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國家的基礎和重心,基層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根基所在。社區(qū)則是居民安居樂業(yè)的家園,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如何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激發(fā)社區(qū)“大活力”,真正把服務做到群眾心坎上,進一步夯實推動綠色高質量發(fā)展的基層基礎、群眾基礎,考驗著政府的能力與智慧。近日有哪些為民服務的好故事?在基層治理上又有哪些創(chuàng)新之舉?本期《基層行走》欄目聚焦基層治理。
●大明湖街道
回收站開在小區(qū)廣場 垃圾分類更便民
為實現垃圾回收變廢為寶,近日,歷下區(qū)大明湖街道聯(lián)合有關單位,在明湖小區(qū)東二區(qū)小廣場開展可回收物品置換活動,現場高價收購轄區(qū)居民手中的廢棄家具、紙箱、酒瓶等?;厥照鹃_在了家門口,回收價還比市面上高,活動很快吸引了許多居民們的注意,紛紛回家拿出自己家攢的“寶貝”,一時間小廣場上熱鬧非凡。
工作人員積極為居民們搬運紙箱,稱量、核算。(李冬陽 攝)
活動開展不久,一名縣東巷的工作人員看到一位老人在附近駐足,立刻認出他就是參加過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退役老兵崔安國。出于對黨員老兵的關照,且考慮到老人常年獨居,工作人員專門為其進行了上門回收服務,在老人家中收拾出不少閑置物,并幫助其賣了個好價錢。拿著廢品回收得來的錢,老人激動地表示:“感謝垃圾分類的工作人員,真是做了大好事,幫了我一個大忙!”事實上,這并不是他們第一次進行上門服務,在往期活動中,對于家中廢舊物品數量較多且搬運不便的家庭,工作人員都會主動提供上門服務。
活動中,工作人員積極為居民們搬運紙箱,并親自稱量、算錢,給轄區(qū)居民爭取最大福利。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來參與活動的人越來越多。居民們紛紛表示:“家里的廢品賣了個高價,心里非常高興,真的是‘變廢為寶’了!”當活動接近尾聲,許多居民上前詢問以后還會不會來回收。得知每月1日、11日、21日定期在這里舉辦回收活動后,居民們高興地表示下次會告知更多鄰里好友,一同前來參與兌換。
看到這一幕,前來兌換廢舊物品的趙大姐格外高興,這是因為她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垃圾分類站統(tǒng)員。作為縣東巷垃圾分類站的一名站統(tǒng)員,每天7:00-9:00、18:00-20:00居民出行高峰期之時,趙大姐在分類站執(zhí)勤,引導居民們進行正確的垃圾分類,并做好記錄。趙大姐向記者展示了她最近的記錄表:“通過垃圾分類的有效宣傳,如今人們的意識越來越高了,大部分人都主動實施垃圾分類,并且分得都很對。”這種現象讓崗位上的趙大姐越來越有成就感,“通過廢品回收這個活動,也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相信不久后,垃圾分類將成為人人堅持的好習慣。”趙大姐臉上洋溢著欣慰的笑容。
居民將家中廢棄紙(張)箱或塑料瓶或其他垃圾收集整理,送至回收點置換生活物品,形成了社區(qū)環(huán)保公益的良性循環(huán),不僅減輕了開放式老舊小區(qū)的垃圾清運壓力,還有利于清除紙質易燃品堆放隱患,更借機對居民進行了積極的垃圾分類宣傳教育,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為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夯實了基礎。接下來,大明湖街道將繼續(xù)本著便民、惠民的初衷,用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積極開展垃圾回收工作。(本報記者 李冬陽 通訊員 朱迅 申藝)
●濟北街道
小小社區(qū)調解室基層治理作用大
