。這件文物是1958年博物館工作人員從濟南廢品倉庫揀選而得。

春秋齊叔姬盤

珍貴的銘文講述了當年發(fā)生在齊魯大地的一段歷史:齊國國君姜潘(齊昭公)去世后,兒子姜舍繼位。公元前613年,齊桓公的第二個兒子、姜潘的弟弟姜商人,殺其侄姜舍,自坐寶座,是為懿公。這段史料在《左傳》中有載:“子叔姬妃(配)齊昭公,生舍。叔姬無寵,舍無威。公子商人驟施于國,而多聚士,盡其家,貸于公有司以繼之。夏五月,昭公卒,舍即位。……秋,七月乙卯,夜,齊商人殺舍。”叔姬乃魯國國君之女,嫁為齊昭公夫人。昭公是齊桓公之子,在位20年。因此,器銘之叔姬,即昭公夫人。此盤的制作年代當為昭公在位之時。

齊、魯兩國皆為大國,為了保護彼此的政治利益,亦通過婚姻關(guān)系來維護他們的地位和勢力。齊叔姬盤作為齊、魯兩國互通婚姻這一歷史史實的見證物,為其政治、經(jīng)濟、婚姻習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實物資料。這件由齊國鑄造的銘文內(nèi)容,與文獻記載是一致的,足見叔姬盤的史料價值。

記錄“食官之長”的西周膳夫吉父青銅鬲

青銅鬲是古代煮飯用的炊器。銅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時期。濟南市博物館珍藏的一件西周晚期的膳夫吉父青銅鬲,于1963年購自濟南市文物店。器高12厘米,口徑16.8厘米,重1734克。三足相應(yīng)的腹部有三扉棱,以三扉棱為中心飾變形獸面紋,底范三角形??谘仨槙r針銘17字,為“善夫吉父乍(作)京姬尊鬲其子子孫孫永寶用”。

善夫,即膳夫,周代官名,為“食官之長”,《周禮·膳夫》云:“掌王之食飲膳羞,以養(yǎng)王及后、世子。”又曰:“以樂侑食,膳夫授祭品,嘗食,王乃食。”可見膳夫職務(wù)之重要。

山東唯一的唐代金銀平脫寶相花銅鏡

商周之后,“青銅時代”落幕,但青銅依然是制作生活用品的重要原料,比如制作銅鏡。唐代銅鏡的最大特點是藝術(shù)樣式或藝術(shù)手法的多樣化,在形制和紋飾方面,它一改兩漢時期圖案紋樣拘謹古樸、規(guī)矩配置的規(guī)范,形成了豪放、自由的獨特風格。

唐代金銀平脫寶相花銅鏡 市博物館供圖

金銀平脫鏡是應(yīng)用金銀平脫之法制作的特種工藝鏡,它是利用金銀片延展性良好的特點,將金銀捶打成極薄的箔片,修剪成各種花鳥魚蟲的圖形,鏨出紋樣,然后用大漆粘合在高邊素面鏡之背上,再于上邊反復髹漆,細加研磨,直至金銀片紋脫露于平面,是金銀片與銅鏡合璧的新工藝品。這類鏡流行于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是盛唐時期銅鏡制造工藝的創(chuàng)舉。由于制作此類銅鏡耗金費工,在當時便被視為一種絕等奇作,稱之為淫巧之器,往往作為皇帝賞賜重臣親信和贈送外來賓客的御賜品,反映了唐代極度奢華的一個方面。為此,唐肅宗至德二年、代宗大歷七年曾先后兩次下詔禁造平脫、寶鈿飾物。此后,金銀平脫鏡的制作逐漸衰落減少,至宋時幾乎絕跡。

金銀平脫鏡的制作耗費巨大的工力和財力,在當時即被視為絕等之作,是貴重的奢侈品,悠悠千年后能保存下來,使現(xiàn)代人一睹其風采者更是寥若星辰,彌足珍貴。濟南市博物館珍藏的1枚金銀平脫寶相花銅鏡,1971年1月出土于解放路濟南市中心醫(yī)院的一座唐墓中,直徑19厘米,重1035克,六出葵花形,圓鈕,鈕周圍飾金片六出重瓣形,每瓣為三重,其外為6個銀片心狀紋,中套金片寶相花紋。

此鏡于1993年3月經(jīng)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專家組復審,確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它既是山東省內(nèi)唯一珍存的一面金銀平脫鏡,也是除陜西、河南兩省外發(fā)現(xiàn)的有明確出土時間的唯一一面金銀平脫鏡。

原標題:從喝酒吃飯到洗臉梳妝 市博青銅重器里藏著貴族的“日常”

值班主任:田艷敏

[展開全部↓]
關(guān)鍵字:

相關(guān)資訊
查看更多
熱門游戲
返回 回到頂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