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成習慣,習慣成自然”,走進武漢市武昌區(qū)中山路小學,校訓門牌格外引人注目。近年來,該校將生態(tài)環(huán)保教育納入學生的點滴日常,推廣多樣化的生態(tài)實踐教育方式,將綠色種子播進3000多幼小的心田。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該校先后獲得國際生態(tài)學校、湖北省綠色學校、武漢市環(huán)境保護先進單位等金字招牌。
一場生動的蛇山拾種之旅
“天公作美,出發(fā)!”2021年立春日,蛇山公園大門春意融融。武昌區(qū)中山路小學大自然發(fā)現(xiàn)隊的隊員們快速分組集合。
立春,二十四節(jié)氣之首,代表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孩子們俯身拾落在地上的種子,學習辨識。學校邀請的科普作家劉從康帶著大家探尋枸杞、苦楝、梓樹和梅花的秘密。
“枸杞,是茄科、枸杞屬植物。這個名稱始見于《詩經》?!眲目蹈嬖V大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此物棘如枸之刺,莖如杞之條,故兼名之。邊說邊尋,在山坡上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枸杞樹,枝頭綴滿晶瑩飽滿的枸杞子。
爬過一段崎嶇山路,大家開始登上山峰,去認識一種名叫苦楝的植物。苦楝的果實高掛于枝頭,不會落下。它需要鳥兒來幫忙將它的種子帶往其他地方?!暗厣虾茈y發(fā)現(xiàn)苦楝種子,如果能撿到,是很幸運的?!?/p>
“苦楝是二十四番花信風中的最后一種花。也是武漢春天的最后一種花,等苦楝花落了,夏天也就來了。”劉從康侃侃而談,孩子們眼眸閃亮。
“今年整整推遲了一個節(jié)氣,直到立春,梅花才開?!弊詈笥^察的是梅花,武漢的梅花一般盛放于大寒,而梅花的遲開和今年冬天的嚴寒密不可分,劉老師鼓勵隊員們回家后查找有關資料,看看今年的溫度到底是如何影響梅花綻放的。
“ 一粒小小的種子,蘊含著整整一個世界?!毙iL謝玉萍告訴記者,每個節(jié)氣,學校都會帶孩子們到戶外觀察種子和樹葉的變化,讓心靈與自然融為一體,感受天人合一的中國古代哲學思想。
一場別開生面的生態(tài)委員競選
3月19日下午,學校三樓的多功能廳人頭攢動,一場精彩的“生態(tài)委員”競選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
“請五(3)班陳璟頤同學上場?!币晃簧碇咨馓椎男∧泻曌呱现v臺。雖然個子不高卻聲音洪亮?!拔蚁牍蚕頄|湖觀鳥的故事?!标惌Z頤入學不久,在武昌區(qū)工作的爸爸每年冬天騎車帶他到東湖,用肉眼和望遠鏡觀測候鳥,5年來,陳璟頤堅持記錄觀鳥日記,把發(fā)現(xiàn)的每一種鳥都繪成圖畫,并查詢掌握其習性和特征。
“在工作人員和市民的努力下,東湖生態(tài)保護越來越好,觀測的候鳥數(shù)量也逐年增多。”陳璟頤動情地說,我盼望這些小精靈能與人類和諧共處,成為城市里最美的風景。他的演講贏得共鳴,臺下傳來陣陣熱烈的掌聲。
“它不是一句口號,更是我們應該付諸實際的行動?!睏畹t玖同學講述了自己對于環(huán)保的理解:比如把喝完的牛奶盒弄干凈放到可回收的垃圾桶里,既是一種環(huán)保,也是在減少別人的煩惱……”。臺下的觀眾們聽得聚精會神,2個小時很快過去。30名同學幸運地當選生態(tài)委員。
生態(tài)委員是中山路小學設置的特殊班級崗位,與學習委員、體育委員同屬班級干部,其職責是率領同學們在日常點滴中培養(yǎng)良好的環(huán)保習慣,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要讓環(huán)保浸入每位同學的心靈和行動中,爭當青山綠水的小小守護者?!睂W校成立了生態(tài)委員會,包括校長、志愿者、社區(qū)負責人參加組成強大的后援團。生態(tài)委員作為領頭羊,帶領大家展開節(jié)約用水、垃圾分類,精心照料綠植,還用回收廢紙的錢購買彩筆,寄給遠方新疆博州的小朋友,與他們共享綠色理念。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謝玉萍介紹,在中山路小學,每個孩子畢業(yè)時,只有修到足夠的綠色積分,才能領取一本白帆生活學校畢業(yè)證,雙畢業(yè)證才能順利畢業(yè)。
一頃校園稻田引領光盤行動
水波粼粼,綠意盎然。在校園稻田的田埂上,20多名學生圍攏,大家正在體驗學校組織的稻田插秧。這也是中山路小學的生態(tài)實踐的一個“自選”項目。
“農事忙,采了蠶桑又插秧。”伴著一波耕種農忙季到來。中山路小學開辟校園的一塊空地,又從市農科院引進稻谷種子,請專家現(xiàn)場授課,幫孩子們了解糧食的成長過程。
“我們給種子泡個澡,過幾天就發(fā)了嫩芽?!彼哪昙壍膹堄畛矫摰粜m,卷起褲腿,迫不及待地鏟起一個田字形的小坑,將稻苗放進去,又仔細地給根部培好土。
六年級的蔣宇軒擼起袖子,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小心將秧苗從棚里移栽到水田中。
“水田里的秧苗寶寶,還需不需要澆水?”三年級的安慧慧提了個“傻”問題,引起一片歡笑。
經過幾個小時的勞作,同學們都覺得有些疲憊了?!斑@才剛剛開始?!睂<腋嬖V大家,插秧過程中,要完成撥秧、挑秧、插秧“三步曲”。中期還要拔除雜草、施肥、灌排水,實施田間管理。當?shù)舅氪瓜拢瘘S飽滿時,要捆稻、割稻,曬稻,再運到糧庫儲存。
“一粒糧食一滴汗,粒粒都是金不喚?!笨粗煤顾疂补嗟牡咀?,孩子們充滿了自豪與感悟。大家紛紛表示從眼前做起,從點滴做起,加入光盤行動,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劉暢 通訊員 劉雅涵 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