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詞

元宵將至 南安多個商家不再制售傳統(tǒng)元宵圓

來源:網(wǎng)絡?2021-02-24

海絲商報訊(記者蘇明明通訊員車軺)元宵將至,除了看花燈、猜燈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食俗就是吃元宵。昨日,記者走訪市區(qū)農(nóng)貿(mào)市場和大型商超發(fā)現(xiàn),為迎佳節(jié),商家已開始備貨。

與捏制的湯圓不同,在南安,人們吃的元宵圓是在糯米粉盆中“滾”出來的,而這種元宵圓大多只在農(nóng)貿(mào)市場有售。記者來到南安市第一市場,走訪了幾家中式面點鋪,3家店面老板明確表示,今年不再制售元宵圓。

“手工元宵圓的制作工序煩瑣,對我們來說,不值得。”其中一家包子鋪老板楊先生告訴記者,“如今也有機器‘滾’出來的元宵,但是口感遠不如手工的。”楊先生去年批發(fā)了一些機器制作的元宵圓,但銷量很不理想。

楊先生表示,傳統(tǒng)元宵圓每500克售價13元-15元,與超市售賣的普通湯圓相比,沒有優(yōu)勢。“所以,這幾年市場上賣手工元宵圓的攤販越來越少了。”

楊先生還告訴記者,元宵圓銷售最“火”的是武榮街農(nóng)貿(mào)市場。一番詢問后,記者找到了在武榮街農(nóng)貿(mào)市場售賣元宵圓的陳阿姨,去年,她制售的元宵圓足有300公斤。

記者找到她時,陳阿姨正在制作元宵圓的餡。只見陳阿姨面前擺著一大盆拌好的花生芝麻餡,還有一個專門的金屬模具,舀入拌好的餡,用鐵錘使勁敲幾下,壓實后推出,一顆顆大小一致的花生芝麻餡就做好了。陳阿姨說,圓餡用手捏不緊實,搓的話會大小不同,且速度慢;而使用模具,6秒便可做1顆。

與其他攤主相較,陳阿姨的元宵圓卻一年比一年火爆。陳阿姨表示自有其獨門配方,“最重要的是用心。”陳阿姨說,正月初一、初二,她已經(jīng)忙開了,篩芝麻、洗芝麻、炒芝麻……每一道工序都不能掉以輕心。“像花生,炒的比烘的香,而炒一鍋花生要半小時,只能炒六七斤。”在陳阿姨的堅持下,她的元宵圓已經(jīng)賣出了名氣。

待到正月十四、十五,陳阿姨再完成最后一道工序——滾元宵。屆時,一次把10多顆餡倒入裝著糯米粉的盆中,用手搖盆,讓餡在糯米粉里不斷地翻滾,然后捧起來過一遍水,撈起來繼續(xù)滾。滾餡期間需過八九次水,利用水的黏合性讓元宵圓一遍遍地沾上粉,直到大小適中為止。

采訪過程中,附近的一名居民告訴記者,陳阿姨的元宵圓已經(jīng)賣出了名氣,經(jīng)常是要排隊買,有時候太晚了還買不到。原來,因為堅持手工制作,且家中子女不愿繼承手藝,陳阿姨一個人也僅能制作五六百斤元宵圓,“賣完只能就等下一年。”

當天,記者還走訪了超前源昌店、永輝、新華都等商超。在超前源昌店,正好看到理貨員正為湯圓“搬家”。“平時湯圓的銷量一般,都是放在比較偏僻的位置,最近問的顧客多了,要把它們換到顯眼的位置。”工作人員說。

“現(xiàn)在的年輕人為圖方便,大多直接買速凍湯圓。”該名工作人員介紹,而且相比傳統(tǒng)元宵圓的餡料單一,湯圓的餡料五花八門,更受消費者青睞。

[展開全部↓]
關(guān)鍵字:
相關(guān)資訊
查看更多
熱門游戲
返回 回到頂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