“我們樓上鄰居家的小孩經常在地板上蹦蹦跳跳的,有時還騎著小車在屋里轉,聲音比較大,吵得我家孩子沒法安心學習,上去找了好幾次,也讓物業(yè)協(xié)調過,我還打過12345熱線,但效果不明顯。孩子快中考了,我很生氣,也很著急,想讓你們去給調解一下。”近日,家住濟陽區(qū)濟北街道禧福鳳凰城小區(qū)的洪女士來到她所在新元社區(qū)的“玉帛調解室”,向兩位專職調解員劉玉洲、邢玉英尋求幫助。
調解室專職調解員向居民提供幫助。
“你不要著急,坐下來慢慢說,我們了解一下情況,都是樓上樓下的鄰居,整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要以和為貴。”劉玉洲對洪女士說。洪女士便將近期以來樓上鄰居李女士的孩子經常發(fā)生響聲,尤其是晚上影響自己孩子學習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起來。
聽完洪女士的敘述,劉玉洲和邢玉英交換了一下調解意見,便來到洪女士反映的那戶居民家中。“你好!我們是社區(qū)調解員,你樓下鄰居到社區(qū)反映近期以來你家中經常發(fā)出聲音,影響了她家孩子學習,我們想來了解一下情況。如有什么困難,咱們共同想辦法。”一敲開李女士的家門,調解員邢玉英就開門見山說明了來意。
“我們的孩子比較調皮,不太聽話,有時候在地板上蹦,有時候亂扔東西,有時候騎著小車在屋里轉,聲音確實比較大,樓下住戶和物業(yè)都來找過,我們也沒有好辦法。”當事人李女士無奈地說。
“家長作為孩子的監(jiān)護人,一定要盡到管理教育的義務,不能什么事都由著孩子的性子來,這樣不利于孩子將來成長。樓上樓下住著,要相互體諒。今后,小孩如想在地板上蹦跳,可以在地上鋪一床褥子;如想騎小車,就帶他到樓下寬敞的地方去騎,再說在屋里空間小,磕磕碰碰的也不安全,還影響鄰居休息。”劉玉洲看到當事人的癥結在于一時找不到解決辦法,便從孩子今后成長和如何解決問題兩個角度給李女士支招。
“聽您這一說,我心里敞亮了許多,今后就按您說的試試看,不能再影響周圍鄰居了。”見李女士語氣有所緩和,劉玉洲便說:“我把你樓下鄰居叫來,你們兩家當面都表個態(tài),雙方增進理解,達成一致意見。”
三分鐘后,樓下洪女士上樓,在兩位調解員的見證下,雙方握手言和,李女士表示今后對孩子加強教育,采取有效措施,不再發(fā)出噪音。據了解,自今年1月份以來,濟陽區(qū)濟北街道嚴格結合轄區(qū)地處中心城區(qū)、人口居住集中、矛盾調處量大的特點,堅持發(fā)展“楓橋經驗”,努力實現矛盾不上交,在各社區(qū)設立矛盾調解室,將9名專職調解員直接派駐到社區(qū),面向基層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先后參與調解涉及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物業(yè)服務等方面矛盾糾紛200余次,為農民工討薪300余萬元,走出了一條有特色、有成效的基層治理之路,受到廣大市民朋友的熱情點贊,“有了困難,找社區(qū)調解員”已成為當地居民群眾的口頭禪。
(本報記者 張群 通訊員 武慶富)
●新世界陽光花園社區(qū)
“四員”進樓道 民聲早知道
今年,槐蔭區(qū)道德街街道開展了“行走道德街”行動,“用腳步丈量街道,用真情服務群眾”,重點解決群眾難題,持續(xù)提升作風境界,全面加強基層治理,讓“行走”成為了一種習慣,讓“擔當”成為了新的風尚。新世界陽光花園社區(qū)充分發(fā)揮黨委領導核心作用,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群眾參與為動力,以群眾滿意為目標,組織社區(qū)“兩委”成員6人、網格員12人、物業(yè)樓管員32人、樓道長111人,定期聯(lián)合開展“四員進樓道,民聲早知道”。
