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詞

澳門新蒲京歡迎您官網-共享產品漲價,“景區(qū)充電寶1小時10元”上熱搜,為何?~

來源:網絡?2021-04-12
共享產品漲價,“景區(qū)充電寶1小時10元”上熱搜,為何?~

4月12日上午,#景區(qū)充電寶1小時10元#的話題沖上了微博熱搜。

據媒體報道,近日,不少消費者發(fā)現,在上海的普通商場內,不同品牌的共享充電寶在悄悄漲價。從最初的每小時1元,半小時免費的價格,到現在平均每小時需花費3-4元,而24小時封頂價也從20元漲至30元。在杭州西湖景區(qū)有游客發(fā)現街電、怪獸充電、小電等充電寶收費高達每小時10元。

“充一次電要花費兩位數”“逛街時掃個充電寶,價格竟比停車費還貴”“借10次共享充電寶的錢都能買一個比較好的充電寶了”……漲價行為被大量用戶吐槽,共享充電寶再一次陷入“薅羊毛”的質疑聲中。

共享充電寶使用價格為何上漲?記者了解到,共享充電寶的定價由商戶和企業(yè)共同制定。共享充電寶企業(yè)可以根據商戶提出的要求,來調高或者調低共享充電寶每小時的使用價格。相同地區(qū)不同場所的使用價格差異主要是因為入場費和分成費不同而造成的。相關企業(yè)回應稱,疫情導致營收沒有達到預期,后續(xù)考慮到成本回收的問題,把價格做了上調。

業(yè)內人士透露,各大共享充電寶紛紛漲價,一方面是為了上市的需要,漲價使得企業(yè)的收入、利潤等數據變得更加好看;另一方面,不少共享充電寶雖然自詡為消費科技企業(yè),其實技術門檻不高,服務同質化嚴重,漲價也是在給線下商戶“打工”。

從共享醫(yī)療到共享工廠,從共享單車到共享充電寶,近些年,各種冠以共享概念的項目開始浩浩蕩蕩席卷而來,比如共享雨傘、共享洗衣機、共享籃球、共享衣櫥、共享自習室等。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共享經濟市場交易總額約為33773億元,同比增長約2.9%,共享經濟參與者人數約為8.3億人。

不僅是共享充電寶,共享單車也經歷了提價潮,如果不購買周卡、月卡、年卡,單次結算的騎行費用普遍趕超公交地鐵票價水平。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認為,共享經濟平臺很容易形成一種流量的商業(yè)模式,前期投入的成本非常高,通過后期的價格調整獲得彌補。

在很多消費者看來,共享經濟平臺一味地漲價吸金,如此一來,好不容易培養(yǎng)起的用戶習慣很可能被毀掉。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江宇認為,共享經濟的靈魂就在于互聯(lián)互通,要用共享經濟的概念去獲得發(fā)展的話,平臺就一定要探索如何降低使用服務成本,真正為用戶使用提供方便。

[展開全部↓]
關鍵字:
相關資訊
查看更多
熱門游戲
返回 回到頂部
x