“四員”成員分成7組,每組負責450戶居民,每天“行走”一組,確保每個星期都能把社區(qū)走一遍。社區(qū)變“問題找上門”為“服務送上門”,通過共治共建共商,與居民零距離溝通,繪制社區(qū)鄰里和諧圖。真正走到居民家中、轄區(qū)企業(yè)中,及時了解居民思想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安全隱患,及時解決居民難題,從而推動群眾工作陣地前移,實現了情況在一線掌握、責任在一線落實、問題在一線解決。健全“吹哨報到、限時辦結、結果反饋”等工作機制,對于疑難問題,街道社區(qū)黨組織召開黨建聯(lián)席會,聯(lián)合會商、聯(lián)動解決,形成快速發(fā)現、整體聯(lián)動、協(xié)調處置的工作格局。建立問題臺賬,每周一對上一周的“行走”情況做總結分析,并做好后續(xù)追蹤和回訪工作。為解決社區(qū)治理中的各種難題,新世界陽光花園社區(qū)黨委結合街道開展的“行走道德街”行動,堅持問題導向,立足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積極推進“行走陽光”,開展“四員進樓道,民聲早知道”便民服務,聽民聲、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在基層治理上實現了“讓群眾少跑腿”。
一年以來,通過“四員進樓道,民生早知道”,社區(qū)已征集群眾意見100余條,解決率達到96%,滿意率達到100%,解決了大量群眾反映的民生問題,形成了居民積極參與和諧社區(qū)建設的良好氛圍。新世界陽光花園社區(qū)點面結合、全面覆蓋,主動上門找事做,努力為轄區(qū)內居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務,真正做到了聽民聲、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不斷提升社區(qū)居民幸福指數。
依靠新世界陽光花園成熟的工作機制,結合其他社區(qū)自身實際,道德街已在轄區(qū)全面推廣。近日,北辛街社區(qū)“四員”在“行走”過程中,發(fā)現樹木參差不齊影響了社區(qū)環(huán)境,立即安排社區(qū)工作人員和公益崗人員對社區(qū)內的樹木進行了修剪。街道黨工委書記鄭華東在“行走”過程中,發(fā)現17-1下水道堵塞,街道城管分管領導立即協(xié)調區(qū)水務、市政、城肥等部門,當天下午就開始破地施工,第一時間解決居民的“急難愁盼”,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下一步,“四員進樓道,民聲早知道”將密切結合“行走道德街”行動,真正走進群眾中去,走進問題中去,走進矛盾中去,到群眾中去了解情況、尋找答案、解決問題,切實提升街道人文宜居環(huán)境及營商環(huán)境。(本報記者 張龍)
●孫耿街道西鹽村
村居亮化工程“辦實事,聚民心”
“以前晚上都是摸黑出門,很不安全?,F在裝了路燈真好,亮堂堂的,安心多了!”“是啊,再也不用擔心走夜路了,這些路燈不但照亮了村道,而且照亮了大家的心房”……夜幕降臨,先行區(qū)孫耿街道西鹽村的路燈準時亮起,讓村民們倍感舒心。
“我們西鹽村共有農戶300戶1100余人,算是個大村子。村里大街小巷和連接其他村的主干道上沒有安裝路燈,一到晚上黑漆漆的一片,給村民出行帶來了不便,行人和車輛的安全難以保障。”西鹽村黨總支書記杜紅奎告訴記者,近年來村民們想要安裝路燈的愿望越來越強烈。
為滿足群眾需求,進一步提升村級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改善村民生活道路照明情況,西鹽村“兩委”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一致決定在村內主干道、村民較為集中的地方及進出入村道路安裝太陽能路燈實現村居亮化。從申請使用資金、工程招投標確定施工單位到施工隊進村安裝,所有人員發(fā)揚不怕吃苦的精神,緊跟施工進度,嚴控施工質量,僅僅用了7天的時間,趕在春節(jié)前夕實現了全村79盞路燈的安裝工作,讓全村百姓過了一個亮堂堂的牛年春節(jié)。
西鹽村村居亮化工程的順利完成保障了村民夜間出行的安全,也讓這個牛年春節(jié)異常暖心,村民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本報記者 郝倩 通訊員 吳莎莎)
原標題:服務做到群眾心坎上走穩(wěn)基層治理每一步
值班主任:顏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